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晉坤

2019年11月29日,《浙江省街道人大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浙江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將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是一項實踐呼喚的創制性立法,填補了街道人大工作的法制“空白”,為更好引領和推動我省基層治理現代化提供重要的地方性法規支撐。
為了更好地適應新時代、新要求,著力解決街道人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推進街道人大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并將實踐中積累的行之有效的經驗和做法予以法定化,2019年11月29日,浙江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浙江省街道人大工作條例》。條例將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有了“法律名分”也多了法律責任
俗話說,名不正言不順。相對于鄉鎮人大而言,地方組織法對人大街道工委的職責規定得比較原則,全國和省級層面沒有制定相關的地方性法規或指導文件,頂層設計欠缺。由于立法工作明顯滯后于基層實踐,開展街道人大工作缺乏明確的法律依據,人大街道工委履行職責比較困難,在規范性上也難以保證。
“人大街道工委是縣級人大常委會在街道設立的工作機構,明確其工作職責,是做好街道人大工作的關鍵。”浙江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的同志介紹,條例根據地方組織法規定精神和我省實際,明確了人大街道工委應當履行的法定職責。
條例根據地方組織法精神,對聯系代表、組織代表活動等法定職責進行了細化,并結合我省實際特別是基層實踐領域中的創新經驗,對人大街道工委依法應當履行的職責作了列舉式規定。條例規定,人大街道工委的職責除了包括宣傳和貫徹憲法、法律、法規和縣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聯系代表,組織代表開展視察和專題調研,為縣級人大代表參加人代會提供服務保障,督促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辦理等職責外,還根據浙江實際和基層實踐經驗,將加強代表聯絡站建設、對街道預算草案提出意見、街道居民議事組織相關工作等明確為人大街道工委職責內容。
人大街道工委是縣(市、區)人大常委會在街道設立的工作機構。為此,條例明確其根據縣級人大常委會交辦應當做好的工作內容。辦理常務委員會交辦的監督、選舉以及其他工作,是人大街道工委需要完成的另一類工作內容。條例對人大街道工委根據交辦應當做好的工作也作了列舉式規定,包括聽取和討論街道辦事處和縣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司法機關派駐街道工作機構有關工作報告,組織對法律、法規的實施情況進行執法檢查,具體承擔街道轄區內縣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補選和罷免等工作,對列入縣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的有關議題開展調查研究、提出意見和建議。
此外,條例還明確人大街道工委根據交辦具體做好對街道預算執行情況、國有資產管理情況進行日常監督,組織對街道辦事處和縣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司法機關派駐街道工作機構的工作進行評議,組織街道轄區內縣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向原選區選民述職等工作內容。
確保有人、有陣地、有制度
人大街道工委的作用和地位越來越突出,如何發揮人大街道工委的作用,提高工作實效,已成為地方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不容回避的課題。
針對實踐中存在的人大街道工委機構不健全、力量配備不到位、工作開展不規范等問題,條例作了針對性規定。一是明確了人大街道工委的人員組成。規定人大街道工委由主任、副主任和若干名委員組成;人大街道工委應當配備專職主任,經濟比較發達或者人口較多的街道應當配備專職副主任。二是加強辦事機構建設,為保證人大街道工委日常工作的開展,條例規定人大街道工委按照規定設立辦事機構,辦事機構可以與街道相關綜合辦事機構合署辦公,并配備專職工作人員。三是明確人大街道工委主任應當依法推薦為縣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人選,并明確了主任和副主任的具體職責。四是規范工委會議制度,條例規定人大街道工委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會議,并對年底和年初召開的工委會議討論內容提出了要求。此外,條例還對人大街道工委舉行會議時可以通知或者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會議作了規定。
縣級人大常委會層面的工作支持,是做好街道人大工作的重要保障。對此,條例作出明確要求,如規定縣級人大常委會是街道人大工作的責任主體,要求其加強本行政區域內街道人大工作,將街道人大工作納入常務委員會總體工作安排,研究解決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設的重要問題。在具體工作機制方面,條例要求縣級人大常委會建立常委會主任會議成員分工聯系人大街道工委制度,并明確與人大街道工委進行日常工作聯系的工作機構;建立健全縣級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與人大街道工委工作協同機制;每年年初審議人大街道工委關于上一年度工作情況和本年度工作計劃的報告,作出決議或者決定,并根據需要明確交由人大街道工委辦理的執法檢查、專項工作監督、選舉等方面的工作。
錢袋子是“牛鼻子”,要牢牢牽住
