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英 株洲硬質合金集團有限公司
在經濟全球化、競爭國際化,企業信息化的時代,企業信息化建設是實現管理創新的重要途徑,是解決當前企業管理中突出問題的有效措施。信息化已經融入了企業日常經營管理中,涵蓋生產、銷售、采購、庫存、財務、成本等業務流程的管理,會計信息化工作也日臻完善。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大量機械式的煩瑣的記賬工作會被計算機替代,只有主動轉型去適應時代發展的人才能不被淘汰。企業經營需求的不斷提升,使得業財融合至關重要,而推動并使之落地的有效途徑在于數字化技術的運用和成熟。數字化技術包括區塊鏈/云計算、人工智能、移動互聯、大數據等能產生新客戶價值和商業模式的技術。所謂數字化就是指利用數字技術改變商業模式,并提供新收入和價值創造的機遇,它是轉向數字化經營的過程。會計管理,就是將會計信息融入管理層面上去。企業決策者利用會計信息去做出更優的決策也已經成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主流。
會計信息化指的是運用現代的信息技術,去對企業內部的業務流程進行一定的優化。它是會計與信息技術相融合的過程與現象。這一過程將信息、業務與資金等融為了一體,使得會計信息能夠被充分的利用,同時也能夠為企業提供更多的及時準確的信息。但現代信息技術未促成會計模式的重構,受數據統計方式、操作人員素質以及整體與局部認識角度不同等原因,會計信息仍難以保證其真實、準確、及時與完整。特別是對上市公司而言,市凈率越大,表明財務報告在反映企業價值上存在嚴重不足。而數字化技術可幫助企業建立業務流、財務流、信息流、員工行為等經營管理數據庫,信息的獲取和整合能力加強,財務的監督管控職能可實時實現,通過調配能解決跨部門內耗和低效等問題。基于數據庫信息的有效解讀和處理,數字化可落實業財融合,提升企業管理效益。所以信息化向數字化會計管理的轉型,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是社會發展的需要,符合現代企業管理的要求。
1.會計實質上是一個信息系統,只有為人提供有用的信息,才有存在的價值。信息化并不會顯著的對會計的實務、研究等有所影響,但卻在不斷的提高會計的價值。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財務部門和各個業務部門都建立了信息化系統,例如:財務軟件、辦公軟件、ERP、人力資源管理軟件等。通過線上數字化辦公方式,實現企業的組織在線、財務在線、業務在線、協同在線等,實現企業人、財、物、事與價值全方位的全新的管理模式。
2.數字經濟價值越來越大。在可預見的未來,數字技術占據整個經濟價值的比例會越來越高,排開高科技、軟件平臺類企業,傳統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不轉型是無法延續的。類似銀行無人柜員機的出現,顛覆了行業的核心本質,除了一些個性化的服務還需要有人支持外,其余大量流程性或重復性的工作都會被數字化技術所替代。對于大多數行業和企業來說,數字化轉型都迫在眉睫,所以必須要考慮,如何結合行業特征和企業的核心能力進行數字化轉型。
3.新科技、互聯網和物聯網的發展啟動了大數據時代,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維度的數據和信息,而傳統的財務工作只使用了企業結構化業務數據的10%,尤其是新興行業,其數據的處理和反饋對信息系統的要求更高,只有連通、共享才可打破壁壘,提供有價值的管理決策。
因此,數字化是在整合優化企業信息化系統的基礎上,提升管理和運營水平。簡言之,信息化是單部門的應用,提升的是部門效率,而數字化是企業整個業務流程的融匯,實現跨部門的系統互通,數據互聯,全線打通數據融合,實現業財融合,為決策提供精準洞察。
可以說,信息化會計管理向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大多管理者雖明白轉型的重要性,但卻沒有從根本上了解到數字化會計管理究竟會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和效果,在技術投入上有所不足。雖然我國很多企業20年代初期就完成了信息系統改造,但那是搭建在互聯網沒有高度發展的時期,缺乏對聯接的深度認識,沒有建立聯接。歸根究底是管理人員思維未轉變,對未來的發展趨勢和社會變革的關注度低,無戰略意識。其實企業的每一個環節都涉及決策問題,而任何決策的基礎都是信息,管理會計不僅關注財務信息,更關注整個組織的各類信息。只有以企業財務、業務、管理、戰略上的各類信息為基礎,通過整理、加工、分析等方法形成有用、豐富的數字化信息,管理人員才能從戰略的視角出發,滲透到企業業務的方方面面,服務于企業的管理決策和戰略落地。其次是數字化會計人才缺乏,會計人員要具備數字管理理念,能運用數字技術進行科學決策。因此會計綜合型人才需求量大。
