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思蘭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惠州市分公司
對企業進行科學的經營預算編制,并進行嚴格的管理分析,能夠使企業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并確定企業內部工作人員的職責,提高企業的管理運營機制的效率,將企業的運營風險降到最低,促進企業健康長遠的發展。本文針對郵政企業經營的預算編制和管理分析進行探討。
一般情況下,郵政企業會基于企業的長遠發展設定經營的預算目標,并結合企業所處的內外部環境進行預算編制。要使得企業能夠實現經營目標,在開展預算編制時要考慮規劃、目標和策略這三個要素。首先,經營規劃為企業的發展和經營活動提供了發展的方向,企業要確定一套合理的經營規劃方案,將人力資源、財務資源和管理等各個要素都納入進來,使它們能夠促進企業的經營目標的達成。其次,通過量化經營目標,將企業相關的指標進行把控,確定考核的標準,為今后工作的開展提供便利條件。最后,策略是企業發展中實施的具體手段,在執行過程中要確保其具有可操作性。
企業的經營預算編制應當符合企業發展的根本理念,以公司長遠的發展戰略為目標進行制定。在編制時,應當遵守下面的原則。
1.市場化原則。任何企業的經營預算應當以市場的客觀需要為實際出發。對于郵政企業來說,要充分調查和研究影響郵政行業變化的眾多因素,使編制的預算能夠滿足市場的需求。
2.科學化原則。編制的經營預算不是主觀憑空想象出來的,而是要依照各種統計原理,充分利用統計資料,在科學預測出產品、勞務和資本等市場需求的基礎上,同時考慮外在市場的客觀環境和郵政企業內在的客觀條件,確定好各項指標,并不斷通過各種措施和主觀努力,將各項指標都落到實處,使預算的編制符合科學性。
3.挖掘潛能性。為了確保郵政企業不斷向前發展,確定的指標要以不斷激發郵政企業的經營潛能為前提,確保制定的經營指標要高于以往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促進企業能夠合理健康的發展。
4.真實性原則。合理、真實的預算對于企業的經營管理具有指導性。如果預算是虛假的,它無法在企業中執行,更有可能把企業的發展方向帶偏,讓企業陷入危險之中。在制定經營的預算過程中,由于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預算可能會與實際存在偏差,這在客觀上是允許的,但不能因此而影響預算編制的真實性。
郵政企業的經營預算目標既有能夠激勵員工,也要能兼顧地域性和成長性,避免為了達成目標而弄虛作假,一刀切的追求績效。
就當前來看,郵政企業經營的預算編制出現的問題主要體現在:首先,松弛的預算編制。由于在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往往存在一些不確定性,這些不確定性可能會導致一些風險,郵政企業在編制預算時為了盡可能減少風險,或者減少由此帶來的考核壓力,一般會高估成本,低估收益,在主觀層面上夸大預算的完成難度。其次,預算編制的過程缺乏可靠的資料依據。導致這一問題的出現,首當其沖的是郵政企業沒有對資料有足夠的重視,使得在編制的程中缺少資料,即使有先進的計算方式進行改進,也難以形成全面的、準確的預算結果,使預算編制失效。再次,預算編制與目標形成較大的差異。受到市場、國家政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郵政企業的預算編制與最后執行的情況有較大的出入。
從上述可以看到,郵政企業在預算編制方面存在一些問題。為了確保預算編制的可利用性,在管理經營過程中應當不斷加強和改進。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就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來看,很多企業在開展經營預算時,管理者的認知仍舊以生產計劃為主。但生產計劃實質上不僅要考慮預期的計劃,還要考慮到實際的運營計劃的執行。因此,經營預算要更加重視市場的實際需要,并以具體指標的方式將其量化,并將最后的量化指標下方到每個部門和每個員工。經營預算涉及郵政企業各部門間的根本任務,協調的依據以及把控的指標等,它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制定預算的一大目標是要找出差距的原因和可能的影響因素。郵政企業不能混淆生產計劃和經營預算的概念,也不能把經營預算作為經營的指標,而是要在管理者的層面,重視預算編制工作,依據預算編制的三大要素順利開展經營預算活動。
