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速遞
近日,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主要面向學校,重點針對勞動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問題,細化有關要求,加強專業指導。《指導綱要》強調中小學課外活動和家庭生活中的勞動時間,小學1年級至2年級不少于2小時/周,其他年級不少于3小時/周。
觀點一覽
明確每周課外勞動時間,顯然有利于敦促學校、老師和家長重視學生課外勞動,積極組織學生參加課外勞動,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的好習慣,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生存能力和生活技能,促進學生素質教育全面發展,造福學生一生,值得期待。大量調查研究證明,一個人童年養成勞動習慣,長大后才更有可能具有責任心,也更容易適應家庭生活和職場工作需要。要培養我國中小學生勞動習慣和勞動態度,提升他們的勞動技能和勞動素養,各地應當積極推進勞動教育進校園、到課外,多組織和動員小學低年級學生開展校園勞動和家務勞動,小學高年級和中學生參加社會集體勞動,讓勞動成為中小學生生活和學習的一部分,給學生的綜合素質補補“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