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廣西區委黨校
審計監督作為國家八大監督之一,在國家治理和保障社會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作為與政府審計、社會審計合稱為“三位一體”審計體系的內部審計植根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對提高單位內部治理能力和健全權力約束機制也具有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5月主持召開的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中強調,要加強內部審計的指導和監督,調動內部審計的力量,增強內部審計的監督合力。
內部審計是獨立監督和評價本單位及所屬單位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經濟活動的真實、合法和效益的行為,以促進加強經濟管理和實現經濟目標。國家機關、金融機構、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以及其他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設立內部審計機構的單位,必須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法律、行政法規沒有明確規定設立內部審計機構的單位,可以根據需要設立內部審計機構,配備內部審計人員。有內部審計工作需要且不具有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條件和人員編制的國家機關,可以授權本單位內設機構履行內部審計職責[1]。
內部審計機構按照本單位主要負責人或者權力機構的要求,履行下列職責:對本單位及所屬單位財政收支、財務收支及其有關的經濟活動進行審計;預算內、預算外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審計;單位領導人員的任期經濟責任進行審計;單位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進行審計;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及風險管理進行評審;單位經濟管理和效益情況進行審計等[2]。
1.內部審計部門缺乏獨立性和權威性。由于法律法規對行政事業單位沒有要求必須設置,因此單獨設置內部審計部門的較少,職能由紀檢監察部門代為執行。有的行政事業單位雖然成立了內部審計部門,由于其從屬性,權威性難以得到充分發揮。
2.內部審計部門專業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內部審計部門屬于新成立部門,由于編制緊張等原因常常人員配備不足,招聘的人員也大多來自會計和財務管理專業審計專業,而法律專業、土木工程專業、信息化專業的人員較少,因此在開展內部控制審計、資產管理審計、建設工程項目審計、合同管理審計時就相對薄弱。傳統審計思維導向下的手工審計方法,降低了內部審計的效率和效果。
3.內部審計偏重于財務審計,審計整改不夠完善,結果運用不夠充分。內部審計是財務審計和管理審計的綜合體,類似于財務收支審計、“三公兩費”審計、科研經費審計等屬于財務審計范疇,內部控制審計、經濟責任審計等則屬于管理審計范疇。現行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由于能力和時間等方面的限制,大部分以財務審計為主,忽視了管理審計的重要性。
4.審計信息化應用水平較低。由于內部審計部門信息化水平較低,大多數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以手工審計為主,通過翻看憑證、報表、合同等方式進行跟蹤審計,極少數單位使用審計大數據系統,通過數據庫進行審計數據的篩選和分析[3]。
1.行政事業單位可根據資金量和工程量等標準配齊內部審計人員,加強與內部審計協會、政府審計機關等各級審計機構部門的溝通交流,積極參加內部審計的繼續教育培訓,鼓勵內部審計人員提高審計技能和信息化應用水平[4]。
2.制定常規審計與專項審計相結合的內部審計年度計劃。內部審計部門的負責人在制定年初審計計劃時,應綜合單位的實際情況和管理弱項,制定周密的常規審計與專項審計計劃。要把對單位發展影響重大的、資金使用量大的、決策層和干部職工最關注的項目納入內部審計年度計劃中。對上年度政府審計、社會審計和巡視巡查過程中提出的內部審計問題應實施跟蹤審計。對能創造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項目,運用內部審計的方式降低成本和增加價值[5]。對于專業性較強的審計項目,可在計劃中建議引入專家咨詢或者社會中介審計服務機構以提高審計質量[6]。
3.創新審計工作的分級管理模式。針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人員少、項目多的現狀,內部審計部門可通過分級管理模式提高工作的準確度。將年度審計項目根據金額和風險程度劃分為四個等級。等級一是金額和風險程度都高的項目,由內部審計部門負責人主持實施,對其進行重點關注,并施行項目的全過程監督審計;等級二是金額高但風險程度不高的項目,內部審計部門負責人授權審計人員進行項目負責制,內部審計可進行一般審計調查并出具審計報告;等級三是金額不高但風險程度高的項目,可外請專家或審計中介機構負責,針對風險點進行審計監督;等級四是金額和風險程度都不高的項目,可暫時不實施跟蹤審計[7]。
總之,在國家治理現代化不斷完善的體制機制下,內部審計部門應樹立現代化的審計理念,提高專業化的審計水平,保持高度的職業敏感度和洞察力,運用高度的綜合分析判斷能力和較強的溝通交流能力,提高內部審計的質量,有效控制風險,防止國有資產流失,預防貪污腐敗,提升單位內部治理能力,增加單位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