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凱 安徽省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
我國加快現代化建設腳步,推動深化改革,事業單位在管理制度上進一步改革,工會組織也要適應改革步伐,對工作方法、管理制度以及組織結構上積極創新,以應對工作問題,提高工會組織工作實效性。因此研究工會工作策略具有現實意義,有利于提高工會組織效率,推動工會健康成長。
工會組織是連接事業單位和職工的重要橋梁,代表職工參與社會建設、參政議政,并兼顧對職工展開思政教育,保護職工合法權益。其主要職能主要體現在:
工會組織通過民主選舉投票代表職工參與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完成社會和經濟發展的職能。工會組織履行建設職能也通過組織競賽活動,組織職工活動,對勞動模范進行表彰宣傳,對先進的生產工作經驗加以宣傳,以有效促進職工專業能力,宣傳艱苦奮斗的精神,推動技術創新、技術協作等,激發職工自主性,創造更高的經濟價值。
工會組織保護職工合法權益,工會通過民主管理、監督等渠道對職工利益展開保護。工會是職工的代表,給職工辦實事,包括工資獎金、婦女保護、住房、社會保險等基礎權益。同時辯證統一國家利益和職工利益,依法維護,按照政策辦事,當職工利益和事業單位利益產生矛盾時,工會組織積極干預,進行協調,探索平衡方法。
工會組織在日常活動中積極組織職工進行專業學習,傳播思政觀念,通過多種途徑提高職工的文化素養以及思政素養,將職工培養成為有道德修養、思政意識、文化底蘊、理想信念的人[1]。工會組織通過活動和宣傳對職工進行持續性教育,有利于提高職工整體素養,為事業單位發展、國家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與職能是工會組織通過選拔工會代表以及職工,代表職工群體參與事業單位的民主管理,參與社會主義建設,是職工參政議政的重要渠道。工會組織利用多元化渠道以及方式,參與我國國家建設,參與社會事務,代表職工表達意見,并積極為職工爭取權益,反饋職工的意愿。同時也向員工傳達國家政策方針,發揮著紐帶和橋梁作用。
很多事業單位并不重視工會工作,領導干部存在認識錯誤,對工會的作用和地位存在疏忽,對工會建設內容不了解,在工會工作上投入的資金和資源明顯不足,難以支持工會工作開展和工會組織健康發展。最終造成工會職能虛化,很多工會活動應付糊弄,不利于事業單位的長遠發展。
很多事業單位并未重視工會組織及工會工作,工會人員并未經過民主選舉,很多單位直接任命具有一定影響力、資歷較高的員工作為工會主席,還有很多工會組織崗位由事業單位職工兼職擔任。造成工會人員沒有精力和時間舉行工會活動,工會組織偏向形式化,并不能滿足職工實際需要,無法發揮出服務職工的職能。
受到事業單位認知觀念、工作方法的影響,工會工作模式落后,缺乏創新,難以滿足職工新時期的需求[2]。工會工作并不具備現代化理念,未考慮到不同職工群體的實際需要,造成工會工作缺乏實效性。目前工會工作偏向于行政化,部署工會工作主要依賴于會議活動,利用文件指導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工會組織活力不足,和職工相脫離,不利于工會組織的成長。
加強事業單位工會工作首先要明確黨和政府的客觀要求,以黨的政策為核心展開宣傳,通過多元化渠道加強宣傳。積極利用宣傳教育活動明確工會建設核心,提高全體員工思想認知,保證工會工作能夠堅持落實科學發展管理,著力于團結單位員工,提高員工主動性,積極為社會主義貢獻自己的力量。事業單位領導人員要正確認識工會建設的價值,提高對工會發展的重視程度,增加工會建設和工作的投入,在人力和資源上給予大力支持。在其他職能部門中,也需要加強對工會工作的宣傳,提高工會在職工心理的地位,在開展工會工作中積極配合,遇到困難時第一時間求助工會,解決員工之間、員工和單位之間的矛盾,從而建立和諧健康的事業單位環境,推動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
