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廷蓉 重慶北辰兩江置業有限公司
生活質量水平的提高、通貨膨脹的壓力都為房地產業的發展吸引了大量的目光。社會利益分配格局影響著我國房地產業是否能夠向好發展,這種影響既是潛移默化也是深遠持久的。因此,本文旨在通過研究社會利益的分配來關注房地產業發展,研究二者之間的關系,希望能為國內房地產業健康、持續以及穩步發展提供理論支撐及依據。
改革開放42年來,我國的生活水平、社會發展和經濟結構有了很大的變化。人們曾普遍認為,經濟結構轉型會帶來生產力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續有效改善。但是,事實證明,在轉型過程中,社會在無形當中吸引更多人支持并積極推動時代轉型步伐向前,社會矛盾沒有像預想的那樣“銷聲匿跡”,反而彌生了更多新的社會矛盾,它們相互交織、包裹,甚至以更加復雜的方式顯現出來。
房地產業在此變化中受到了十分嚴重的影響。經濟結構的轉變使得我國社會資本有了很大的積累,人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經濟增長迅速,生活水平有了提高。2003年以后房地產業迎來了“瘋長”,它不再是僅僅作為基本需求而存在,更多的是成了部分人投資的方式。也正是基于這種轉變,房地產業迎來了不可預判的發展。
首先是涉及地方政府土地出讓收入分析。就我國當前經濟擴張及城鎮擴張而言,地方政府在其中扮演主要角色、發揮主導作用?;谪斦嵌?,對地方政府積極參與至城鎮擴張這一現狀進行分析,除開預算之外,還能有效提升擴張性收入、帶動稅收收入穩步上升。最重要的是,地方政府在土地要素配置過程中獲得了巨額的土地出讓金,是當前地方政府財政收入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其次,從土地要素配置及完善層面出發,就我國當前城鎮土地一級市場來說,其由土地收購儲備所壟斷,政府扮演著城鎮土地市場唯一供給者的角色,因此,從政府管控的角度入手,能成為完善、規范房地產發展的突破口。
在新經濟轉型發展的今天,房地產濫征用農用土地現象時有發生,現有的制度框架體系有待完善,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待健全完善。農村土地產權制度,以及農民農村土地的主體資格在一些地方不明確。
要想有效、合理保障經濟主體的正當土地權益,就應該更加合理地規劃土地,制訂更加完善的制度來促進土地的發展。
從公共利益用地視角出發,對某些以營利為宗旨、以特定土地征用方式的經營性用地而言,必須突破并科學處理政府土地征用與壟斷現象,確保市場機制在土地利用以及總體規劃當中有效發揮自身集中優勢。對土地征用補償來說,可汲取、借鑒國際優秀經驗,以我國實際情況為基礎,有效健全土地征用及補償機制。其次,有關部門必須嚴格遵循預定征地公告與補償登記制度??梢越M織被征土地主體參與代表大會及聽證會,保證被征地主體的參與、知情以及監督權獲得有效行使。最后,有關部門還要強化征地補償及安置經費的使用監管與分配力度,保證??顚S谩?/p>
農村土地肩負著社會保障功能,對我國社會及房地產業的發展極為重要。以后房地產發展重點一定會從城市向農村轉移,若不能有效保障農民正當土地權益,那么在農民失地無收入的情況下,將會影響社會穩定。因此,我們要逐步改革與優化現行保障制度。除此之外,還要明確農民所有權主體,要基于有關規定清晰界定土地權屬,依法落實產權登記相關工作。與此同時,還要將集體土地的使用權及所有權進行分離,逐步改善集體土地資產使用權與處置權相悖的情況。這樣可改善開發商和被征占地住戶之間不平等的關系,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缺點。
進一步對《農村土地承包法》中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清晰界定,加大《土地管理法》的土地征用補償制度的完善修改,促使這兩法有效銜接。加強對土地利用規劃的管制,逐漸杜絕隨便調整、篡改土地整體規劃的現象。在新經濟轉型背景下,要鞏固完善對于土地征用、占用的監管力度,建立健全土地征用合理性、合法性調查,形成高效的審查、批準和監督程序,進一步杜絕濫征濫用違法行為,保證了農民的權益,規范征地建房流程,推進房地產業的綠色發展。
在新經濟轉型背景下,建立良好的社會利益分配關系,對于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房地產業應該作為社會分享性的公共利益而存在,不能是私人獨享或是個別集體專享。從土地的配置、產權制度的優化等方面分析影響發展的要素,協調社會利益的分配,扭轉房子是富人的投資,平常人可望不可及的現象。政府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和制度,嚴格執法,對房地產業社會利益進行再分配,嚴查炒房抬價的行為,使得房地產業在我國經濟健康轉型中加以蛻變,加以成長,共同邁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