企業的信息系統未建立聯接,未實現各個數據單元的聯接,使得企業面對內、外部的運行效率低下,響應環境變化的能力差。例如疫情對餐飲、旅游等服務業的重創,部分走網上團購點單、線上預約定行程的店家預期下半年會有恢復。武漢的老鄉雞、發現旅行等都是先行者。不論是哪一行,企業不單是生產、業務流程要數字化,設備、產品、資源、決策體系都要數字化。
會計管理信息化之后,一些財務信息也只是在某個單位中掌握,而其他部門對此并不了解,無法實現資源共享。各個部門的數據分散在不同的系統中,沒有打通也沒有真正發揮出其價值。另外,數字化發展中部門之間往往是通過網絡來進行數據的傳輸工作的,但因為在管理方面沒有加強監督,會使得在管理過程稍顯松懈,最終容易導致信息的泄露。
原本的企業管理各部門之間沒有太多的聯系,像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各做各的沒有交流,業財融合成為空談。會計人員在進行財務管理的時候會分別了解到每項業務的利益所在,但是由于會計信息系統的不完善,導致信息無法實現共享,會使得兩個相關的部門之間無法快速交融,業務部門不能準確的對每項業務的收益進行了解,無法做出更加準確的決策建議。
首先,提高中、高級管理人員的認知、轉變思維是關鍵。只有明確了信息化發展及數字化轉型是一把手工程,從思想上、認知上真正理解其意義和方法,才能用數字化管理思想去轉型企業。其次,加強員工對數字化會計管理的重視是非常必要的。信息化會計管理僅做到分析層面,未深入通過聯接實現技術創新,提升管理水平和運營效率。另外,建立會計咨詢系統,提供溝通和學習的平臺,進行綜合素質提升訓練,強化知識體系的更新,賦能會計人員,向優秀人才學習。
數字化的出現給會計信息的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在業務合規性、業務效率及業務風險等方面做好管理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1)業務規范性的管控,實現基本業務流程規范化審批,保障審批確認體制的有效執行。(2)提升業務效率,通過有效的規范數據和提升數據透明度能夠提高業務的運行效率,降低成本。(3)通過資金平臺和財務共享至少能實現財務的基本合規,減少冗余人員成本。比如通過大數據分析沉淀的數據,支持決策,嚴控風險底線;通過建模自動分析風險點,具有前瞻性,發票驗真環節前置,減低假票風險。
財務數據共享可實現跨年度、跨會計實體、跨系統,基于不同線索、不同數據精度要求的匯總查詢分析,還可進行一定的非價值量的分析,如提供中長期預測、投融資決策及戰略管理決策支持等。ERP算是一種比較通用的管理信息系統,它可整合企業原有各自獨立的生產銷售及財務系統,實現企業的產、供、銷活動的高度集成和數據共享,物流、信息流及資金流的高度集成。會計人員在海量的數據信息中要能找尋出有用的信息,同樣需要有BI商業智能系統來處理。它實時分析ERP、CRM、SCM等管理工具生成的企業數據,包括銷售分析、采購分析、庫存分析、生產分析、質量分析及財務分析等,幫助管理者了解企業和市場的現狀,做出正確的決策。建立“智能、預測、控制、反饋”的高效會計信息系統將創造一個“人性化”的財務決策模型,綜合所有影響企業決策的因素,自助式呈報會計信息,以滿足用戶多元化要求。
數字化的會計管理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經濟、法律環境。首先建立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有利于企業的迅速發展,也能為我國的經濟提供良好的發展條件。數字化時代下,對于數據信息的需求更多,對于信息處理所需要的技術要求也更高。會計管理人員需要對社會上的知識進行一定的整合管理分析,以滿足高層對于信息的需求。良好的環境有利于會計管理者對數據信息進行融匯運用,從而促進經濟的發展。良好的經濟環境還需要有力的法律保障,通過建立相關的法律信息來保證信息的安全,同時對于數字化時代下的會計管理起到更好的促進作用,也能有效的減少經濟犯罪。
綜上所述,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帶動了會計管理數字化工作的進一步變革,在這一前提下,企業更需要迎合社會發展主流,幫助企業中的會計管理工作進一步與時代接軌。也要加強整個企業對數字化會計管理轉型的認可,高層管理者要在管理企業過程中對企業中的會計財務信息進行更多的了解,以便利用真實有效的信息作出最優的決策。會計數字化管理的引入,使得企業資源得到了有效的整合,管理效率和水平得到了良好的提升,但數字化程度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企業管理者持續不斷的關注,付出財力和精力的,這項系統工程的升級更新工作任重而道遠,隨著企業數字化建設的推進,會計數字化運用會得到更深遠的應用和推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