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明,李泓嘉
(中咨工程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北京 100048)
隨著信息技術發展,BIM技術正在成為建筑行業信息化的核心技術,推動著全行業的技術與管理變革。BIM技術是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具體實現,也是建筑行業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可以預見,隨著BIM技術的全面普及應用,基于虛擬建造的貫穿建筑全生命周期、資源共享、各參建單位協同的平臺,必將成為未來信息化技術應用的重點方向。
(1)基于BIM的全生命周期一體化管理模式。OPPO(重慶)智能生態科技園建設項目采用建設項目全生命期一體化管理(PLIM)模式,由建設單位牽頭,專業咨詢方全面負責,由發標人、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分別選出1~2名專家組成全生命周期一體化項目管理組(PLMT),將參建方、管理內容、管理階段等進行整合,將利益目標更加具體、完善和統一,實現整體效益的最大化,參建各方均能得到有效的信息與資源共享,使建設單位和利益相關方得到價值最大化的目標產品。
(2)項目中運用BIM系統協同管理平臺。結合工程實際,BIM平臺建設管理的重點在項目的施工質量管控、預警管理、變更管理、招投標管理、合同管理等幾大功能模塊,同時,平臺開發與BIM標準、建設管理相結合,利用BIM模型支持和輕量化技術、大規模建筑信息模型的可視化技術等行業先進技術,將BIM標準融入平臺功能,管理信息與BIM模型關聯,提供最真實的基礎數據,對建筑全生命周期進行精確管控,使決策真正有據、管控隨時隨地進行、風險預測及時準確,提高建筑質量、提升管理水平、降低項目風險、實現精細化管理:①施工質量管控,實現質量管控BIM模型、質量問題檢查記錄、質量問題及事故在線解決、質量體系監督檢查、現場質量驗收、材料設備報審驗收等,通過移動端進行數據的采集,在平臺上進行數據匯總,創建質量模型,根據大數據統計,做到事前預防、事中可控;②預警管理,基于BIM預警模型實現工程質量、進度、投資等管理維度的可視化綜合預警,通過建立相應的預警指標體系、預警指數、預警條件等內容,實現不同層級、不同級別、不同類別業務信息的自動預警和信息推送;③變更管理,基于BIM變更模型實現工程變更、現場簽證參與方的在線協同決策,通過變更前后模型對比,直觀、科學地判斷變更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及影響分析,通過規定的變更流程模板制定,實現流程規范化,有效的進行實時管控,過程透明、結果清晰;④招投標管理,基于BIM模型信息生成采購清單,實現招投標所有環節和過程的留痕、管控,包括招標計劃、招標公告、招標控制價、招標文件、標底公示、工程澄清、答疑補遺、票選入圍定標、定標資料、定標結果、招投標完成情況、中標通知書、上會議題招標完成情況統計、招標臺賬、招標情況匯總等所有環節的管理;⑤合同管理,實現完善的合同管理功能,包括合同信息管理、合同變更統計、查詢過濾、合同臺賬、履約評價等功能。實現各單位合同在BIM系統協同管理平臺的上傳、下載、瀏覽、檢索等服務,實現基于BIM模型信息的合同信息管理;⑥投資控制,通過項目各方投資完成情況的記錄,與BIM模型關聯,結合進度管理,形成BIM 5D模型,便于建設單位進行投資實時管控,過程透明。
(1)BIM技術的作用以及項目定位。我國中海油天津產業基地項目占地18.6萬平方米,其建筑面積為35萬平方米,項目包括超高層建筑一棟,高度為150米,高層建筑兩棟,高度為80米和100米,地下室兩層,與整個項目相同,塔樓使用的是鋼筋混凝土框架,裙樓為澆混凝土框架。該項目為超高層建筑的一種,其結構非常復雜,體積較大,在建設的過程中,運用到很多種施工技術,其標準和技術含量較高,其中BIM技術在工程建設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設計階段、施工階段、運營階段,都能實現一體化,借助該技術,能將項目實現數據化,為項目管理和建設提供數據上的支持。
(2)BIM系統在設計中的應用。
