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浩峰
盡管在新年伊始于佛羅里達的海湖莊園度假,但美國總統特朗普并沒有處在度假狀態。他頻頻發出指令——美軍戰機空襲伊拉克與敘利亞境內目標,無人機斬殺伊朗少將卡西姆·蘇萊曼尼。
此前,2019年12月20日,美國宣布成立太空軍,這是美國自1947年以來第一次成立新軍種。俄羅斯亦高調宣稱已成為世界唯一部署超高音速武器的國家。包括中導條約被廢,一些國家在2019年擁有或者再次擁有雙航母。種種跡象是否證明新軍備競賽已經開始?
從歷史上來看,在戰爭期間,軍備競賽必然處于最激烈狀態。譬如一戰和二戰期間,各種當時來說最新式的武器紛紛裝備主要參戰國家的軍隊。冷戰期間,美蘇爭霸,雙方陣營也有著長達半個世紀的軍備競賽。冷戰之后,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主流。如今,隨著美軍在中東再次動武,“第三次世界大戰”竟然成為歐美網絡熱搜詞。這是否意味著戰爭已經逼近,人類“戰爭與和平”的樂章,在2020年將再次發生變奏,新軍備也將上路呢?
當須發皆白的蘇萊曼尼出現在伊拉克巴格達國際機場的時候,正是當地時間1月3日凌晨。從敘利亞乘坐私人飛機前往伊拉克時,這位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圣城旅”少將怎么也沒想到,等待他的是死亡。
盡管是一場保密度較高的訪問,但蘇萊曼尼的飛機抵達巴格達的時候,并不缺乏列隊歡迎的人群。然而,當他在人們的簇擁下鉆入汽車準備離開機場時,一架無人機突然飛臨,甫一出現就連續發射“地獄火”導彈,瞬間,兩輛汽車被轟成碎片。在一陣熊熊烈火之后,人們只能從一具尸體的殘骸上,發現無名指上一枚紅色寶石的銀戒指。由此確定——這就是蘇萊曼尼的尸骨。
下達必殺令的,是度假中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得知蘇萊曼尼已死后,特朗普發出推特。這一回,向來多話的特朗普竟然沒有發一個字母,而用一面星條旗代替了萬語千言。
20年來第一次,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親自主持國家安全會議,宣布——伊朗舉國致哀3天。在會上,哈梅內伊發出警告:“那些手上沾滿蘇萊曼尼以及其他烈士的鮮血的人,必將得到嚴厲的報復。”1月7日,伊朗議會通過決議,將美軍列為“恐怖組織”。
有評論如此評價蘇萊曼尼被殺事件:“2020年,農歷庚子年。第一場戰爭就要開始了。”“庚子”,對于中國人來說,有著極其傷痛的記憶。1840年的鴉片戰爭、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特別是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被中國人簡稱為“庚變”。
難道這一個庚子年,又將發生些什么?從西方社交媒體上看,似乎是這樣的。熱搜中,“第三次世界大戰”竟然一度霸屏。畢竟,在蘇萊曼尼被炸身亡之前,美軍的F-15戰機已經出現在伊拉克和敘利亞上空,目標是親伊朗的“人民動員組織”下屬的“真主黨旅”等武裝。美軍僅在伊拉克境內就起碼炸死25人。從美軍轟炸“真主黨旅”以及炸死蘇萊曼尼,似乎能感受到特朗普躍躍欲試,想派美軍直接向伊朗開戰。果真如此的話,情況會比在中東地區頻頻發生爆炸沖突,或者低烈度的代理人戰爭更要糟糕??傊?,從年初的情況看,2020年絕不會風平浪靜。
X-37B 飛機等可能移交給未來的美太空軍。
美聯社評論認為,蘇萊曼尼之死或成為中東局勢的潛在轉折點。這意味著經過數月的緊張局勢后,美國對伊朗的政策將發生重大變化。而事實上,從2019年5月開始,美軍明面上從敘利亞撤軍,卻總體上在增兵中東。
除了在中東點燃戰火,并可能繼續擴大戰事以外,2019年8月2日,美國退出《中導條約》,也可能成為未來戰爭的導火索。在退出條約半個月之后,美國立即宣布研發新型陸基中程導彈,并于8月18日在美國本土試射了一枚常規陸基巡航導彈,其飛行500公里后命中目標。2019年12月12日,美國又在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向太平洋發射了一枚新型導彈,其在飛行了500公里后墜入公海。
