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建蓉
近日,省檔案館征集到明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地契——《鶴慶趙鄉官購買奚名高、奚重詔、奚鳳詔三人田地紅契附都察院契尾》。經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省文物價值鑒定委員會、省文物鑒定站、省博物館相關專家鑒定,此份文件為原件,形成年代較早,反映了當時契稅征收、稽核、監管的相關情況,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與保存價值,將館藏檔案年份前移68年,從清康熙四十四年提前至了明朝。
這份已有383年歷史的明代地契保存較為完好,表述內容完整,為明崇禎十年三月初八,鶴慶趙鄉官購買奚名高、奚重詔、奚鳳詔三人田地所立契約,涉及立契人、憑中人、證見人姓名,購買田地坐落位置、地界四至,價錢、收款情況等內容。所附契尾說明了從崇禎八年始,民間田房地產交易契稅由每兩征兩分的比例上調至每兩征三分。同時為了保證財政收入、避免從前弊端,一改契稅以布政使司契尾或地方衙門契尾征收之慣例,命都察院統制定內容,由各省巡按御史刊印“察院契尾”下發各衙門使用,以便巡按隨時稽核、監管。

《鶴慶趙鄉官購買奚名高、奚重詔、奚鳳詔三人田地紅契附都察院契尾》
此外,一同征集進館的還有兩份清朝云南地方文件,分別為《清康熙二十八年五月,云南布政使司變賣石屏哈尼族土司龍韜叛產(哈馬革村田地)給白罕、白乃、何保三人的執照》《康熙三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姚州知州就張姓田產糾紛案,給姚安高氏土司關文(附原狀與踏勘報告)》,對館藏清代檔案形成了有力補充。本次所征集檔案進館后,省檔案館將對征集檔案進行相關修復便于日后提供公眾查詢利用。

《清康熙二十八年五月,云南布政使司變賣石屏哈尼族土司龍韜叛產(哈馬革村田地)給白罕、白乃、何保三人的執照》

《康熙三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姚州知州就張姓田產糾紛案,給姚安高氏土司關文(附原狀與踏勘報告)》(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