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wabunga!(音譯作卡瓦邦嘎)”小時候,每天坐在電視機旁,以一句酷酷的口號,忍者神龜們閃亮登場,到底也對得起這翹首以盼。時過多年,雖然對動畫片劇情的記憶已經模糊了,但主角忍者神龜的形象仍記憶猶新。
那么問題來了,請搶答,“忍者神龜”是海龜還是烏龜?
答案揭曉,…………是烏龜。
其實答錯的也不用氣餒,“海龜”“烏龜”……,同樣背著重重的、堅硬的龜殼,看似很不太靈巧的四肢,確實讓人“傻傻”分不清。
那么,海龜與烏龜到底有什么區別?
單從名字上來看,海龜與烏龜都是龜,同屬于龜鱉目。海龜(學名:Chelonia mydas),海龜科、海龜屬。烏龜(學名:Mauremys reevesii),龜科、擬水龜屬。二者雖外貌相似,但只要你認真觀察分辨,便可以發現烏龜和海龜之間存在很多不同之處,不僅生活習性、環境不同,而且身體特征也有明顯的區別。
No 1 生活環境不同
海龜,毋庸置疑,其生活在大海里,除產卵外絕不上岸,在陸地上可存活時間不足10天。烏龜屬半水半棲、半陸性爬行動物,主要棲息于江河、湖泊、水庫、池塘及其他水域。
No 2 食物不同
兩者食性均很雜。
海龜以海洋中的魚類,水母等軟體動物及海藻等為食。人工飼養條件下,攝食各種海魚、蝦、海藻以及甲殼類動物和軟體動物,食量很大,幼體更偏肉食性餌料。
烏龜以動物性的昆蟲、蠕蟲、小魚、蝦、螺、蚌、植物性的嫩葉、浮萍、瓜皮、麥粒、稻谷、雜草種子為食,耐饑餓能力強,每吃一次食物之后,可以好長時間不再吃東西,這點海龜卻做不到。
No 3 身體特征有差別
海龜長可達1米多,頭頂有一對前額鱗,四肢已完全變化為鰭狀肢,指甲也退化了。烏龜頭小,尾短。
一旦遇到危險,烏龜能立刻把四肢、頭、尾巴縮回體內,只剩下一個橢圓形的硬外殼,以防御敵人的襲擊。但海龜卻不具備這種自我保護的本領,其頭、尾巴、四肢不能伸縮。
講完海龜和烏龜的區別,是否可以快速區分了?
其實,海龜早在兩億多年前就出現在地球上了,是有名的“活化石”。據《世界吉尼斯紀錄大全》記載,海龜的壽命最長可達152年,是動物中當之無愧的老壽星。目前全球現存的海龜種類僅有兩科六屬七種,分別為海龜科和棱皮龜科,包括棱皮龜、赤蠵龜Caretta caretta、肯氏龜Lepidochelys kempii、欖蠵龜Lepidochelys olivacea、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綠海龜Chelonia mydas、平背龜Natatordepressus。
近年來,由于海域環境質量普遍呈現下降趨勢,海龜的生存環境進一步衰退,加之長期遭濫捕濫殺,濫挖龜卵,以致海龜數量急劇下降。例如一到繁殖季節,海龜即使遠在千里之外,也要回到出生的地點去產卵,但由于海灘上的人工建筑增多,必須回到其出生的海灘上產卵的海龜因無法找到故地而造成終生不育。海洋中廢棄的漁網、塑料等垃圾也是海龜揮之不去的噩夢,它們誤將這些垃圾當作食物吞下,無法消化,日益堆積堵塞腸胃從而致死。當前已有多種海龜被列為瀕危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