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亮亮 神華甘泉鐵路有限責任公司
鐵路電力系統其負荷與其他電力系統有很大差別,面對的主要對象就是最終用戶。所以鐵路供電系統在設計時要與地方電力系統的電源狀況以及鐵路的實際運營地負荷等情況相結合,大部分配變電所都是10kv 配電所以及35kv 變電所,也有少數是110kv變電所。鐵路供電系統整體功能的應用和需求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以其整個配變電所功能和結構在對自動化系統進行設計時,所以需要進行歸一、標準化處理。
設計人員在進行鐵路供電系統的設計時,需要結合鐵路沿線的實際情況,使得設計方案與鐵路沿線狀況契合。在進行線路鋪設的過程中,鋪設方向與鐵軌方向一致,保障鐵路沿線的配電穩定性以及安全性。設計人員在進行方案設計的過程中,重視供電系統的線路連接的方式,倡導簡單清晰的連接方式,采用自閉線與貫通線兩種連接方式,使得整個供電系統線路更加規范化。
設計人員在進行鐵路線路的設計過程中,對于供電的穩定性以及安全性有更高的要求。從理論方面來看,鐵路供電系統對于斷電時間控制、負荷都有較為嚴格的標準,時間段需要確保在140MS 內,一旦超出這一時間標準,整個系統閉塞燈的顏色就會變為紅色,進而對整個鐵路正常運轉帶來影響。
在供電運營過程中,發生最多的就是觸電事故,然而引起觸電事故的原因是多樣的,一旦事故發生后果是極其嚴重的,所以發生的眾多安全風險中觸電風險占據首位。而觸電風險又分為三種即高壓電源觸電風險、低壓電源觸電風險和感應電壓觸電風險。第二種是機械傷害風險,在整個生產中有的大量機械設備,員工可能由于長時間工作處于疲累狀態,稍微精神恍惚就會產生機械傷害風險,這時員工很有可能被機器夾擊、碰撞、打擊、剪切、刺等傷害。第三是高處墜落風險,高處墜落在各類人身傷亡事故中是發生率和危險性較高的事故之一.高處作業的安全涉及作業人員的體能狀況,安全意識,技能水平,安全技術措施,防護用品,安全工器具,天氣情況,工具材料吊送,安全防護設施,現場監護等諸多因素和環節.若對這些因素或作業環節稍有疏忽,就可能發生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設備損壞等不安全事故。
同時影響電力生產安全的因素也有人為因素和環境因素兩個方面。所謂人為因素是指員工工作時的心理與生理兩方面的影響。員工是否注意工作時的身體狀態,大腦是否靈活反應是否迅速,若這些情況員工沒有感知到就容易出現問題。還有員工在工作時情緒上的異常在進行危險系數高的工作時出現了緊張情緒,這些情緒就會引發安全問題。生理上的影響如組長的指揮失誤,員工的操作不規范,員工在上崗前培訓不足,領導在管理方面不科學,這些都會導致危害健康的風險。
鐵路供電系統的風險和進行運作時機器設備的老化,生產設備長時間沒有升級改造機器運作不靈敏都是息息相關的。所以,對于生產設備的技術升級與改造,是鐵路供電平穩運行保證安全發展不發生危險事故的首要任務,設備得到升級改造后對于生產風險一定程度上也有了可預知性、可控性,降低了鐵路供電系統的生產風險。另外設備常年不檢修不升級也會出現老化現象,運作時不靈敏,員工操作不順手也會使工作的效率降低,從而影響鐵路供電系統的盈利效益,而作為國家重要生產產業也會影響到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
標準化的安全生產就要求企業對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整體細致的分析,分析之后詳細地記錄,然后對分析出的風險進行評估,最后根據風險存在的特點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所以,標準化的安全生產模式把生產過程中危險源的判別看的特別重。在這種標準化安全生產模式中就要求內部設置一個風險預控部門,如設置安全生產管理部門,通過這個部門的工作人員來防控安全生產風險。然而,時代在發展,所以鐵路供電系統的預控措施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如今在技術、生產設備、職工等方面都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和改進,所以生產安全風險就不是一成不變的,由于在前些年鐵路供電的風險預控還不是很成熟,體系也不夠完善優化,風險預控的措施也比較單一,但隨著國家逐漸重視企業的防控,從整體看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是在減少的。
在安全教育上,我們要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經常分析本單位安全生產情況,總結經驗,揭露矛盾,找出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制定措施,堵塞安全漏洞。在生產形勢好的時候,想到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統一體,有其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防止麻痹思想;在安全周期長的時候,想到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找出薄弱環節,防止松懈思想。同時在安全培訓內容上,在堅持“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上,加強安全培訓的全面性、綜合性,不斷充實培訓內涵,優化更新接觸網、牽引變電、電力、變配電、作業車各專業標準示范內容;突出抓現場職工最基本的檢修流程和安裝工藝、圖紙確認、設備巡視、工作票簽發、安全措施落實、材料準備、常見故障處理等,持續推進崗位推標示范演練,提高職工實際操作和處理故障技能,確保職工素質及時跟上生產的需要。
建立以安全風險崗位責任機制、安全風險控制機制、安全風險評估機制、安全風險應急處置機制和教育培訓及改進機制為主體的勞動安全風險管理體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細化工作標準,從規范安全卡控措施、專業技術指導、責任落實追究等方面健全勞動安全風險管理體系。同時加強關鍵環節安全風險卡控,強化現場作業標準,結合典型安全風險分析,對交叉跨越、雙電源桿等關鍵環節,有針對性地細化安全風險自控、互控、他控防范措施,突出加強對夜間、高空、倒閘、車輛聯控等關鍵作業監控,進一步確保現場作業安全有效控制。
企業在運作過程中要動態與靜態相結合,動態是指要制定完善的預控模式,一個循環模式,需要從管理者策劃、工作員工實施,技術人員檢查、找出問題所在進行重新改進四個方面進行,這樣的四步走的措施會有效的降低生產風險。首先企業的監管部門要考察企業的具體運營情況并結合實際未來的發展策略,制定好風險防控的預定方案,是企業得到規范的運行。其次,監管部門不能只看一個部門的策略同時還要兼顧整個鐵路供電系統的風險預控方案標準,對企業的基層風險較大的作業區域進行實地檢查同時還要定期的進行考核,可以與每月一次的考核相結合。再次,負責安全生產管理的部門要進行評比活動選取安全生產的標桿,并且在企業間也要進行評比,企業間互相借鑒學習,對于一些風險預控方面做的優秀的基層單位進行嘉獎并作為典型推廣其的經驗,這對企業的風險預控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最后,鐵路供電系統要根據這一年的設置的安全風險的防控措施取得的效果以及每月一次的審核情況進行總結。鐵路供電系統在進行以上四步走的風險安全預控,相信可以有效地降低企業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率,對于鐵路供電系統的安全生產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總之,鐵路供電安全在國家的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的地位。隨著科技的發展,對用電的需求也逐漸增加。用電安全作為我國鐵路供電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所以,對鐵路供電系統生產安全風險的起因深入探究對于鐵路的建設和提升投資都有著特別重大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