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斌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一年來,浙江省人大常委會順應新時代新要求,回應人民群眾新關切,加強重點領域立法,創造性地做好地方立法工作,制定出了一批符合浙江實際、改革發展管用、人民群眾期待的地方性法規。全年共審議法規和法規性決定17件,通過12件,批準設區市法規35件,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我省地方立法不斷開創新局面、實現新跨越。
圍繞中心大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2019年11月21日至22日,中共浙江省委十四屆六次全體(擴大)會議在杭州舉行,審議通過《中共浙江省委關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高水平推進省域治理現代化的決定》。決定指出,“以高水平治理推進高質量發展,關鍵在健全高質量發展制度體系。”
一年來,省人大常委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緊扣高質量發展立法,加強高質量發展制度供給,承擔起保障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責任,推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再創治理和發展新優勢。
2019年12月19日至20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在杭州舉行。會議第三次審議了《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草案)》,并決定提請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審議。據悉,這是國內首部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創制性法規。
浙江是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和民營經濟的重要發祥地,民營經濟是浙江發展的一張金名片。近年來,受國際國內各種因素的影響,民營企業發展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為保障浙江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走在全國前列,省人大常委會將《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列為2019年立法一類項目且位列首位。
為推進和保障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制定《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驗區條例》,為試驗區的建設和發展提供有效法治保障,推動我省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
此外,為加強地方金融監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促進地方金融健康發展,二次審議了地方金融條例草案。為保障電子商務各方主體的合法權益,規范電子商務行為,營造電子商務良好發展環境,二次審議了電子商務條例草案。
堅持立法為民,增進民生福祉
立法有溫度,民生總關情。看似高冷的法律法規,其實和百姓生活息息相關。一年來,省人大常委會抓住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進一步加快推進民生領域立法,用完備的法治保障人民權益、增進民生福祉。
“各級政府應當設立總督學與副總督學”“把各級各類教育納入督導范圍,實現教育機構全覆蓋”“教育督導機構應當培育和扶持第三方評估機構”……2019年5月31日,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浙江省教育督導條例》,對推進浙江省教育現代化戰略和教育強省戰略具有重大意義。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一直是百姓關注的熱點問題。教育督導制度是我國基本教育制度之一,與教育決策、教育執行共同構成現代教育治理的基本內容。
“《條例》是我省首部教育督導方面的地方法規,完善了督政、督學、評估監測三位一體的教育督導體系。”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有關同志介紹,《條例》對教育督導適用范圍、教育督導的內容與實施、督學的管理、督導結果運用及其法律責任等方面都作了明確的規定。尤其是,《條例》將破解中小學生“負擔重”、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不充分、學前教育總體供給不足、公辦和民辦教育發展不協調以及存在的教育短板等教育熱點難點問題列入專項督導范圍,積極回應百姓關切。
此外,為促進家庭教育事業發展,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制定出臺《浙江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明確了政府、家庭、學校、社會在家庭教育中的職責,為構建完整、優質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提供有效法治支撐;圍繞增強精神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制定出臺《浙江省精神衛生條例》,從基本醫療保險、社會救助、殘疾人補助、應急救助基金、看護補貼、彈性工時制度等途徑解決患者治療費用和監護人看護問題,強化心理健康促進和社區康復服務,并落實救治救助措施,充分體現人文關懷。
聚焦社會治理立法,健全社會治理體系
