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匯晟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在我國工業迅速發展的今天,環境影響評價是中國現今的重要課題,是必須完成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實際開展的過程中,其內容包含大量的指標和模塊,必須要符合各個方面的要求,經過批準字后,才能夠有效投入到后續建設工作當中,文章從這一點出發分析了環境評價思路。
公眾范圍的模糊,留下了很大的自由裁量空間,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公眾參與環境影響評價的質量。在《環境影響評價法》的第五條中就有鮮明地提出,其雖然確定公眾通過適當的方式來參與整體的環境影響評價,但值得注意的是,其除了在相關條文中采用一定的論證會、聽證會等具體形式外,對所規定的“適當方式”沒有做出具體解釋。可以說,這種抽象規定從一開始就不能使公眾進一步明確自己所能參與的方式。
相較于美國、英國等相對發達的國家,我國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起步較晚,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環評導則缺乏多樣化的形式,部分定義不夠清晰,這樣會導致一些爭議的狀況發生,尤其是在大氣方向,環評監測方法不夠明確,已經影響到環評工作的健康、有序開展。在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對環評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現階段,環評技術已經無法滿足新形勢下環評工作的要求,比如,現有的大氣環境影響預測模式,在復雜山區普遍不適用,環評技術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評估尺度,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影響到環評工作的順利進行。
我國環評主體按照《環評法》可以做自我評價,也可模擬建設項目評價第三方評價。雖然第三方評價在各個方面的環境的評價中均可以保障評價科學性、客觀性,對于專業性較強的環評問題能夠進行應對。但由于現狀對規劃環評重視度不夠,規劃環評在規劃編制過程參與度不強,往往在規劃后期介入,進而只能根據已制定的規劃方案進行評價,并提出環境保護措施。由于未能在規劃早期介入,導致規劃環評對規劃的指導性作用未能充分發揮。另外,規劃環評與建設環評存在差異,前者更具有總體性、戰略性,而后者則相對更具體、細致,在環評方法上,兩者也存在較大差異。但目前,我國項目環評導則、技術方法較完備,而規劃環評評價技術導則、方法欠缺,常常參照建設項目技術方法,也制約了規劃環評的發展和事前預防作用的發揮。
加大參與主體的重點參與力度主要表現在進一步擴大參與主體的具體實施范圍,更加突出重點群體的參與力度,如利益相關主體和弱勢群體等。這就要求在征求相關部門的具體意見時,除邀請一些有經驗的專家協同討論外,還應邀請一些大眾及社會群體共同參與討論,發表個人見解。除此之外,為進一步加大主體的參與力度,還可采用形式多樣的方式對其進行豐富,具體可采用座談會、討論會等形式來闡述公眾自發的個人意見。除了采用上述常見的幾種聽證模式外,為進一步提高公眾參與的廣泛性和積極性,還可有針對性地采用其他方式,以便發揮公眾參與的有效性和積極性。
為了能夠促進環評體制的進一步發展,需要從以下幾點著手。第一,相關部門應對環評審查要點進行優化,在各地生態環境部門所提出的發展建議的基礎上,對項目立項進行嚴格把關,對環保政策開展認真分析,建立健全環評體系。第二,相關部門應對環評工作的重點進行明確,使得環評工作可以深入到項目的實質中。第三,政府應著力維護相關法律和法規,將各部門的相關職責進行細化,并做好監管工作和記錄工作,為后續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反饋。
環境工程在實際管理的時候,工作人員要設立安全有效的環境影響評價與審核體制,并且完善關于建筑工程和工業上的環境影響制度,嚴格把關好環境審核與評估工作。結合建設項目的設計、項目選址以及項目環保等內容,做好嚴格的審查與監督工作。
達成規劃環評工作實效改善,主要對規劃環評、三線一單的宏觀管控效能進行強化,并將其作為產業布局、區域發展規劃編制、簡化建設項目環評的實際條件。在已經展開規劃環評的區域,對建設項目環評內容及程序可適當簡化。在實際工作中,規劃環評中要明確需重點保護的生態空間、生態環境準入條件、污染排放總量上限。在進行規劃環評工作開展之后,根據建設項目及環評的要求實施環境質量監測和管理,并定期進行規劃環評的跟蹤評價。針對完成的規劃在適用期限、范圍等方面發生了重大調整的,需要重新開展規劃環評。規劃環評得到的有關成果,要有相應的共享、公開途徑,建設項目環評根據規劃環評進行相應的環評內容及要求的簡化。強調規劃環評早期介入、全過程參與環節。要重視并強調規劃環評早期介入、全過程參與原則,強化規劃環評在制定規劃全過程中的參與度及積極性,優化規劃與規劃環評的互動,充分發揮規劃環評對規劃的優化調整及指導性作用,從源頭降低規劃實施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完善規劃環評評價技術導則、技術方法。根據規劃環評內容及要求,結合各類規劃內容,參照項目環評技術導則及方法,制定規劃環評評價的技術導則、技術方法等指導性文件,完善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技術支撐體系。
環境工程實際運行的過程中會對環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因而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定量確定對環境產生的影響,選擇更加符合環保指標的方式來開展工程,但是目前相應的環評措施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