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苑隼 南陽市生態環境局西峽分局
近些年,生態環境的惡化,導致的氣候惡劣,直接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人們開始注重環境保護問題,在生態環境治理和修護中,環境監測起到了必不可缺的重要作用。環境監測為環境保護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參考數據,同時,可以預防突發狀況的發生,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添加了助力。
經濟發展推動科學技術的進步,科技為環境監測提供了極大的助力。通過環境監測,對各種數據進行了測量和監控記錄,從中可以提取有效信息,為日后開展環境評價,提供了參考數據,以便后期相關工作者的后續研發和記錄。
造成環境污染的原因很多,生活垃圾中不可分解的化工垃圾,生活住宅和工廠擴建占用植被覆蓋區域,汽車尾氣排放、工廠污水排放和海洋污染等多方面污染源。阻礙了環保工作順利進行的進度,而通過環境監測工作,可以有效地監控和測量污染源頭及污染級別,為環保工作者提供有效信息,明確環境保護治理方向。
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的周期時間比較長,需要社會群眾的支持。現在,社會群眾在政府的引領下,已經擁有了一些基礎的環保概念,很多志愿者開始積極主動地策劃、參加環保活動。環境監測的工作,可以向這些環衛戰士們提供有效的相關數據,打造環保治理共享平臺,普及環保知識,引起群眾對環境保護的注意力,加深環保意識,更好地引導人民群眾完成環境保護工作。
如今,我國十分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為此,頒布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了社會道德和法律的雙向約束,推進了環境保護工作的有序開展。環境監測工作的加強,為環境保護法提供了量刑參考數據。執法必嚴,通過警告和處罰的手段,規范了個人及企業的行為活動,緩解了環境污染的程度[1]。
在明確環境監測的積極作用前提下,在實際保護生態環境過程中,應采取如下措施:
借助國家政府的支持,在環境監測的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根據監測結果,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實踐中應了解生態環境現狀,明確排污標準,加大數據分析并預測未來可能會出現的環境問題,以此有效地預防突發事件的發生。與此同時,要提高現有的監測技術,但受地理環境的影響,監測方法應隨之改變,做到靈活監測、全面了解環境問題,把控污染程度,做到心中有數。
由于我國地域遼闊,人口分布不均,部分監測體制不完善,環境監測技術手段較為傳統,部分地區監測設備落后,專業監測人才稀缺。為此,勢必要制定健全先進的監測管理體制,升級監測設備,培養監測技術人員。提升環境監測隊伍的監測能力和專業素質,可以提高監測工作的質量。在面臨突發情況時,監測人員可根據已積累的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解決突發情況,緩解生態環境污染的惡化程度,預防生態環境污染情況的進一步惡化。從實際情況出發,學以致用,隨機應變,保證工作質量,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助力。
為了保證環境監測數據的全面性,必須加大監測范圍,拓展監測渠道。受地理條件和社會因素的限制,環境監測工作不止需要國家和相關從業人員的工作實踐,更需要社會企業和人民群眾的支持。與多個不同的社會領域進行跨界合作,相互監督。設計推廣線上監測移動軟件,利用群眾的力量,針對出現的污染問題,可及時記錄,第一時間調查原因,制定解決預案。例如,設置環境監察機構,監察對象是社會企業或個人,主要工作內容是監察企業在運營的過程中,是否出現環境污染的違法活動,建立獎罰系統,企業或個人相互監督,酌情獎罰。當地環境監測機構提供環境監測數據,集結社會企業和人民群眾舉辦環境保護活動,合理利用現有的科技,讓普通群眾也參加到環境監測工作中,收集、分析與利用監測數據,在推廣環境監測工作同時,監測機構收集有關的監測數據,進行數據分析,以此擴大監測范圍[2]。
在國家政府的引領支持下,當代社會群眾大部分已經有了基本的環保意識,但極個別企業和群眾環境保護意識不高。依然存在排污超標、破壞植被、違法占地、生活垃圾不分類丟棄或違法獵殺食用野生動物。歸其原因,還是生態環境保護知識普及不到位,相關部門監察存在漏洞。環境監察部門要經常優化監測設備與監測體制,提高監測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及技術水平,做到全面把控;相關法律部門在嚴格執行工作的同時,也可以建議群眾相互監督;社會教育方面,科普環保知識,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都應有自我約束和自我監督的意識,環保意識薄弱的企業或群眾,相關部門可單獨對其進行教育科普。全面增強環境保護力度,環境監測工作效率會隨之提高,生態環境才能得到更有效的保護和治理。
總而言之,環境監測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是不可缺少的一環,借助監測系統,分析當前環境污染問題,并作出預防解決方案,為環境保護工作提供方向,給予最大助力。推廣線上監測移動軟件,調動人民群眾參與環境保護的積極性。環境監測工作應全方位地監測保護我國生態環境,使我國的生態環境愈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