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獨立報》1月21日文章,原題:飯桌上的魚代表著家中富足中國人最喜愛的春節又要來臨。若要總結即將結束的這一輪十二生肖周期的主要成果,那就是,這些年的時光,中國人沒有浪費,中國在繼續上升發展——到處可見標志。
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飲食更多樣化,穿著更時尚,街道更整潔,公共交通蓬勃發展。最重要的是,人們臉上充滿笑容,很少有愁眉苦臉的表情。電子支付、電商及快遞員大軍,已成為中國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傳統的過年“紅包”,如今可通過微信輕松發送。很多人加入到喧囂的返鄉大軍中。節日期間,大多數公園和高速公路是免費的。
雖然中國各地的年夜飯特色不同,但都十分豐盛。自古以來,魚在中國春節的菜單中都占據著重要位置。它代表家庭富足,餃子則象征著除舊迎新。鞭炮也是春節不可或缺的——被賦予嚇走鬼怪的意義。但幾年前,北京除夕夜就聽不到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了。這是為了更清潔的空氣。同理,街頭車流中出現越來越多的電動汽車綠色牌照。
春節傳統上是全家團聚的日子。但近年來,越來越多人利用假期外出旅行。除了涌向國內一些風景如畫的地方,還有許多人奔向異國他鄉。
傳說鼠年中,從事商業并懂得如何賺錢的人會運氣更好。務實的中國人日益關心如何賺錢,讓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好。(作者謝爾蓋·齊普拉科夫,柳玉鵬譯)
日本“東方新報”網站1月21日文章,原題:中國傳統文化走出國門,國內外的春節游覽活動拉開帷幕春節慶祝活動正在中國國內外如火如荼地進行。去年春節期間,東京塔高高亮起“中國紅”,倫敦的約克公爵廣場上舞起獅子……今年,中國的文化和旅游觀光部門將進一步展開中國傳統文化和海外景點的融合活動。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內的133個國家396座城市計劃開展1500場慶祝春節的活動。中國正努力將春節打造成國際性節日。預計“中國式新年”將進入新西蘭、匈牙利、澳大利亞、泰國、毛里求斯等多個國家。
中國國內也將開展融合各地特色的項目。以各地特色慶祝方式為主的觀光活動,將向海外游客提供進一步體驗中華文化魅力的機會,讓他們感受民族文化氣息……這些活動有助于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富有文化內涵的旅游定會吸引更多游客訪華。▲
(文卉譯)
環球時報2020-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