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義祥 徐靜 中國人民銀行慶城縣支行
自2017以后,移動支付已經逐漸融入人們的衣食住行中,支付企業也加快了市場布局,從一線城市逐步下沉到三四線城市,移動支付已經覆蓋到各個領域和城市。隨著市場支付環境的改變,逐漸催生出線下支付終端產生,并成為主要支付形式之一,將網站線上支付場景發展發展到現在的面對面掃碼支付,分析易觀數據可以看出,在2017年就有3000萬臺線下支付終端產生,增長比值高達288%。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與第三方支付的結合,推出了更加先進的支付方式,如人臉識別和指紋識別,讓支付變的更加快捷,也更加保護了用戶的支付安全。指紋識別支付,在進行支付時用戶不用再單獨輸入密碼,可以通過提前錄用好的指紋進行識別,手指通過指紋識別即可完成支付。人臉識別支付,通過提前錄用的個人面部信息,只需站在機器前面進行識別即可支付,不用再像之前一樣需要掃碼二維碼或用現金進行支付,安全系數也更高能夠達到軍用級別,也不用擔心長相相式的人無法識別,人力識別能夠準確的辨別出雙胞胎的面部差距。
1.信用風險難控制。缺失的數據信息,對平臺用戶真實性的審核不嚴格,這些安全隱患漏洞將成為威脅用戶資金安全的高危風險。
2.技術風險難規避。程序技術漏洞也是第三方支付形式的安全風險,會造成客戶遭受損失。一旦有病毒或者黑客乘機入侵第三方支付平臺防火墻,將直接面臨信息泄漏及資金遭受損失的風險。尤其是移動支付風險更加不容小視。
3.洗錢風險難核查。由于第三方支付是以互聯網為支持,得以在全球應用。這種方式為非法資金的轉移提供了途徑,很容易被不法之徒利用成為金融犯罪的工具。
4.資金管理風險加大。由于第三方支付是一個臨時的資金托管平臺,對托管的資金不存在所有權,這就造成了監管上的缺失,資金監管一旦出現紕漏,容易造成資金管理風險。
5.信息泄露風險加劇。目前,國內使用的第三方支付主要以支付寶和騰訊的微信為主,使用人的個人隱私和信息會被第三方支付平臺所掌握,如果信息遭到泄漏,所有使用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用戶,信息將會被全部泄漏,為信息安全帶來巨大隱患。
6.存在信用卡套現、賭博等非法活動的風險可能。
(1)第三方支付平臺存在匿名使用的方式,這就使得對資金的往來無法進行跟蹤和追查,容易滋生非法活動如賄賂、賭博等行為。
(2)業務革新問題。互聯網科技技術發展的不斷深化,第三方支付將成為今后最主要的支付方式,在支付交易的種類上也會更加繁雜,規模也會越來越大,業務革新也會更加頻繁,會成為金融競爭的主要變現方。
(3)市場壟斷與惡性競爭問題。縱觀當前的消費支付方式,第三方支付已經成為主流,對市場的占有率也更高,成為當前的主導方。目前在市場份額上騰訊的財富通和支付寶是占據市場最大的份額,已經達到了市場壟斷地位,此種背景下,不利于市場自由競爭開展。
(4)法律、法規的支付問題。對于支付問題涉及的法律法規問題,央行等機構也出臺了相應的政策和措施,為支付問題提供相關的依據,對第三方支付問題進行真正的落實和推進仍需完善和進一步解決。
首先要扎實打好技術支撐基礎,充分利用先進技術手段促進安全性能的不斷提升,對技術要加大研究和創新力度,采用嚴格的認證方式,提高檢測的方法。數據管理中,可以結合應用大數據和云計算手段、數字簽名技術、加密技術等,提高管理水平。在管理上采用相應的技術后,讓風險更好的得到防控,把損失降低到最小。其次,要做好存儲和備份工作,采用同步存儲的方式,確保數據的安全。
一是國家應針對實際存在的法律風險漏洞不斷完善有關第三方支付的法律法規制度,有效防范洗錢犯罪,明確法律責任。二是完善客戶身份識別機制,對客戶信息的真實性具備較高的鑒別手段,如實現與公安系統的身份證聯網核查,形成嚴謹的開立賬戶流程。要保留好每一次的交易記錄,讓每一筆交易和資金有據可查,對資金實行統一管理。
誠信是有效開展金融管理的最基本道德底線,加強誠信體系建設、道德與法治建設,實現信息化數據管理的全面強化,通過大數據的對比,降低交易中的信用風險,從而規范市場秩序,杜絕風險。
明確立法,對第三方支付平臺運營者法律身份進行清晰劃分,明確第三方支付法律地位,是實現第三方支付持續健康發展的重點。
以誠信為擔保其實是第三方支付的核心本質,從整個的售買過程中可以看出,消費者和商家是管控的對象,第三方支付風險的把控與有效規避,還是依靠政府在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予以規范。
市場管理和調控者是為了更好的營造市場氛圍和發展而出現的,在采用多手段進行結合后,只有調動起市場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采用正確的管控措施,才能推動市場經濟的良好發展,為保障我國第三方支付的穩定奠定基礎。市場管控措施的實施,能夠更好的創建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有利于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得到社會公眾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