此兩次試射,恰恰證明了美國退出《中導條約》的意圖所在。如果回看2017年11月,美國國會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網站公布的文件標明——美國將花費5800萬美元用于“研制陸上中程導彈計劃”,可見,美國正一步步落實此項計劃。而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披露,美國目前已在和日本政府談判部署新一代中程導彈。這顯然會加劇亞太地區的緊張局勢,帶來戰爭風險。
對此,俄羅斯總統普京于2019年12月24日表示:“必須對美國可能在世界不同地區部署中短程導彈進行監控?!?除了監控,俄羅斯顯然也已在中程導彈領域出手。2019年12月16日,俄國防部公布了“伊斯坎德爾”導彈的發射訓練視頻。此前,俄方多次表示,俄西部軍區未來將接獲一整套“伊斯坎德爾”戰術導彈系統,俄陸軍導彈兵將完成用該導彈系統實施的換裝,可以安排長期部署。
無論美俄的新一代中程導彈如何針尖對麥芒,更受世人矚目的,還是2019年12月20日特朗普簽署2020財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其中最重要的一段,就是美軍成立太空部隊。
比起上世紀80年代的“星球大戰計劃”高調狂唱實則沒多少實際內容來,美軍成立太空部隊,很有一些實打實的味道——這是1947年以來,美軍首次籌建新的武裝部隊。如果美國太空部隊接下來順利發展,則2019年12月20日無疑是具有人類劃時代意義的一天。然而,在解放軍前總參上校岳剛看來,美國成立太空部隊,首先是美軍內部的一種資源整合。岳剛告訴《新民周刊》記者:“美國早在去年初就開始謀劃成立太空部隊。但遭到了前國防部長詹姆斯·馬蒂斯和當時的代理國防部長帕特里克·沙納漢等人的反對。特別是美空軍系統,更是竭力反對。原因在于——如果美國成立太空部隊,勢必要進行新一輪的資源整合?!痹绖偱e例稱,此前美國空軍掌握的航天發射場等,就需要移交給太空軍。證實岳剛說法的是——美國首任太空作戰司令約翰·雷蒙德在太空軍成立后披露,美空軍必須向太空軍移交兩筆巨額經費——一筆93億美元,還有一筆14億美元。這上百億美元的移交,還只是美軍資源整合的一個開始。
“在太空軍成立以前,美軍80%以上的資源掌握在空軍手里。陸軍和海軍資源較少?!痹绖傉f,“可隨著太空軍的成立,未來,資源會否向太空軍傾斜,就很難說?!痹谔哲姵闪⒁郧?,美軍最年輕的部隊,恰恰是空軍。1947年美國空軍成立之際,美軍的空中力量早已是世界第一,只不過自萊特兄弟發明飛機以來,美國陸軍就已與他們簽訂合約,1912年美國陸軍航空部隊成立,此后,美國的空中力量也就一直編制在陸軍和海軍部隊中。等1947年美國空軍成軍以后,美軍的整個指揮體系、作戰方法也逐步從空軍入手做出改革。1991年的海灣戰爭、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等,使得世人看到現代戰爭的革命式變化。依靠空中力量進行地毯式轟炸,讓對手沒有還手之力后再派出地面部隊,已經成為美軍擅長使用的一種作戰方式。
在岳剛看來,美國成立太空軍以后,將首先從三方面入手——一是組建司令部等指揮機關;二是組建太空作戰部隊,其他軍種的陸基洲際導彈等武器將移交過來;三是組建試驗、研究機構,研發新武器?!坝纱?,美國將美軍中各種太空軍需要的資源統合到一起,進行垂直化管理?!痹绖傊赋觯斑@相當于美國將太空力量的五個指頭捏成一個拳頭?!?/p>
盡管美國空軍部長芭芭拉·巴雷特對外表示,太空軍的體制、指揮架構,以及人員編成和徽章軍服,都會出現與現有4大軍種截然不同的嶄新面貌。可在岳剛看來,如果沒有真正整合到位,美國太空軍的前途倒也未必一路坦途。岳剛認為,之所以頂著空軍的壓力成立太空軍,特朗普有選舉上的考量。岳剛說:“譬如他號稱奧巴馬時期的美國較為軟弱,為了讓美國再次偉大,他就得干點什么。在2020年美國大選到來之際,特朗普高調宣稱太空軍成立,不得不說他想靠這個來拉高選民支持度?!?blockquote>
自古知兵非好戰,中國旨在維護世界和平的愿望不變,也將是世界和平與穩定的重要力量。
無論美國太空軍成立的主要原因何在,未來,其發展次軌道轟炸機,可利用太空轟炸機攜帶大當量核武器、大量常規武器和多種新概念武器,在太空對地進行降維打擊的可能不小;還可能發展太空衛星武器等。
