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明
[摘 要]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在銀行業務上的廣泛應用,銀行面臨新的發展空間的同時也面臨新的發展挑戰。要想促進銀行業務的不斷發展,建立以計算機技術和網絡同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銀行業務,就必須正確認識金融科技,充分發揮金融科技的積極作用,為銀行轉型注入新動力。
[關鍵詞] 金融科技;銀行業務;銀行轉型
[DOI] 10.13939/j.cnki.zgsc.2020.01.054
在現代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銀行業務已經不僅僅局限于過去,更獲得了新的發展空間。美國“硅谷銀行”科技金融業務的發展,為我國銀行業務發展提供了新的仿照模式,更成為各銀行金融科技發展銀行業務的典范。
為有效促進我國銀行業轉型發展,為銀行業注入新鮮活力,就必須積極把握信息技術發展機遇,充分認識金融科技,利用金融科技為銀行轉型注入新動力。
1 金融科技的定義及當下發展形勢
(1) 金融科技的定義。金融科技并不能由一個確定的概念來界定,在2016年3月所發布的金融科技專題報告中指出,金融科技是對金融市場、機構或服務造成重大影響的由技術帶來的金融創新,它能生產新的業務模式、應用、產品。
也有部分地區、企業認為金融科技是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開展金融服務活動、進行創新的技術。結果表明,金融科技是信息化背景下充分利用新興信息科學技術開展金融服務活動的技術,具有創新意義,能夠有效促進金融發展。
(2)金融科技發展現狀。目前我國金融科技的發展速度十分迅猛,筆者從主要技術和規模現狀兩方面簡述。首先是主要技術,它包括大數據、智能數據分析、云計算、區塊鏈技術等。這些金融技術能夠有效的分析、運算、存儲金融信息,提高金融服務的效率。其次是金融科技的發展規模。據統計,目前全球的金融科技產業的融資金額已占全球融資金額的一半。越來越多的企業、人都依靠金融科技,金融科技的發展規模在不斷擴大。
2 金融科技對我國銀行發展的影響及存在的問題
(1)金融科技對我國銀行發展的影響。隨著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金融科技對銀行業務產生巨大的影響。傳統銀行業務,包括支付結算、信貸、理財等諸多方面都受到了挑戰,開辟新的業務也逐漸成為銀行產業發展的主要工作。目前金融科技對我國銀行發展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四大方面,分別是支付清算、融資借貸、理財服務、復合影響。
支付清算方面,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便捷的非銀行支付機構進行移動支付業務,雖然銀行支付機構仍然是主要支付機構,但倘若不能適應人們的支付需要,很快就會在激烈競爭中落入下風;在融資借貸方面,我國銀行的融資借貸業務主要是房貸、車貸、信用卡業務,而金融借貸在開展接待工作中“獨辟蹊徑”,采取深化簡化程序的方法滿足人們的貸款需要,對我國銀行借貸業務也產生巨大沖擊;理財服務方面,越來越多的人在金融科技下理財選擇的范圍更廣;復合影響方面,則是指金融科技的發展對我國銀行的發展不是單一化進行而是復合化影響,這導致我國傳統銀行業務“可持續發展”受到威脅,金融地位岌岌可危。
(2)我國銀行金融科技發展存在的問題。為積極迎接金融科技為我國銀行發展帶來的挑戰,我國銀行業在開展業務工作中積極利用金融科技實行銀行轉型,但受諸多因素影響,開展得并不順利,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加以注意。
我國銀行在利用金融科技發展業務的過程中仍然采用較為落后的經營模式,沒有對經營模式、銷售模式進行適當創新,導致兩者無法“并步前行”。且在開展銀行轉型活動時對業務風險的有效控制不足、信貸機制不完善等,導致我國銀行在轉型發展過程中無法更好地發揮金融科技的積極作用。這些問題都是我國銀行立足于金融科技實施銀行轉型所必須注意的重點,也是發展方向。
3 利用金融科技實現銀行轉型的對策探析
