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為促進人工智能時代企業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順利轉型,文章介紹了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主要工作內容,分析了企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兩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探討了當前企業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意義,并提出了企業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順利轉型的具體策略,以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 財務會計;管理會計;人工智能;企業財務
[DOI] 10.13939/j.cnki.zgsc.2020.01.142
1 概述
財務會計所開展的工作主要是對已結束的經濟項目實施嚴格的監管及核算,并以貨幣為單位來將企業的經營狀況、收入支出及盈利能力呈現給利益相關者,這是經濟項目中一項最重要的基礎性管理工作。
在企業會計中,管理會計作為一個分支,與財務會計有著并列地位,其主要內容是通過對企業的經濟行為加以分析,提出有效的建議來推動企業的持續發展。與財務會計相比,管理會計更加重視企業效益的提升,以強化企業的控制服務。
2 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區別與聯系
財務會計應當依據日常工作的記錄所制定的相關報表,為各個利益相關者提供有效的財務信息。其在編制年報、月報等工作中,必須遵照相關法律法規及財務標準為原則。財務會計所開展的工作可以充分體現出企業的經營狀況及以往信息,重視監督與核算。
就財務會計來講,其準則無法對管理會計發揮制約效果,它的主要工作就是對企業經營中所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并基于此提供有效的預測信息,以促進企業的經營決策,提升經營效率,以服務于企業的內部管理。其重點在于企業的考核及控制,及對企業日后發展的預測及規劃。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在很多方面都存在顯著的差別,例如工作的重點、所遵照的原則、方法機制等,甚至在人員素質方面也存在較大的差別。但是就算這樣,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也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它們盡管分別屬于兩個不同的會計分支,但是所運用的信息都源自于企業經濟項目中的原始信息。而且,其目的在于提升企業的效益及最大化實現企業的價值。同時,財務會計所提供的數據是管理會計開展評價工作的基礎,管理會計所開展的規劃是財務會計的核算目標,兩者相互促進、相互補充。
3 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現實意義
(1)信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為了滿足互聯網在會計行業的發展需求,大部分企業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都以計算機為關鍵參與者,對信息的收集、資源的保存等進行有效的處理。這些內容較為簡單,不需要太多的程序就可以實現數據的精確處理。不僅為了提升工作的效率,降低傳統會計人員的工作強度,減少人力的成本,還應當對企業的會計材料進行有效的歸類及整理,對企業決策開展有效的分析,促使工作人員及時把握企業財務的動向。財務管理人員通過電腦就可以有效控制企業的財務,及時處理企業的信息儲存。畢竟,通過運用有效的手段來保護企業的機密文件,傳統的賬簿安全與計算機的加密安全無法相比。由此可知,對會計行業而言,信息化對其有著嚴重的影響,因此會計行業應當積極調整改善,以滿足信息化時代的發展需求。
(2)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導向。隨著網絡及信息技術的進步,經濟發展將趨于全球化,基于該背景下,國有企業也積極摸索改革,其目的在于在國際市場中占據一定的份額。但是,其所運用的傳統財務會計管理將無法適應經濟的發展,無法為國有企業提供有效的支持。為了充分把握發展的機遇,管理會計由此產生和發展,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對企業的經營做出有效的預測及分析,同時提出有效的解決策略。但即便有了管理會計的幫助,國有企業也無法在國際市場中取得較好的發展。
最首要的就是市場資源的配置問題,由于發達國家比我國更早地進入國際市場,他們不僅搶先占據了較多的市場資源,而且制定了較多的經濟政策。我們不僅要與發達國家來搶占市場份額,而且要避免國內政策與國際政策之間的沖突。除了資源的配置問題,國有企業在轉戰國際市場的時候,其所面對的一個挑戰就是國際市場所具有的波動性。在剛進入到國際市場時,國有企業不具備穩定的流動資金,由于受到金融危機及國際市場波動的影響,國有企業若要開展制度及技術的改革將面對更多的困難。為了推動改革的進程、取得較多的市場資源及經濟效益,改變傳統的財務會計,促使其轉變為管理會計將成為創新的首要環節。
4 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策略
(1)優化財務組織機構和財務人員結構。由于傳統的會計核算工作具備較強的復雜性,大部分工作人員在該環節都要耗費較多的時間,導致工作效率持續降低,從而使會計行業對財務人員的需求量始終維持較高水平,企業也需要耗費較大的成本。但是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及運用,人工終將被機器所取代,在基礎財務領域中亦是如此。通過開展簡單的程序設計,計算機可以完成一系列的基礎性會計工作,極大提升了會計核算的精確度及效率。財務 處理的傳統程序為了適應企業的管理,將會作出相應的轉變,因此,對企業的管理會計部門及工作人員造成影響。而處于人工智能時代下,傳統的財務人員為了不被取代,必然會轉變為管理會計,同時推動相關機構的轉型。因此,可以通過采取相應的措施來完成會計人員的轉型。
(2)多維度加強與業務部門的聯系。盡管一個企業具有較多個部門,但是部門與部門間應當強化交流。特別是財務人員,充分掌握企業的核心資金,深入到業務部門,關注及參與企業的經濟業務。在業務的前期工作中,應當重視雙方的合作條件,簽訂合同的時期應當重視支付的方式、發票的類型等各個內容。為實現經濟業務提供有效的建議,規避財務的風險,以最大化地獲取利益。此外,財務工作者還應當對業務部門的成本歸集問題加以調查及指導。若業務部門不了解政府部門的相關政策,對企業的財政補貼、課題的研究成本極易產生錯誤,極易導致項目成本無法滿足標準要求,后期的核算環節出現問題,對科研及項目的成敗造成了影響。因此,工作人員應當積極強化與業務部門的聯系,對各個項目成本加以控制,規避財務風險,促使財務核算具備較強的精確性,以最大化實現經濟及管理的效益。
(3)多元化工作下實現信息共享。財務會計在開展基礎性工作的時候,其重點在于“記錄價值”,而管理會計的重點在于“創造價值”。為了通過對企業的經營活動加以規劃及控制來提升企業的效益,管理會計必須落實于企業管理的整個過程,而在該過程中也會實現信息資源的整合及共享。在該措施中不僅可以有效地融合企業目標及經濟行為,幫助企業進行有效的預測及分析,而且可以有效避免因部門溝通不當所導致的一系列數據問題,并且降低一些不必要的投入,從而促使企業的成本得以降低,以最大化獲取經濟效益。因此,基于大數據及云計算的條件下,管理會計應當與企業的目標相結合,充分運用各種有效的手段,推動企業會計的轉型,使其由重視核算轉變為重視管理。
5 結語
由上述可知,隨著人工智能的日益普及,企業的現代化管理對財務工作者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財務會計無法承擔企業的會計工作,企業應當吸引更多的會計人員,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而且,政府部門應當積極促進經濟的轉型,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也逐漸發展,企業財務會計逐漸轉變為管理會計,不僅是形勢所需,而且具有較強的迫切性。因此,不管基于國家及企業的角度,還是依據行業的發展,財務會計都必須轉變為管理會計。
參考文獻:
[1]謝建廠.大數據視角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策略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9(20):30-32.
[2]曾敏.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運用[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7):11-13.
[作者簡介] 楊素貞(1975—),女,河南禹州人,河南永錦能源有限公司云蓋山煤礦二礦,研究方向:企業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