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永濟市財政局
預算結果的評估是預算管理的核心。評估報告是對評估結果整個過程的總結,而其質量關系到整個過程預算績效管理體系是否可以有效進行運轉。所以績效報告對于審核方面的工作是很關鍵的,本文將對績效評價報告進行詳細的闡述。
績效評估工作計劃的修訂是績效評估機構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績效報告的主要目標,其目的是規范績效報告編制的全過程,促進質量控制,發現和糾正問題,事前要避免走彎路,切實保證工作可以更好地開展。從績效考核工作計劃的審核來看,必須考慮到多個方面。一是評價目標。準備工作是否充分,總體業績評估計劃是否充分,最后期限是否明確。二是評估組的專業資質和專業管理對于工作的需要是否達到滿足。三是評估方法,評估方法是否有一定的依據,是否基于各種領域的專業理論或者是數據方面的樣式。四是績效評估指標體系的設計,績效評估指標體系是重要的內容,績效評估指標設計是否合理都和報告的質量有很明顯的關系。績效考核工作計劃重點是考核績效考核目標和績效考核指標體系。
科學制定績效指標是評價結果的一個難題,而財政支出的多樣性對于不同的評價指標和項目成本至關重要。績效評價指標的設計是審計報告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在對績效指標設計進行評審時,必須客觀、合理地考慮項目實際績效指標的五個方面,其中有代表性和可量性等。也就是在對于指標的選取的時候需要能明確其中的特點,指標是否落到實處,指標能否反映不同單位在做不同工程的時候的結果。實踐中,大多數績效考核指標標準都是在考核前臨時制定的,容易與實際割裂開來,標準有時高或低;而評價報告中的評價結果大多沒有級別的,無法達到評價的目的。所以,在對績效評價標準進行評審時,必須檢查績效所確定的各項指標是否有明確合理的標準值,評分數據源是否是指每個項目的績效目標,數據是否有參考標準。權重是否科學,這樣權重問題就成為指標集旁邊的一個大問題,權重應該反映出關鍵問題的關鍵方面。如果從資產負債表上看,我們應該意識到各項指標權重的公平性,是否能夠反映項目的特點和優先次序,是否有明確的權重方法或原則,特別是指標權重是否與實際情況成比例。
實施階段的評審主要是現場評審,現場評審不僅是數據的收集,更是考核、交流、咨詢、發放和收集問卷的過程,績效評估能否發現問題直接關系到調研和評審的程度。評估人員只有認真檢查現場,才會發現其中的問題,導致評估結果更加真實和可靠,因此,在對評估結果實施階段進行審查時,必須評估工作是否規范,是否有會議紀要、工作方案是否規范。此外,還需要評估實證數據是否真實、完整,現場調查是否為證據收集,調查是否全面,樣本數量是否滿足評價需要。為此,負責審計的相關工作人員將在實際工作中逐一核對每所學校的人數進行核實,而評估人員只通過抽樣了解,不能完全了解項目的真實情況,不能保證評估結果真實。
首先,報告的結構是否規范。根據財務科規定的格式要求,檢查字體、行距、圖表排列、總體布局、報告層次等方面是否規范,第三方信息是否有殘缺,三方機構是否蓋章,機構負責人是否簽字;報告內容是否包括總結、基本的情況、關鍵操作和做法、存在問題;建議等。評估報告中的文字是否準確、合乎邏輯,以及具體的名稱。被評單位、項目還有基金名稱是否正確,報告中是否有錯別字,數據使用是否規范、正確、符合交叉核對。第三方機構報告中所述的項目名稱引起了被評估實體的要求。三方組織認為,應該根據項目成立時的項目名稱來確定。被評估單位認為,該項目只是整個重大項目的一部分,與重大項目掛鉤,不能單獨以項目名稱確定,違反了評估的初衷。三方的組織機構和被評估單位,不清楚項目的確切名稱。導致造成爭議。三是報告是否及時。檢查第三方是否能夠完成績效報告的提交,并報告與規定時間有關的變更。
報告內容主要從基本情況描述、數據使用、指數化和評價四個方面進行了考察。是否應介紹理由、時間、責任人、目的等,為了組織基金,評估報告中是否明確了基金的來源和走向。在多次參與的績效評估報告中,經常發現,資金的引入僅限于委托評估項目的資金數額和項目的相關隱性投資,例如占用土地的價值、土地的預期未來成本、項目前期的投資、對參與項目的不同實體或政府的投資等。這些相關資金沒有提供進一步的統計解釋,只提供了具體的項目投資,用于解釋報告客觀真實性有著嚴重影響。在審查數據使用情況時,應特別審查評估報告是否充分利用數據支持意見和說明問題,評估報告中使用的數據是否全面、可靠,對績效指標分析的考慮是否明確、嚴謹。在效益分析方面,總結是否到位,在問題分析方面,要核實報告中提出的問題,這種情況,無論問題是突出的還是很有價值的,無論問題是明確的還是毫不含糊的,報告中的建議是否有針對性、可操作性,都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最要注意的就是利用績效評價報告內容對相關員工工作的審查,這樣是可以很好提高財政人員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