工會工作核心職能是保護職工合法權益,通過維護職能幫助職工辦實事保護職工經濟、政治和精神權益。首先需要不斷吸收新成員,主動和新員工進行聯絡,邀請其加入工會組織,開展工會活動時積極要求會員參與。其次在調節職工矛盾時,杜絕踢皮球現象,認真和職工溝通,了解職工的訴求,向領導人員積極反饋,從而保護職工合法權益,穩定職工群體。最后要著力為職工辦實事、解決難題,針對生育、生病、退休等重大事件,主動給予關懷,利用豐富的活動關懷職工。也要充分給予人文關懷,在職工遇到生活困難時,主動幫助職工,解決面臨的難題。關注職工心理健康,在職工面臨職場壓力、生活壓力時,可通過工會組織幫扶,得到排解。工會組織可利用定期團建活動、信息渠道了解職工面臨的困難,提供主動幫扶。
為了推動工會健康發展,需要對工會結構進行整理。工會組織具備黨政性質,在接受事業單位黨政組織領導外,還需要接受工會組織領導。但要注意保證工會工作的自主性,能夠積極響應職工需求。工會組織要招聘專職工會人員,促進工會工作專業化發展。保證人員配置合理,工會主席等崗位需要由職工民主選舉,積極引進專業青年人才,支持現代化工會工作開展。工會組織要嚴格遵守工作規范,將民主管理作為主要工作方式。需要每年定期開展職代會,認真聽取討論職工代表的意見,通過提出寶貴意見,對規章制度以及管理辦法進行審議,對職工的提案進行處理,滿足職工的需求。另外要完善工會體系,工會需要協調各職能部門的工作,落實工會責任,充分發揮職能部門資源優勢,利用良性交流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避免工會工作和業務工作產生沖突。
工會組織為了充分發揮職能,需要明確定位其素質,使用科學方法開展工作。首先要建立全局觀,工會工作要圍繞事業單位的業務,關注職工需求,給予人性化服務。另外要積極拓展民主渠道,工會職能是為了保護職工權利,工會工作的民主性至關重要,工會人員要吸取員工的真實意見,了解其真實需求,提高工會工作實際意義[3]。工會組織需要定期對工會人員展開培訓,傳播先進的工作理念和方法。在工作方法上大膽創新,如增加線上工作渠道,利用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平臺開展工作,對黨政政策進行宣傳,擴大宣傳范圍。通過開通線上渠道,能夠隨時隨地和職工進行交流,收集職工的意見和需求,顯著提高工作效率。另外要重視工會活動的開展,如“三八婦女節活動”“敬老活動”等,利用多元化工會活動,一方面對黨政政策加以宣傳,另一方面借助于工會活動提高員工黏性,提高集體凝聚力,有利于促進職工和諧。
在此基礎上,積極推動工會轉型。一方面按照工會建設規定,對工會人員崗位編制進行完善,保證人員搭配合理,組建一支領導有效、配合默契的工會隊伍,并積極吸收現代化工會理念,加強工會組織能力。另一方面要對工會工作制度進行完善,保證工會工作規范化開展。如今社會節奏加快,事業單位職工年齡分布跨度較大,工會組織需要充分考慮不同年齡層職工的需求,給予人性化服務,從被動工作轉變為主動工作,創造現實價值。工會人員要深入學習《勞動法》等法律法規,靈活應用法律法規,幫助職工依法維權,守護職工合法權益。不斷建設成為專業化、規范化的工會組織。
綜上所述,事業單位工會組織主要發揮著建設職能、保護職能、教育職能、參與職能。在工會工作中存在對工會工作不重視、工會組織結構不合理、工會工作有效性差的難點。工會工作開展要明確黨政要求,提高思想認識;明確服務職能,主動服務職工;理順工會結構,完善工會體系;改革工作方法,推動工會轉型。從而創新工作方法,推動工會工作現代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