汪磊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由于移動信息和電子商務相關產業的發展,近些年來同城配送物流業務量井噴式上升,這一新興的配送領域也引起了全國的專業物流(快遞)公司的關注,紛紛對其提出解決方案。
雖然有傳統快遞普及的網點鋪設,但同城配送的受眾廣泛,重點市場不明確,客戶需求差異大,室內配送環境的復雜也對業務的開展作出了極大挑戰。
針對既有問題,結合成本考慮,各派送平臺開始在同城配送中進行各種嘗試,其中一個重要的創新就是采用眾包的模式,通過對眾包騎手的平臺化管理完成配送,在削減配送成本的同時提高了配送效率。本文就對同城配送中的眾包模式的缺點和改進方案作出分析、提出改進意見。
需要明確的是同城配送的總快遞量只占到當前快遞量的20%不到,目前大部分的快遞壓力還是由專門的物流公司和物流網絡來承擔,能夠將快遞送到最近的取貨點已經解決了絕大部分的問題。
以上所說的優缺點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同城配送的適用范圍。首先對于人口密度大的居民區來說,登門親手把快遞送達的效率是肯定比不上設置快遞取貨點的,所以同城配送更適合在人口密度較低的居民區;其次僅靠平臺的訂單量,無法給配送人員穩定或者更高的收入,在快遞配送需求大于供給,緊缺快遞員的地區,同城配送平臺更有發展潛力;最后在配送的商品中,同城配送適用于有明確配送要求或者無明顯配送要求的貨物,價值不宜過高。
快遞商品在運輸過程中,因為快遞員由于自身原因造成損壞的情況并不罕見,比如快遞員一味追求速度,或者操作不當等,由此引發的糾紛不在少數。另外,運送的商品是貴重物品的情況下,商品本身的價值也會要求配送的質量上升,寄件人很難不對眾包配送的安全性提出疑問。
兼職快遞員的人身安全和收貨人的人身安全。非機動車的駕駛安全始終是繞不開的問題,尤其是在快遞業這個掙分奪秒的產業,除此之外有無配備工傷保險,以及工傷的認定也是影響眾包配送發展的一個重要阻礙。
目前兼職快遞員缺乏崗位培訓,接單渠道靈活,收到平臺和業務規范的約束較小,業內接單后不及時配送等違約情況也時有發生。保證服務質量和健全監管制度也勢必帶來技術和成本上的問題。
在這種缺乏監管與約束的制度下,兼職配送員更多關注的是自身收入和接單量,忽視了服務質量的問題,缺少良好的行業風向。而隨著更多兼職配送員的涌入,平臺對于同城配送服務質量的把控將會更難進行。
眾包模式下的高效和低成本帶來的是不安全和不規范,原本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招用的大多是兼職人員,在沒有正式合同之下,對此類人員的約束僅僅是工資提成和個人信息檔案。要提升眾包平臺的規范性,正式員工的數量就需要大大提高,兼職人員的入職書面合同簽署也需規范;全職兼職人員需要進行一定的安全配送和貨物配送的常識培訓。
目前的眾包平臺兼職的主要來源大多是順路的配送人員,有兼職習慣的臨時配送員對企業來說才是更為重要的。提高兼職連續接單的獎勵,在兼職配送員基數夠大時,甚至可以收取一定押金,派遣更高額獎勵的單子。
平臺對配送員開啟定位,提供顧客訂單信息,整合優化相關配送信息。推動同城配送的信息化發展,在網絡平臺上對外能夠跟蹤提供訂單配送信息,同時對內可以通過數據挖掘和分析技術,優化調整作業過程。讓顧客能夠實時看到配送情況,提供配送員信息,配送過程透明化,顧客更放心。
目前眾包配送針的形式多種多樣。如解決大件物品“門對門”問題的“速派得”;提出用整車運輸模式解決招投標運力的租貿平臺“云鳥配送”;主營業務為餐飲外賣配送的“達達”。如果同類的快遞需求能被統一整合,那么也會是對區域配送效率的極大提高。例如餓了么和美團外賣,戰略性的將一部分業務轉給了專業的眾包配送平臺—達達。
搭建上游企業派發訂單給眾包平臺的供應鏈,增加眾包派單的數量,也有利于吸引快遞員,鼓勵長期兼職,減少多家一起跑,管理混亂的情況。
解決物流的安全問題,首先要充分完善有關信用評級機制。發揮平臺優勢,對兼職快遞員的服務進行評價,通過數據分析評判兼職配送員的信譽。限制性用評價較低的兼職派送員的獲取訂單的權限,如果其信用度繼續下降,將面臨配送資格的重審和定奪。另外,眾包物流平臺還應建立起一套成熟的入職教育培訓以及信譽額度制度,便于對配送員的所在地和配送狀態進行監管。
與此同時,也要對快遞的物品進行分級,由消費的源頭區分開物品的重要等級,不僅靠運費險來應對商品丟失和退回的索賠。對于眾包的商品價格差異大,需要建立一套商品的價格區分體系,在同城配送分配任務的過程中,將價值高的,更為重要的商品交給正式的快遞員工或者信用評級更高的快遞員,盡可能的降低因為快遞價值過高而出現各種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