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陽經濟學校
我國的金融行業從2001年開始出現,在這將近二十年的發展過程中,金融行業得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從整體形勢上來看,互聯網金融行業跟傳統的金融業相比,面臨著更加嚴峻的考驗。近些年來,非法集資等許多關于互聯網金融的負面新聞也不斷出現,這使互聯網金融存在了相當大的不穩定性?,F如今網絡發達,互聯網金融中存在的風險更加多樣,很大程度上阻礙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本質上來說,互聯網金融的核心還是金融,是現代互聯網技術和傳統金融模式的有效融合,是金融機構通過利用網絡技術對傳統金融模式的改造,是一種全新的金融模式[1]。廣義上講,互聯網金融可以實現資金的融合與共享,通過云支付等財務工具,使支付條件和信息傳遞不在沖突。
1.創新性
信息時代的到來,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互聯網成為人們的必需品。再這樣的時代發展下,互聯網金融應時而生,通過使用云支付等新興的科技平臺實現一種全新的金融模式,拓寬了傳統金融模式的渠道,這體現了互聯網金融的創新性[2]。
2.高效性
以往在辦理金融業務時,客戶需要到營業廳的人工窗口進行辦理,需要排隊等候,業務速度相對較慢。互聯網金融克服了傳統金融的缺陷,通過計算機可以直接辦理金融業務,操作流程標準,客戶不用在費時費力地排隊等候,為人們節約時間同時使客戶享受更高效的服務,也使工作人員的工作減少,帶來了諸多的便利,這體現了互聯網金融的高效化。
3.成本低
通過運用互聯網金融方式,減少營業網點的開設,降低了投入成本和人力資源成本。在這樣的交易模式下,資金供應方和資金需求方都能夠通過計算機平臺進行自主交易和操作,沒有交易成本和中介的加入[3]。
軟件和硬件的配備是進行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前提條件。在配備基礎設施時,需要高科技人才進行技術和軟件的研發。目前金融行業缺少金融方面的專業工作人員。同時許多工作者根本不了解互聯網金融規則,沒有及時告知客戶相關的安全問題,導致客戶操作時發生失誤。例如,客戶隨意連接不安全的無線網絡,收到詐騙信息時不會識別,這帶來了很大的風險。金融軟件在運行過程中也存在漏洞,在進行互聯網金融客戶端軟件的設計時,要尤其注意病毒和黑客的問題。雖然近幾年來國家對于計算機病毒和黑客給予了高度重視,但是病毒和黑客難以捕捉、無法定性,一旦侵入,使客戶的基本信息和賬戶遭到泄露,就會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雖然大部分互聯網金融服務中心都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但依然不能避免這些風險的存在。
各個國家擁有各個國家的法律制度,但是互聯網是不分國界的,這就導致互聯網金融中存在了法律沖突。目前,互聯網金融事業正處于穩步上升階段,有很多完善的地方[4]。雖然我國相繼出臺了很多關于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規,但這些法律法規也只是按照傳統的金融模式制定的,無法滿足互聯網金融事業的飛速發展。很多不法分子鉆法律的空子,進行隱蔽的犯罪活動,十分不利于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
互聯網金融以計算機為基礎,如果計算機網絡受到攻擊,首先面臨的就是資金丟失問題。金融機構的首要工作應加強金融交易系統的穩定性,建立相對完善的互聯網金融體系,加強系統的安全防護。尤其對于客戶的隱私問題,要著重處理。如果互聯網金融安全體系不夠完善,就會使客戶的信息泄露出去。這就需要完善金融企業的安全機制,讓客戶在進行金融相關的活動和操作時,有堅實的防護墻。金融工作人員在崗期間,要提升自身的職業操守,主動保護客戶的資料。同時要對客戶進行保證資金安全的告知,讓客戶仔細閱讀金融安全協議,以加強客戶安全防護意識。例如,在安裝金融軟件的時候,要在安全的網絡環境下進行。堅決不要點擊來路不明的網址鏈接,這樣不法分子就不會得逞。總而言之,互聯網金融安全體系需要金融企業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維護,才能得以完善。
國家對于互聯網金融這種全新的金融模式,應制定切實可行的法律法規,或者修改已經頒布的法律條例。法律中應明確表明對于非法侵入分子的處理方法,對蓄意破壞互聯網金融的組織或個人嚴懲不貸。同時,應成立受訴機構,受理客戶的金融投訴,對客戶之間存在的交易糾紛,進行及時調節,保護每一個用戶的合法權益。為了切實地保護用戶的權益,應按照國家規定進行互聯網金融業務許可的審批,每個單位建立自身的互聯網金融準則。最后金融機構應對國家頒布的金融法律進行總結,列出國家詳細的保護規定,根據自身存在的問題,采取對應措施[5]。
科技的快速發展、互聯網產業的蓬勃興起,使我國的互聯網金融處在迅速上升的階段,并展現出積極發展的勢頭。正是由于互聯網金融行業充滿活力和朝氣,我們應堅信在未來的發展中,互聯網金融定會取得穩步的發展。但需要我們注意的是,機會與風險是并存的,政府或個人針對互聯網金融存在的風險隱患要采取有效的處理方式,才能使互聯網金融事業在未來取得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