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愛彬 安徽省宿松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佐壩管理所
在城市化進程中,建設用地的數量和規模大大增加,對于老城區來說,存在著很多樓層低、基礎條件差、外部破損的基礎設施,得不到有效利用。以此城鎮拆遷難度大,投資費用高,因此,只擴展城鎮和集鎮,不注重開發建設老城區。
國家愈發重視基礎設施的建設,土地利用的數量也進一步增加,建設項目需要用到大量的土地。但是,由于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忽略了地區的實際情況摒棄了集約環保的理念,只追求規模和進度,忽略了實效性,大大影響了土地利用率。
有些企業為了自身的經濟效益,在市場環境、土地資源或物流成本等的影響下,會逐漸轉移到經濟發達地區,由此一來,原有廠房空置出現,合適的租賃出去,剩余的被閑置。這些廠房占用了較多的土地,如果得不到有效利用,不僅降低了土地資源的價值,還會影響地區經濟的發展。
有些農村地區改造空心村,很多破損、空置、廢棄的房屋得不到有效利用。農村很多用地發展為公路沿線,用來改善農村地區的交通狀況,造成一家農戶擁有多處房子的現象,進一步降低了土地使用效率。另外,隨著城鎮化建設,很多農村勞動力轉移向城鎮地區,很多務工人員在城鎮購置房屋,農村住房被閑置。
根據土地規劃編制的實際需求,從大局出發,制定出完善的總體規劃,包含整個過程的各個方面。在規劃中,應劃分重點,將階段性目標與年度計劃相互結合,合理安排兩者之間的關系,在做好細節的基礎上,把握整體推進質量,有效履行各項細則。可以宏觀把握土地資源利用,基于各個省市的實際情況,進行具體化的指導,在“十二五”規劃背景下,有效對接兩者,科學落實土地利用的總體規劃,增強利用的針對性。堅持與時俱進,在土地總規劃的基礎上,根據形勢變化,融合各種現實條件,對規劃中的漏洞進行修改和完善,增強規劃的靈活性與針對性,在實際操作中發揮出良好的價值。
按照國家相關用地政策,切實履行城鎮總體科學規劃,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以及交通項目建設,保證各項相關政策的實施,使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管理制度得到及時有效的貫徹,發揮出制度的優勢價值。在制定規劃的時候,必須先了解人口的發后安規模,結合省市制定的人均用地標準,結合實際情況,優化規劃手段,實現整體的合理布局。同時,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結合城鄉規劃目標,將用地規劃有效結合,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實現兩者的協調化發展,符合可持續化建設目標。實際制定規劃的時候,必須結合用地總體規劃,合理布局城鎮和村莊,根據地區人口增長和下降趨勢,詳細了解各地區的用地政策,實現規劃制定的合理性,與地區實況相符合。
根據城鎮的特色,確定城鎮發展方向,對用地規模進行嚴格控制,把握產業特點,分析區位優勢,有效定位城鎮發展,并且制定出符合實際情況的人口政策,將土地利用規模控制在最合理的范圍內。應全面考慮產業發展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用地,重點對待人口集中地區,如果面積不足,需要新增建設用地,或者有效改造老城區,將用地有效盤活,提升城鎮的實際用地效率。本著節約用地的原則,對建設用地的規模進行合理確定,科學規劃項目用地,對建設項目的用地數量進行嚴格控制,基于項目的實際需要,在節約資源的基礎上,有效發揮出土地資源的內在價值,符合經濟實惠的目標,提高設計的實用性與針對性。進一步監督管理工業用地,實現工業用地的有效利用,確定工業發展所需用地的數量,挖掘用地的經濟價值,發揮出土地的社會效益,與工業區塊土地利用相互結合,從各個方面進行規劃,嚴格把關入區企業,設置相應的標準,對企業進行全面審查,審查是否存在廠房被大量占用的現象,防止土地的空置,嚴厲打擊商業性投機用地的現象,保證土地得到科學合理的利用。
突出重點,將好的地塊用來建設大項目和好項目,重視基礎設施的建設,關注民生改善工程,在教育、醫療、文化等方面的工程用地需求著重發力,結合相關政策,全面整治地區內工況和企業的廢棄地等,逐步增加農用地的數量,把握工業用地與農業用地的比例,實現兩者的協調穩定發展。另外,應優化布局,加強園區建設,集中產業,用地集約,合理有序的進行發展,起到良好的示范帶頭作用。堅持城市化理念,使用集約利用方法,增加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的用地數量,發揮用地的最大價值。將目光放長遠,統籌規劃,合理安排,制定正確的發展路線,保證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的用地空間,防止出現被擠占的現象,重視農業示范園區的建設,深化土地利用的內涵,保證其綜合效益。根據農業發展要求,建設新型農業,積極鼓勵頭部農業園區建設,推動農業的高效化、生態化發展。
在土地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加強法律法規的支持,應高度重視土地管理的法制化,實現嚴格有效的監管。在思想上給予高度重視,深入認識土地管理的法律化信息,進一步監管田地,依法依規進行治理,增強監管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同時,引起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積極加入土地管理工作中,及時站給國家土地政策的相關內容,明確其中的要點,正確高效的實施,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步驟,有條不紊的實施,將土地管理與政治相互融合,嚴厲打擊危害土地管理和不良用地的行為,使土地得到合理的利用和開發,發揮土地的最大用途。建立健全領導責任制,確定第一責任人,形成完善的上下級工作管理格局,實現有效聯動。協調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協同處理土地政策范圍內的事項,加強公眾的監督,加大依法治理的力度,將閑置土地全面清理,開發土地的最大用途。聯合各項措施,清查閑置浪費的土地,定期檢查處理,堅決清退不良土地,實現監管工作的有序化與合理化。
土地資源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資源,應重視土地集約化管理。基于土地利用的實際情況,從各個方面出發,整合現有的因素,針對存在的問題,制定出完善的集約化管理對策。加強宏觀調控,做好制度建設,確定土地規模,有效落實土地管理政策,通過綜合多樣的手段,實現土地的有序化管理,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