2018年3月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人大預算審查監督重點向支出預算和政策拓展的指導意見》指出,人大加強對支出預算和政策的審查監督,有利于強化政策對支出預算的指導和約束作用;有利于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有效發揮財政在宏觀經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支出預算編制質量和預算執行規范化水平,實施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有利于加強對政府預算的全口徑審查和全過程監管。
對街道預算缺乏有效監督,是各地反映比較強烈的問題,也是全省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設試點工作的重點所在,同時也是本次立法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為此,條例從縣級人大常委會和人大街道工委兩個層面作了專門性規定。
一是明確縣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職責。街道預算納入縣級人民政府預算;縣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可以每年選擇若干街道預算,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進行重點審查。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每年將街道預算執行情況納入本級預算執行情況并向縣級人民代表大會報告,將街道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向縣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
二是明確人大街道工委有關工作職責。條例指出,街道辦事處在編制街道預算草案征求人大街道工委意見時,應當在征求縣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街道居民議事組織成員和其他有關方面意見的基礎上提出意見,及時反饋街道辦事處,并將街道預算編制的有關情況報告縣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條例還強調,應當加強對街道預算執行情況和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日常監督,將街道重點支出、專項資金、政府重大投資項目資金的撥付、使用和績效情況作為重點監督內容,并及時將監督有關情況報告縣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對街道“錢袋子”的監督終于有了法律依據,這讓溫嶺市城北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陳正德很是激動。據他介紹,此前,溫嶺市人大常委會授權城北街道人大工委對本街道預算進行審查監督,既提升了街道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預算執行的時效性,又暢通了人大代表和廣大選民參與監督的渠道,“有法治保障,我們監督起來更有底氣。”
規范街道居民議事制度
居民議事會、民主議政會……近年來,浙江省不斷創新居民參與管理公共事務的民主議事制度。2018年11月,杭州市委率先在省內出臺了《關于建立和完善街道居民議事制度的指導意見》,要求在全市所有街道實施。指導意見進一步完善了街道居民議事制度,搭建起政府和百姓之間的“民意橋梁”,有力地推動街道中心工作開展,促進民生熱點難點問題解決,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區別于鄉鎮‘人代會,在這里,可以提出意見、建議,而非議案;票選產生街道民生實事項目,而非票決,最終由街道黨工委確認后實施,議事和協商的氛圍更濃厚。”轉塘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楊順明說。
通過成立街道議政會等街道居民議事組織等方式建立居民參與管理公共事務的民主議事制度,是我省推進基層民主政治的有益探索,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人大街道工委的工作載體,在推進協商民主、推動街道人大工作、密切與人民群眾聯系、深化街道民生實事項目票薦制工作等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為進一步規范這一創新實踐,條例從以下幾方面作了規定。
——明確人大街道工委通過組織成立街道居民議事組織的方式,建立居民參與管理經濟社會文化等事項的民主議事制度。
——明確街道居民議事組織應當具有廣泛代表性,其成員一般由街道轄區內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政協委員和其他居民等社會各界代表組成。同時,授權設區的市或者縣級人大常委會規定街道居民議事組織成員的條件、推薦和確定程序,以及街道居民議事組織的議事工作制度。
——完善街道居民議事組織會議制度,規定街道居民議事組織會議由人大街道工委根據工作需要組織召開,每年至少召開一次,并對人大街道工委于每年年初組織召開街道居民議事組織會議,聽取其對街道有關工作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以及票選推薦街道民生實事項目等作了明確。
——充分發揮街道居民議事組織及其成員的作用,規定人大街道工委應當將街道居民議事組織及其成員就街道轄區內有關經濟社會發展重大事項、群眾普遍關注的重要問題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交由街道辦事處或者其他派駐工作機構研究處理并及時反饋處理結果;可以組織街道居民議事組織成員對街道民生實事項目的實施情況進行跟蹤監督。同時,為支持街道居民議事組織成員更好地發揮作用,條例規定在其參加人大街道工委組織的有關工作,應當安排好本人的生產和工作,所在單位應當予以支持。
“實現街道居民議事組織法制化,特別是對街道層面票選推薦民生實事項目作出規定,是浙江街道人大工作立法先行先試的探索。”浙江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