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國明

荒荒流云,寥寥長風,蒼蒼山海,悠悠江川。舉凡軍旅出身的書法家,自有一種獨特英姿。顏魯公之忠義、岳武穆之英武、于廷益之挺勁、左季高之整飭,凸顯書法之英雄本色。夫大漠之烽煙、軍營之嚴正、北國之雄奇,寓乎腕底,則自然增添翰墨風神。萬州能偉,吾巴渝俊杰,自幼喜書,弱冠從軍,輾轉于塞北、京師等地,親炙名師大家,成就斐然,其書法境界攀升而書藝彰顯逐日遠矣。
余與能偉相識于京華,蓋甲午初冬第二屆世界華僑華人美術書法展舉辦之日,同登慕田峪,相邀雁棲湖,賞美展,話書事,以同鄉同好而友善,故能欣慕相將,皆翰墨因緣所由。
能偉書法頗明兵家與書家辯證關系之機要。兵無常勢,書無常形。以戰喻書,固顯筆勢之無窮。筆冢墨池,堅韌果毅、斬關奪隘之謂也。善書者意在筆先,奪造化之功,亦猶將帥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誠人生快意之事,亦書法快意之境。王右軍《題筆陣圖后》云:“夫紙者陣也,筆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硯者城池也,心意者將軍也,本領者副將也,結構者謀略也,飏筆者吉兇也,出入者號令也,屈折者殺戮也。”這些均彰顯出書法之與兵法通會之妙。能偉寓“兵法”于藝術創作之中,將兵法理論與書畫、詩詞等文藝理論有機結合,故其作品彰顯出大氣磅礴、威武雄壯的軍人本色,成為激勵斗志、催人奮進的佳構。其書立意高妙,手法奇崛,尤善發揮文房之綜合效用,復能吸取當代書法創作之最新成果,故其書往往面目新穎,綻放異彩,頗耐研賞,歷久彌香。
能偉書法筆法蒼勁老辣、外澀內韌,直中見曲。總括起來,有三個主要特性:一曰澀。其書運筆能得疾澀相間之道,尤于“澀”中見其筆力,其澀筆、澀態和澀勢,極盡“屋痕”“錐沙”之趣。二曰勁。其書法線條表現出的筆力美凸現出遒勁、蒼勁和雄勁的個性,所謂極富堅韌之性,有強烈的“筋骨感”和“精、氣、神”。三曰剛。其書法魅力呈現出凝重、渾厚之美,富有立體感、質量感。有李賀“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那種鏗鏘果敢之妙。
能偉善于“覽山川之壯麗,發妙觀之無窮”。其書如飄云忽舉,海云舒卷,既有法度,又有氣勢,構筑了一個俊偉英邁的藝術境界。其心儀魏晉,鐘情“二王”。其書作大氣自然,追古求變、養眼賞心,圓熟遒麗、生意郁然,溫潤雅致、精彩耐品,神采瀟灑、飄逸宕蕩,秉承漢晉遺韻,無論用筆、結體、墨法、章法都饒有趣味,粗看之有大刀闊斧、恣肆張揚的氣概,細品卻又覺溫文爾雅、格調清新。
能偉書法還表達出一種寧靜的創作狀態和審美取向,這是十分可貴的藝術品質。其書法線條中力和勢的表現尤為充分,具有音樂旋律的良好呈現。行氣、篇章的呼應關系處理得協調和諧,氣韻貫通一體,表現出鮮明的動律和生命感。能偉在不懈的書法創作的同時,同樣十分關注歷史文化,傳承經典、快意人生,因而其旨意深刻、不同凡響。
“蜀之人無聞則已,聞則杰出……”能偉已是“聞則杰出”的書法家了,有厚望焉!
梁能偉 1974年生于重慶萬州。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行業建設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內蒙古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烏蘭察布市書法家協會主席。作品多次入選全國書法大展并獲獎。部分作品被人民大會堂、國家博物館等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