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科技大學財經學院
當今社會發展趨勢決定了人工智能的發展,必然會貫穿整個會計行業,而人工智能的興起并不是會計工作人員的“奪命刀”,反而促進了會計人員的工作轉型,會計人員可以不斷提升自己從而發揮自己的更大價值。而利用好人工智能與工作人員的關系,不僅是企業的問題,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每個會計人員都應當抓住機遇,主動迎接挑戰,為發展做出更好的貢獻。
人工智能并不是一個新概念,許多領域都對其有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屬于計算機技術,在發展中集合了許多抽象復雜的技術。國內外專家學者對人工智能概念的理解不同,目前普遍被大眾接受的觀點認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用計算機去做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可以認為,人工智能是模擬人類智能行為的計算機編程,人工智能致力于使機器智能化。
人工智能是接地氣的科技力量,面向需求、面向數字經濟、面向高質量發展的正能量。工作效率提高,財會人員的業務流程簡化,且大幅度提高了核算量和工作效率。傳統模式下的會計人員大多都是基礎會計人員,管理會計人員相對較少。企業很容易由于人員的水平不一而造成人力資源調度無法達到平衡。且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大多數都學習了管理這門學科并對這門學科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但并未得到充分的發揮,只是在企業從事簡單單一的記賬工作。人工智能的出現便有效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使有管理天賦的人員走向高級財務管理人員的轉型,對管理知識了解還尚欠缺的人員促使自己更加努力地學習;人工智能的應用使得會計的基礎工作得到了較好的分配,更多的會計工作人員可以從基礎會計崗位中脫離出來,轉而走向更高的管理人員轉型,由此便可促進企業整體經濟效益的體現。另外,人工智能對企業提升競爭力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人工智能憑借高效的數據處理能力和龐大的數據資源,能夠幫助企業更快速更優化地處理信息,有助于企業高速發展,致使企業的競爭力不斷提升。
就目前情況來看,人工智能已經在會計、審計和稅務等領域發揮了作用。一些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借助人工智能對非結構化的賬簿、合同及票據等進行自動化處理。原本需要人工貼發票、填寫并復核報銷單的工作,逐漸被自動化代替。一些需要手工采集數據編制的報表,可從預設信息端口直接生成導出。財務機器人能夠替代財務人員完成機械、重復性強的財務工作,但沒有對傳統的會計模式產生顛覆性改變,也沒有出現大規模替代人工的現象。財務決策、審核、判斷等工作仍需要由人工來完成。目前,人工智能運用并不廣泛,只有大型的會計師事務所、代理記賬公司和企業運用比較多。由于研發投入較大或中小型企業財務信息結構不滿足人工智能信息系統應用條件,人工智能技術并沒有廣泛普惠到會計領域中去。從人工智能運用于會計領域概念出現至今,人工智能不斷發展。人工智能和會計人員的關系一直是研究熱點,相關新聞層出不窮,但人工智能的應用并沒有出現顛覆性變革。
如今人工智能的興起是必然趨勢,RPA的每塊軟件可以與企業的ERP系統銜接并自動完成每個業務流程。RPA將加快會計和業務流程管理自動化的推進。人工智能應用于財務會計絕不是會計電算化的升級版,它對會計信息的各項智能功能遲早取代傳統會計。所以需要認識人工智能會計應用發展的必然性,不應恐慌抵制,而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會計的優勢作用。但同時也應認識到人工智能自身存在的不足,因為企業的多種經營目標和復雜的外部市場,人工智能會計不能完全取代人做判斷,財務人員需要將人工智能作為輔助決策系統,而不能過度依賴人工智能技術失去自己的判斷力。會計決策需要進行職業判斷。人工智能僅能識別和學習已設定的知識,不能像人腦一樣根據各種改變做出實時針對性的職業判斷。人的創造性勞動以及隨機應變能力、個人經驗等都是人工智能技術不能比及的。
人工智能技術在普通的財務會計工作處理方面有著效率高、速度快、精準度高的優勢,財務會計人員無法與之相提并論,財務機器人的誕生在某種程度上就已經代替了基礎會計人員的工作,未來企業將更需要戰略型的人才,會計人員則會順應這種形勢,將精力集中在機器所代替不了的高質量的研究方面,以此來增加企業的收益,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這勢必會引起財務團隊的整體人才結構的變化。
人工智能變革會計學科。人工智能需要與會計結合,拓展會計學的廣度,培養管理決策型財會人才。財會基礎課程要從以往重視對外報告轉向同時重視內部報告,從強調財務監管控制轉向強調對各項業務的管控。有關課程可以從傳統的會計學基礎、管理會計、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等課程改變為會計核算與財務報告、管控機制理論與設計、預算管控系統、內部報告設計等。
從傳統的手工記賬方式到會計信息化,再到今天的人工智能技術、財務機器人,我們看到會計行業核算方式的日新月異。歸根結底,人工智能只是方便我們生活的工具,是順應時代的產物,我們只有充分利用好這把雙刃劍才能享受它給我們帶來的經濟價值,才能在到來的新經濟時代中立于不敗之地,開創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