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東 山西煤炭進出口集團左權宏遠煤業有限公司
“大政工”格局是由企業黨組織統一領導,黨政共同負責,以政工干部和行政管理人員為實施主體,調動起全體職工群眾共同參與的全方位、全過程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以保證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活動深入融合,發揮出思想政治工作在團結群眾、凝聚人心、服務發展中的最大化作用。煤礦企業要基于“大政工”格局下開展思政工作,提高思政工作成效。
在“大政工”格局背景下,煤礦企業思政工作要構建起完善的組織體系,確保思政工作全面開展,緊密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實際相結合,明確多方主體在政工工作中的責任,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1]。
煤礦企業思政工作要著眼于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高度,從企業改革層面出發,建立起由企業黨組統一領導、黨政共同負責、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組織架構,充分發揮出思政工作者的作用,協調好各部門、各機構共同開展思政工作,強化黨群之間的密切聯系。在橫向協同組織體系中,企業黨組織應成立領導小組,由領導小組組織開展思政工作,部署黨建工作,積極推進廉政建設、企業文化建設、政工隊伍建設,從而為煤礦企業“大政工”格局的穩定運行打下堅實基礎[2]。
在“大政工”格局下,煤礦企業思政工作要構建起貫通于各個層級、各個組織的責任體系,明確各主體的思政工作責任,促使各主體有序開展各項工作。具體責任劃分如下:一是企業黨組織要負責統籌全局,領導企業內部各級組織落實思政教育工作,保證思政工作方向的正確性;二是企業行政領導要遵循“一崗雙責”的準則,建設專兼職政工隊伍,落實專兼職政工的崗位責任,使專兼職政工能夠深入到各個班組開展思政工作;三是企業工會、共青團組織要負責配合黨組織開展各項工作,穩固基層職工群眾的根基,逐步擴大思政工作輻射面。
在“大政工”格局下,煤礦企業要結合企業轉型發展的新形勢,充分利用企業網站、微信公眾號、廣播、電子屏等多種平臺開展思政工作,向全體黨員干部職工開展形勢教育,明確形勢教育的側重點,使形勢教育貼近于企業生產實際。具體包括:
煤礦企業思政工作將安全生產形勢教育作為重點,通過事故案例分析、宣傳安全生產理念、組織安全生產培訓等方式,對黨員職工進行安全教育,引導職工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識,主動提高安全防范技能。同時,思政工作還要積極開展多樣化的安全教育活動,如安全知識競賽、安全示范崗、安全生產先進人員表彰大會等活動,調動起全體職工參與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積極性,以安全生產促進煤礦企業穩步發展。
煤礦企業思政工作要主動融入企業經營管理中,分析當前企業在經營管理中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結合新形勢和新任務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為煤礦企業改革發展提供組織保障。如,煤礦企業思政工作者可每月編制形勢任務簡報,分析企業經營形勢,確定職工群眾的形勢教育內容,引導職工重視節能降耗,堅定職工戰勝困難的信心,促使職工統一個人發展目標與企業發展目標,為企業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3]。
在煤礦企業深化改革發展的背景下,企業思政工作要與時俱進,改進工作方法,使思政工作跟上企業發展步伐,構建起長效開展的“大政工”格局,不斷提高思政工作成效。
煤礦企業思政工作要逐步轉變以說教宣傳為單一形式的工作方法,盡量針對職工多樣化的需求,采用新型的工作載體開展思政工作,使思政工作體現出時代性和先進性。如,思政工作可建設黨員服務站、開通心理熱線、實施黨員群眾一對一幫扶項目等,促使黨建工作緊密聯系職工群眾,使政工及時了解職工群眾的思想狀態,幫助職工解決實際問題;又如,煤礦企業還可開辟網絡論壇、召開研討會、組織報告會等,對職工群眾進行思想教育。
煤礦企業思政工作要以企業文化建設為契機,全面開展群眾文化建設,使群眾文化成為聯系黨政工作人員與基層職工情感的橋梁,促使職工群眾加深對企業文化的認同,以及對思政工作的大力支持。在群眾文化建設中,思政工作者可組織開展“礦工節”“紅歌會”“家風”“網絡文明”等系列文化文藝活動,在活動中宣傳企業核心價值理念,引導全體職工群眾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
煤礦企業思政工作要樹立值得全體職工群眾學習的典型形象,積極開展勞動模范、技能人才、優秀黨員評比活動,向全體職工群眾宣傳典型形象的先進事跡,使其成為鮮活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增強思政工作的感染力。思政工作要充分發揮出典型形象的模范帶頭作用,促使企業內部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總而言之,煤礦企業思政工作要立足于企業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從企業全局出發,協調組織各方主體開展思政工作,建立起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大政工”格局。在“大政工”格局背景下,思政工作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構建起完善的工作體系,持續改進工作方法,從而發揮出思政工作最大化的組織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