編制經營預算需要以有關資料作為依托。資料使提高經營預算穩定性的前提,郵政企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供重視程度。首先,對行業進行預測。通過對郵政行業的發展和前景做出預測,有戰略目光的判斷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可以提高企業在經營預算方面的準確性。例如,郵政企業可以搜集郵政行業的發展歷史狀況、市場對郵政的需求、當前市場的競爭力度、郵政行業的生產經營、上下游企業的發展等資料,以這些資料作為預測未來對郵政的市場需求和容量,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優勢等。市場容量和市場價格是預測的重點內容。為了較好的完成預測工作,郵政企業可以將預測工作托付給可靠的第三方機構來完成,由第三方機構具體主導預測報告和分析,并將結果和數據導入郵政企業的管理系統之中,使它們為編制預算提供可靠的數據。其次,要時刻把握對手的情況。在編制經營預算編制時,郵政企業要始終以市場實際為背景,除了對自身的情況了如指掌之外,所搜集的材料還要如實的反映出競爭對手的優勢和地位,通過加強分析和對比,找出差異化的發展方向。掌握對手的信息,主要包括:競爭對手是誰?它們將采取怎么的經營目標和經營策略?競爭對手最大的優勢是什么?如果交鋒,可以采取什么手段?最后,要對信息進行準確的預算。除了掌握相應的經營預算財務信息之外,還應當加強對非財務信息的了解和預測。當今是知識經濟時代,整個市場處于不斷的變動之中。郵政企業如果僅僅只依靠財務信息來提高經營預測的準確性,將難以全面掌握市場中的競爭形勢。非財務信息為企業的預測提供了方向。由于非財務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企業所處的地位,一旦這些信息發生變化,也就能在預測出企業的發展趨勢。這些非財務信息包括市場的需求量、市場的占有率、企業的服務水平、顧客對企業和品牌的忠誠度、企業的聲譽以及企業是否與時俱進,開展大眾喜歡的活動等。
做到這一點,需要從整體上進行系統化管理。首先,要在郵政企業內部建立良好的數據反饋體系。根據郵政企業內部的組織架構,把編制的預算目標落實到具體的責任人,由責任人負責對經營預算數據的收集、交接和反饋等。其次,要對預算流程進行有效的把控。舉例來說,郵政企業加強經營預算的編制時,在編制前要加強事前的分析,在編制中要加強管理,在編制后要強化事后梳理。郵政企業編制經營預算,其目的是把控好關鍵的節點,遵循經營目標,使企業的資源能夠得到有效的優化,并能提高郵政企業的管理能力。將計劃的目標不斷地細化,并在實施過程中加強分析,確保權責到位??梢姡芽睾昧似髽I地經營預算流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預算更為準確。最后,要構建預算的警報體系。這個體系主要是當郵政企業的工作處于非正常狀態或者超出郵政企業的可控范圍時,能夠在最大程度減少企業風險,避免企業遭受到不必要的經濟損害。郵政企業的預警報警體系應當包含外事項警報和反常事項警報兩個方面。外事項警報即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發現了但在編制的預算中未出現的警報提醒,通過警報體系,它能給有關人員必要的提醒,使工作人員及時調整資源,減少風險。反常事項警報主要針對那些與經濟常態相違背的情況進行提醒。反常事項警報啟動,并不一定代表會發生安全隱患,但這必須要引起管理者的重視,阻止其向安全隱患轉變,從而導致對郵政企業的嚴重損害。
綜上所述,基于經營預算編制的準確性對企業的直接影響,在日趨白熱化的市場經濟中,郵政企業要想保持長久的競爭優勢,務必加強對企業的經營預算編制和管理分析。郵政企業在編制經營預算時要遵守原則,針對當前企業出現的問題,積極轉變思想觀念,提高管理能力,強化經營的預算編制,為企業的未來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