社會治理事關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是省域治理的重大任務。一年來,省人大常委會加強社會治理立法,健全社會治理體系,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更好發揮地方立法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2018年9月3日下午,浙江金華市洋埠鎮的劉女士騎電瓶車下班回家途中遭遇一場飛來橫禍,撞上懸停在距離地面1米左右的無人機,連人帶車翻進路邊的溝渠,后腦勺嚴重受傷,小拇指被切掉半個……
當前,無人機使用廣泛,據全球無人機生產數量占比90%的我國大疆公司介紹,我國現有無人機保有量為60多萬架,預計2020年可達到400多萬架,為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對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構成了越來越大的風險隱患。特別值得擔憂的是,一旦被不法分子、恐怖分子利用,無人機將對重大活動、重要單位、設施和場所的公共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為解決無人駕駛航空器監管中存在的問題,2019年3月28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浙江省無人駕駛航空器公共安全管理規定》,在立法權限范圍內找準切入口,落實實名登記制度,授權政府設定臨時禁飛區域,授權公安采取強制措施,并規定發生緊急情況的處置程序,切實維護公共安全和社會秩序。這也是全國首部無人駕駛航空器公共安全管理地方性法規。
此外,為推進反恐怖主義工作,建設平安浙江,制定出臺反恐怖主義法實施辦法,強化互聯網領域反恐和海域反恐,細化安全防范措施和法律責任規定,將反恐工作與網格管理相結合,切實增強法規的可操作性;緊扣實踐中反映最突出的流通領域販私問題,制定出臺《浙江省反走私綜合治理規定》,對無合法來源證明進口貨物經營行為的認定和查處作了明確規定,解決實踐中無法可依的問題,筑牢沿海反走私防線。
2019年,省人大常委會充分吸收基層人大創新實踐經驗,制定出臺《浙江省街道人大工作條例》,明確了人大街道工委的職責,強化了人大街道工委組織建設,確認街道居民議事組織的地位和職能,切實鞏固基層政權基礎,推動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
健全立法工作機制,提升立法科學化水平
立法體制機制是地方立法運行的制度依托。省人大常委會圍繞“立一件、成一件、行一件”的新要求,在全面總結經驗基礎上,制定出臺了一系列立法工作制度規范,建立健全“1+X”立法工作制度體系,保障我省地方立法進一步完善發展。
2019年2月19日,省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主任會議研究通過了《關于進一步完善立法工作機制 做好新時代地方立法工作的若干意見》。
若干意見共23條,從堅持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強化人大立法主導作用、完善立法各環節機制、完善立法各方參與機制、加強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加強對市縣人大立法的審查指導和加強立法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對完善我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工作機制,做好新時代地方立法工作作出了全面規定,為構建“1+X”立法工作制度體系奠定了良好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意見總結近年來我省地方立法工作實踐經驗,規定了立法重大問題協調機制、重要法規草案起草小組“雙組長”制度、法規草案審議通過前召開常委會組成人員專題會議討論、代表分專業有重點參與立法、立法專家咨詢委員會、立法研究院等創新機制和做法,有利于從體制機制上保障我省地方立法進一步完善發展,推動我省地方立法工作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2019年5月5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姒健敏主持召開了浙江省精神衛生條例立法“雙組長”協調會。“雙組長”制度是省人大常委會進一步完善立法機制,在法規起草環節的機制創新。
法規草案起草工作是立法工作的重要環節,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立法質量的高低。2019年3月19日,省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主任會議研究通過了《重要法規草案起草小組“雙組長”制度實施辦法》,從法規項目確定、組成人員、履職形式和職責等方面對“雙組長”制度作了規定,明確涉及部門多、社會影響面廣、關注度高、立法難度大的法規項目實行起草小組“雙組長”制度,“雙組長”由省人大常委會分工聯系的副主任和省政府分管負責人共同擔任。同時,對法規審議修改過程中以及法規通過后“雙組長”的職責作了規定。制度建立以來已有4件法規草案實行了“雙組長”制,成效明顯,得到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充分肯定。
此外,為切實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更高質量、更高水平地實現規范性文件“有件必備、有備必審、有錯必糾”,制定出臺《關于加強新時代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工作的若干意見》。為完善法規審議機制,提高法規草案的審議質量,制定出臺《關于提高省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地方性法規草案質量的若干規定》。為深化立法公開,制定出臺《省地方性法規草案征求企業和行業協會商會意見若干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