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穎 淄博市精神衛生中心
事業單位在新時期需要對其各項工作進行革新,其中財務工作是革新的重點。新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的實施,為財務工作帶來極大挑戰,比如重新需要對側重點進行調整,滿足新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的要求與財務工作需求。下面就對新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的特征與財務審計重點進行分析,并提出完善審計工作的策略。
雖然我國事業單位財務工作在不斷進行改革與創新,但是對財務審計工作的重要性認識存在明顯不足,事業單位缺乏對財務審計預算平衡的了解,無法認識到其重要性。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就是無法使用當下最新的理念與思想,無法有效指導財務審計工作的開展。
在對固定資產折舊及無形資產攤銷核算時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按照新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的要求,在對固定資產與無心資產進行管理期間,“折舊”與“攤銷”概念的引進與應用,對資產管理工作起到了極大作用。但是卻在實際推進過程中,存在固定資產折舊及無形資產攤銷核算時,出現不合理的情況。而實際上固定資產折舊或者無形資產的攤銷,要按照年限平均法計提。
新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的特征重要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獨立性。事業單位與市場的聯系較為緊密,這就使得與行政單位出現較大的差異,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也更多的體現出了市場經濟的特征。相比于傳統的會計制度,新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的獨立性更強,改變了以往與行政單位合并在一起的現狀,與企業的財務會計制度更加貼切;第二,順應市場經濟。新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在記賬方式上更加的符合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主要的方式為權責發生制;第三,統一會計科目。新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將自收自支、全額與差額三套科目進行了統一,能有效增加會計科目的準確性。
事業單位與行政部門在人員的編制上存在一定差異,具有復雜性的特征,對事業單位財務審查及內部測試工作帶來極大危害,在進行風險評估時難度較大。要求財務審計人員需要對事業單位內部人員及編制情況進行從發的了解,并在有效的資金管理制度下,對風險進行評估,防止財務風險的發生[1]。
在行政事業單位,行政性收費、資金的繳撥等都是審計的重點,對票據的領取及使用情況,票據的保管等進行審計,及時發現不規范的地方。同時也要對事業單位的資產與負債進行抽查,避免工作人員對資金的使用造成影響,比如資金的挪用等情況的發生。
在對下屬單位關聯單位進行延伸審計時,需要把握被審計單位的整體財務狀況。被審計事業單位往往為了躲避監督,會采取上下聯和、橫向聯合、虛列支出等方式,對財務審計人員的視線進行混淆,這樣就對資產收支業務活動的審計造成極大影響,因此把握對級單位關聯單位的延伸審計環節也是重點工作。
新時期事業單位在進行財務改革期間,一定要符合時代發展潮流,尤其是財務審計工作,要基于新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的范疇,展開相關的審計工作。下面就對優化財務審計工作的有效策略進行介紹;
傳統的事業單位審計理念及方法已經無法適應當下的實際情況,所以工作人員要從思想上改變傳統的審計方式,并且要對事業單位審計工作的新特征進行全的了解,加強與市場經濟的聯系,創新審計方式,對現代化的審計方式進行合理應用,比如精益審計與項目審計對聯合使用,可以對事業單位的項目進行審計,及時評估風險,同時也要加強學習新的理論與方法,不斷創新審計模式,提升財務審計的整體水平。在審計崗位的設置上,一定要重視崗位的監督與牽制作用,同時也要注重審計人員與崗位的匹配性,確保審計人員工作開展的可靠性[2]。
審計機構是新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下財務審計工作的主要推進者與實施者,對審計工作負主要責任,所以要健全財務審計保障體系,對審計工作進行指導,提升財務審計工作質量與效率[3]。同時也要按照財務審計保障體系的要求展開工作,對審計工作的流程等進行嚴格規定,確保審計人員能遵守相關規定。最后也要建立監督體系,加強地審計人員的監督,防止出現貪污腐敗等現象。財務審計保障體系一定要對領導的特權進行限制,并且要提升審計崗位或者部門的獨立性,保證審計人員工作開展的獨立性,且不會受到領導的干擾[4]。
事業單位財務審計工作的質量與效率,與審計人員的綜合素養有直接聯系,所以要制定長期的培訓計劃。首先,要低相關對政策要求進行梳理,對新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的新要求進行總結與歸納,然后對審計人員進行培訓,要求其掌握新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的內容與新要求;其次,要對新財務審計的發展方向進行介紹,讓審計人員能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最后,一定要不斷提升審計人員的法律意識與思想道德素養,確保審計人員工作開展的整體效果[5]。
有專門的審計人員對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工作進行審計,審計組的成員不包括財務部門。通過內部審計與監督小組的成立于推進,能強化事業單位的內部管理與監督,確保在審計期間嚴格遵守相關的法律體系,尤其是對國有資產的增值情況、資金的使用情況等進行嚴格的審計。在審計期間審計人員要在法律法規的范圍內展開相關的工作,同時要充分發揮自身的積極作用。審計人員為發揮好自身的作用,需要掌握好工作重點,強化事業單位經濟活動事前、事中與事后的監督。不斷提升后續審計效益,要對事業單位的一些項目、投資等做好后續的監管,加強追蹤工作,尤其是要對賬務的處理進行規范,在保證審計工作合法性的基礎上,一定要不斷優化審計方法,降低對事業單位造成的經濟損失。
這些年在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期間,事業單位的財務工作發生很大轉變,財務審計工作中審計對項目不斷增加,傳統的審計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下的實際情況,導致審計工作的整體效果不夠理想。所以在對事業單位審計工作進行完善期間,要在新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下,掌握審計重點,優化審計方式,確保審計工作開展的可靠性與合理性。審計人員也要不斷提升專業素養與綜合能力,并且要加強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確保審計工作的質量與效率,促進新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