①實現可視化設計。在傳統的工程設計中,多會使用CAD工具,但是,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該工具很難將專業間的錯誤、漏缺項等全部找出,而且在設計階段中,彼此之間的配合存在問題,這樣就會增加工作的難度,而BIM技術在工作的過程中,能夠將工程設計等內容,運用三維成像展示出來,這樣能夠保證機電系統的正常運行,避免出現功能上的殘缺。掌握吊頂高度的相關信息,了解到工程建筑、結構、電氣、排水、消防等方面的設計實況,提高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其中在對管線進行綜合設計時,要按照有壓管道讓無壓管道,小管讓大管、施工簡單讓施工困難等原則,對管道進行相應的設計和調整。
②配合綠色建筑設計分析。BIM技術在工程項目的設計規劃中,能夠創建出虛擬環境,模擬建筑物的采光、風環境、受到的噪音影響、室內的環境、能耗等,根據相關的模擬,對項目設計和建設進行對應的指導,實現規劃方案的合理性,在借助BIM技術之后,能夠提升工程建設的環境效益,讓工程建設更加綠色、環保、舒適、節能。
③虛擬仿真漫游。BIM技術能展示出建筑物的三維空間,向設計者、住戶等提供相應的動畫,讓觀看者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獲取到更好的視覺感受和空間感受,在觀看的過程中,能夠及時發現工程建設中的不合理以及不規范的地方,減少工程失誤出現的可能性,減少工程建設的不必要支出。
(3)BIM技術在項目施工的應用。
①進度管理。BIM技術在工程建設中,能夠對工程建設的進度進行把控,借助BIM技術能夠將工程建設的進度建立出三維模型,根據時間角度對工程建設的進度進行把控,在三維建模中,能夠將進度按照天、周、月等進行合理的規劃,對項目建設中的難點以及重點進行詳細劃分,實現細致的可視化模擬,展現出工程建設的空間共享、施工機械配置、構件安裝等,實現資源上的合理配置,在設計完成后,對進度進行相應的規劃,做出合理的安排,保證施工進度的平穩進行,提升工程建設的效益。
②質量管理。BIM技術能夠將設計方案與現場施工進行對比,分析出兩者之間的差異,通過分析找出問題出現的原因,根據實際出現的問題進行對應的補救和解決,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收集和整理,作為工程建設的經驗總結,在后續工程的建設中,避免相關問題的出現。
③變更文檔管理。BIM技術在實際應用中,能對變更文檔進行管理,與傳統管理方法相比,更加快捷、方便,在查詢和使用上都比較簡單,在日常管理上更加精細、標準。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管理人員在對設計方案進行變更時,可以借助BIM技術進行預先評估,將設計方案與實際施工之間的沖突進行對比,然后,進行對應的修改。在進行設計變更時,要對相關的工程量進行詳細的計算,商談事前、事后所涉及的問題,使用BIM技術計算出工程變動的相關量,明確主要構件的數量等,在此基礎上計算出工程建設的成本變化情況,給管理人員提供數據上的參考。
(4)運營管理的應用。
①數字信息樓宇模型。借助BIM技術能夠建立電子信息庫,將相關的數據存儲在信息庫中,實現數據的可視化,提高可操作性,讓物業運維管理人員直接、清楚地看到建筑設備的基本情況,更輕松地掌握相關的信息,提高信息的時效性。在構建數字樓宇模型之后,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能夠在使用和維護中,在數據庫中查找相關的信息。此外,工作人員也可以將相關的數據錄入到數據庫中,實現對數據的管理,借助BIM技術能夠減少人力成本支出,減少對技術人員的需求,而且在對建筑進行拆改時,從數據庫中,能夠找到相關的數據,為智慧樓宇建設提供數據上的支撐。
②展示成果。BIM技術在操作的過程中,能夠制作出配音解說,也能將相關的信息以動畫的方式展示給業主等使用者。借助BIM技術能夠分階段匯報工作,進行項目的宣傳等工作,降低工作的難度,在BIM中,借助動畫等能夠展示出工程建設的相關內容,做好相關的介紹。
③全生命周期管理,實現信息整合。BIM建立出來的數據模型,包含設計方面、建設施工等階段的所有信息,所以,借助數據模型能夠對建筑的生命周期進行管理,而且從后期開發來看,數據模型能夠將BA系統設備管理、能源系統、物業管理等多個方面進行全面整合,數據之間進行彼此的交互,衍生出更多的應用。
BIM技術在應對大數據、大模型時,計算能力較強處理速度快,而且還能存儲大量的數據信息,對工程建設的積極意義明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技術水平在不斷提升,所以,BIM技術在未來一定有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