(1)建設數字化銀行,為銀行轉型發展打好基礎。只有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打造數字化銀行,強化基礎工作數字化建設,才能夠有效推動銀行轉型,開展便捷、效率的銀行工作。
首先銀行要完善客戶賬戶信息,要立足于金融科技的基礎上建立全面化的賬戶體系。既要對銀行賬戶進行分類化管理,又要對銀行賬戶進行防范電信詐騙等措施。要將現有的實體化賬戶逐漸虛擬化開展,建立賬戶的跨行、跨界開立,促使賬戶服務能夠逐漸由線下轉為線上、固定轉為開放。其次我國銀行要強化用戶管理體系,將“去介質化”作為數字化銀行客服開展的主要特征,將客戶的手機號、密碼逐漸代替傳統銀行的存折、身份證等,這不僅能夠便利客戶的金融服務,也能夠更好地應對廣泛的客戶群體的需求,保障銀行客戶服務工作的有效進行。此外,我國銀行要建立數字化的銀行業務運營體系,站在客戶服務的角度上精簡數字化流程,在降低成本的同時加強銀行用戶的使用體驗;在強化流程控制方面,提高銀行客戶服務的運用效率。這樣不僅能夠打造系統化的數字銀行,也能夠為我國銀行轉型發展打好基礎。
(2)建設智慧型銀行,為銀行轉型發展提供方向。要想推動我國銀行轉型發展,打造智慧型銀行,我國銀行就必須沖破傳統銀行模式的束縛,從銀行的多領域建立全新、智能化的服務模式,這樣才能夠滿足不同銀行客戶的需求,從多方面推動線上銀行與線下銀行的融合,進而發揮金融科技的積極作用。
首先,我國銀行要大力推動線上化獲取顧客,針對不同的顧客要建立不同的營銷方式。要在統計顧客層次上通過數據分析來挖掘潛力顧客價值,建立粉絲經濟。銀行可以發揮自身的獨特優勢,利用信用卡申請來建立二類、三類線上服務。也可以針對年輕客戶進行產品營銷,實現培育潛力客戶的最終目的。其次,智慧型銀行并不是指單純的線上銀行,而是指在開展銀行工作中要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既要確保線上標準化的銀行服務,包括生物識別、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也要轉型線下網點,實現線上金融與線下金融的無縫銜接,更好地為不同的銀行客戶提供多樣化的需求服務。
(3)建設創新性產品,為銀行轉型提供堅實保障。利用金融科技推動銀行轉型的重要保障是要創新銀行產品,更好地吸引銀行客戶。
一方面,我國銀行必須充分借助外力開展銀行工作,要認識到在信息技術發展大背景下支付、大數據等領域在金融科技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在與這些平臺合作的方式為銀行金融科技發展注入新動力,更好地促進銀行創新型產品的開發。另一方面,我國銀行要積極整合現有的銀行資源,把握機遇。目前我國銀行業務產品仍然是占據一定的市場優勢,這更要求我國銀行“與時俱進”開展相應的銀行產品開發工作。我國銀行要在管理、政策方面從金融角度出發建立新的制度,也要針對目前市場上的金融科技熱點領域進行產品創新和資源整合。只有這樣我國銀行才能夠獲得新的發展動力,銀行轉型的步伐才能夠不斷前進。
4 結束語
目前我國銀行的金融科技業務發展并不完善,但已經開了好頭。銀行經濟發展中正確認識金融科技發展形勢,吸取金融科技在我國銀行業務發展中的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金融科技銀行發展之路,就能夠發揮金融科技積極作用,利用金融科技推動我國銀行轉型。
參考文獻:
[1]徐丹.商業銀行體系內科技銀行發展策略分析[J].知識經濟,2016(10).
[2]任春玲.我國科技銀行發展的現存問題及對策建議[J].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院學報,2016(3).
[3]濮菁,錢淵淵,楊昕.科技銀行可持續發展探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5(7).
[4]催子騰,馬越,吳晗.金融科技發展對銀行業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中國物價,2017(6).
[5]戈峰.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創新發展與風險控制研究[J].商業經濟,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