在美國成立太空軍后,俄羅斯總統普京的一句話,擲地有聲:“如今出現了俄現代史上從未有過的情況:其他國家正在試圖追趕我們。目前沒有一個國家擁有高超音速武器,更不用說具備洲際射程的高超音速武器了?!逼站┱f這話的場合,是2019年末的俄國防部年度擴大會議。面向俄羅斯軍人,普京這么說的意思很明確——盡管美國已經成立太空軍,而俄羅斯尚未成立單獨建制的太空軍,可俄羅斯有關太空軍的武器裝備反而已經成軍!且看普京的具體介紹——“匕首”高超音速導彈、“佩列斯韋特”激光系統已經成軍,首個“先鋒”高超音速彈道導彈團已經開始接裝導彈。圍繞“薩爾馬特”洲際導彈、“鋯石”反艦導彈等武器的相關工作“正按計劃推進”。
回看世界戰爭史,二戰時期對東京進行大轟炸的,恰恰是美國海軍航空兵部隊而非名義上的空軍。是否單獨成軍,并不影響一種新生的作戰力量之成長。另一方面,譬如美軍第一騎兵師,目前雖有騎兵師之名,卻并不依靠馬匹作戰?,F在駐扎在得州胡德堡基地的第一騎兵師,恰恰已經是一支擁有電子戰能力的機械化部隊。可見,名稱叫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有與時代相適應的戰力。
在美俄兩家之外,2019年,有好幾個國家擁有或者再次擁有了雙航母。中國的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號入役,加上此前由蘇聯在建的“瓦良格”號改造而來的“遼寧”號,中國首次進入“雙航母”俱樂部。與此同時,英國在“伊麗莎白女王”號艦載機還沒完全成軍之際,也迎來了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的第二艘艦——“威爾士親王”號。2019年12月10日,“威爾士親王”號航母入役之日,倒也挺有紀念意義——1941年12月10日,服役不滿一年的“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被日軍擊沉。時任英國首相丘吉爾哀嘆道:“這艘戰艦的沉沒,是我一生中所遇最沉重和最痛苦的打擊?!比缃?,英國得以再次使用“威爾士親王”作為新航母的艦名,是否有意重尋昔時海上霸權時代的威風呢?在中英都擁有雙航母的時候,日本也適時推出了直升機驅逐艦升級計劃,其“出云”號和“加賀”號,儼然兩艘航母的架勢。
英國皇家海軍“威爾士親王”號航母首次抵達樸次茅斯母港。
在解放軍海軍研究院研究員張軍社看來,各國增強軍事實力,某種程度上要與自身國力與國家安全需求相適應。以擁有深厚海軍傳統的英國而論,其發展新一代航母,有助于增進這個在“脫歐”問題上有點兒焦頭爛額的國家的凝聚力。對于中國發展航母,張軍社認為,西方不應該驚恐和緊張?!安皇侵袊絹碓綇娪擦?,而是中國越來越強大了。這一點,外界不該無視?!睆堒娚绺嬖V記者,“我認為,應該是一個國家的戰略而非實力,去決定這個國家是否對他國構成威脅。中國采取防御性國防政策和積極防御的軍事戰略。但美國人說,中國的實力表現出來的就是威脅。我認為這是文化不同導致的。當然,美國也是有意為之,中國強大了,他就想遏制你,于是就言必稱中國威脅?!?/p>
在中英兩國新航母入役之際,美國的新航母、福特級的第二艦“肯尼迪”號也于2019年12月16日,在六搜拖船的幫助下離開了亨廷頓英格爾斯旗下的紐波特紐斯造船廠的12號船塢,向下游移動了1.6公里??吭诖瑥S的3號碼頭?!翱夏岬稀碧枌⒃谶@里繼續完成舾裝作業,并提前三個月開始測試。單體而論,“肯尼迪”顯然比“威爾士親王”號、“山東”號強大得多,也就是說,這三艘艦之間,并不存在“軍備競賽”的關系。
美國成立太空軍也好,新建新一代核動力超級航母也罷,無疑是為了維護他的霸權。岳剛告訴記者:“美國是馬漢海權論的受益者。而20世紀60年代初,時任美國總統肯尼迪又提出了太空計劃??夏岬险J為,誰掌握了太空,誰就掌控了世界。換句話說,肯尼迪將太空看成了美國的高邊疆。此后的‘星球大戰計劃等等,無不是為了在太空競爭中讓美國保持領先,進而在地球稱霸?!?/p>
對于中國來說,發展自身軍事工業水平,提升解放軍裝備水平,并非在世界軍事領域與幾大“玩家”進行新軍備競賽。自古知兵非好戰,中國旨在維護世界和平的愿望不變,也將是世界和平與穩定的重要力量。在美國于中東連續做出殺人舉措,希圖攪亂局勢,可能點燃戰火的時候,中國如何與俄羅斯、歐盟等進行合作,進行利益協調,攸關世界大勢,也攸關世界各國不為有關國家在軍事領域設置的浮云遮望眼。人類戰爭與和平的新樂章,不該被戰爭狂人所牽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