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姬萍 山西農業大學(山西省農業科學院)
內部審計不僅僅是對單位財務收支情況的評價與監督,還包括對其內部控制的合理性、合法性及其有效性來進行合理評價與監督,并在此基礎上為單位決策層提出建設性實用性的意見與建議的一項活動。內部審計的目的是為了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相關資源,最終實現組織的目標。由此,內部審計的重點在于提升審計質量、提升審計權威、注重審計結果的運用。只有把審計結果融合到組織的運作、發展中,才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實現組織的進一步發展,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
我國的內部審計始于20世紀八十年代,在三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對我國經濟的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但是相較于內部審計應有的價值還遠遠沒有達到,可以說還處在萌芽階段,發展也較為緩慢,還存在許多的問題與不足。這些問題主要源于以下幾個方面:
1.我國所處的發展階段決定了現階段經濟發展的重點方向,內部審計在當前社會大環境中其作用還沒有發揮出來;
2.組織內部對內部審計的重視程度不夠,尤其組織領導人還沒有意識到內部審計的價值所在;
3.內部審計機構及人員的獨立性不明朗;
4.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有待提高及專業化程度有待提升。
當代中國目前正處在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速度日新月異,登上了新的歷史起點,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有了非常明顯的提高,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尤其在2018年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針對當前我國審計工作及審計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問題,闡明了新的思路,這標志著我國的審計工作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篇章。
1.全新定位: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全局性影響:審計職責優化的新擔當;3.全面覆蓋:真正做到應審盡審;
4.全方位改革:審計一體化呼之欲出。
內部審計作為審計工作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也有了新的歷史使命,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從以前的基礎審計向著集基礎審計、制度審計、內控審計、目標審計于一體的廣義內部審計發展開來。并且隨著審計工作的開展方向而發展。
內部審計有了明確的發展方向,就相當于有了主心骨、有了脊梁,有了新的站位。在此我們再來強化一下內部審計的作用:
1.監督檢查是內部審計最基本的職能;
2.經濟發展與效益鑒證是內部審計的一項重要派生職能;
3.內部審計機構及人員是組織內部協調溝通的橋梁;
4.內部審計是組織目標制定、實施、驗證、變革以及實現的全方位向導。
內部審計作為貫穿組織健康發展縱橫雙向的主線,對其結果報告的要求也必定非常嚴格謹慎。一份合格的內部審計報告,必須具備以下幾項基本特征:
1.正確性:內部審計報告必須要求其形式和內容的正確性。
2.客觀性:內部審計報告應該保證提供依據事實、正確全面無保留的審計意見。
3.完整性:內部審計報告應該涵蓋審計目標、審計問題、審計意見、整改計劃及意見建議等全方位的內容。
4.清晰性:內部審計報告要表述言簡意賅、清晰明了,推理邏輯性強、易于理解。
5.及時性:內部審計報告要根據目標及時報出,以便更加有效地修正目標。
6.建設性:內部審計報告要提出合理合法且有實操性的意見或建議,能夠引導或指導組織找到及時改進的方式方法,以發揮其對促進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的作用,促進組織實現其目標。
7.重要性:內部審計結論與建議應當全面合理地探究組織內部各項活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風險清單、風險等級及其控制點。
在當前歷史發展的新時期,在對審計機構作了全新定位、并對其進行全方位改革的大環境下,組織機構領導層應重新審視內部審計的重要定位及其作用,進一步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強化內部審計的權威性。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是其權威性的重要前提,同時內部審計權威性也是內部審計工作能否長期生存和健康發展的基礎。組織領導人及高層管理人員只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才能使內部審計真正去執行他的歷史使命,起到應有的價值與效果,為組織目標的實現保駕護航。
內部審計不僅局限于審計組織內部經濟業務的合法性、合規性,廣義上來說還包括對組織內部制度的合規性、組織目標的合理性、內部控制的建立與健全等的審計。因此內部審計報告不僅是經濟的事后審計定論,更應該是組織獎懲正行的理論依據。只有內部審計結果得到全面的應用,才能促使其更具權威性,形成良性循環,從而推動組織更加合理運行、健康發展。
目前我國審計機構的權威性已經初步具有一定的規模,尤其是在黨的十八大之后,為了推動我黨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做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意義。在這樣的政治大環境下,審計機構發揮了其前所未有的功效,為我黨的反腐倡廉和廉政建設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組織領導人應充分認識并了解現在的社會形勢,發揮好內部審計的先導作用,整肅組織內部環境,全方位的防范并杜絕經濟問題及腐敗問題的再出現,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查漏補缺,健全組織架構和制度,建立健全組織內部控制體系,使組織充分融入市場經濟環境中,以更加有序穩健的方式發展,實現經濟利益與社會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