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輝煌
摘 要:博物館作為歷史文物的收藏場所,具有濃厚的藝術色彩。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博物館,對歷史文物進行近距離的參觀,對博物館的文物保護和管理工作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歷史文物的收藏。文章簡要闡述數字化技術應用與博物館文物保護的現狀,進一步強調了博物館文物數字化技術保護的必要性。在此基礎上,針對數字化文物保護的注意事項提出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中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建議。
關鍵詞:數字化技術;文物保護;博物館;運用建議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從追求物質文化逐漸轉向精神文化。博物館中保存著眾多的歷史文化遺產,肩負著繼承和弘揚各種歷史文化的重任,是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不二場所。建設數字化博物館既有利于對我國現存的歷史文物進行有效保護與傳承,又有利于弘揚社會主義文化精神。因此,必須運用數字化技術對博物館中的歷史文物進行有效保護。
1 數字化技術應用于博物館文物保護的現狀
近幾年來,文物的展覽技術、保護修復技術和博物館的管理技術、教育技術等諸多方面發生巨大的變化,極大地影響著博物館的運營。VR、微信公眾號、App、云資源等新興軟件技術的出現,使得博物館以各種形式進入了人們的視野。①新興軟件技術對數字博物館的發展產生重要作用。
到目前為止,全國1300余家博物館開放網站、微信、微博等進行在線文物展覽,實行專人值守,嚴格做到閉館期間服務到位、內容豐富,通過互聯網將博物館的文物文化和人文關懷傳遞出去。另外,各大博物館與社會力量進行合作,創新傳播文化方式。例如,四川省文物局與教育部門聯合,豐富了“天府文化青少年互動教育系統”內容。廣東省文物局與騰訊公司聯合打造了“博物館—廣東文博智慧導覽”。同時,包括百度、網易、新浪、博物館頭條等多家新媒體均與博物館合作,讓博物館中的文物“活”起來。數字化技術與博物館文物保護相結合,有利于歷史文化遺產的保存。
對于大眾群體而言,博物館里收藏的文物比較單調乏味。博物館文物的歷史信息如何轉化為人們喜聞樂見的文化信息,是一條漫長的探究道路。在這一道路上,仍需廣大博物館從業者的不懈努力,才能有效地傳承歷史文化。
2 對文物進行數字化技術保護的必要性
2.1 有利于對歷史文物進行數字化儲存
博物館中的歷史文物均具有悠久的歷史,短則百年,長則千年,是一種獨特而珍貴的文化財富。雖然博物館采用了比較先進的文物保存方法,由于年久失修,這些珍貴的歷史文物仍可能受到各種因素的破壞。對通過數字化技術保護文物,記錄其所屬的歷史信息,可以使文物信息永久留存。
2.2 有利于各大博物館文物資源共享
在進行文物資源共享的過程中,有時需要對文物進行空間遷移。但在移交過程中,各大博物館還需遵循相關規定進行上報審批,手續、流程冗雜,不利于文物保護工作。對文物進行數字化技術保護后,各大博物館之間的文物資源共享將變得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促進博物館間的文物資源共享和文化交流。
2.3 有利于拓寬文物展覽渠道
由于時間、交通等諸多因素,較多的人無法親身進入博物館感受文物內在文化。與此同時,還有一些體積較大的古建筑文物無法在博物館中陳設展覽。為此,博物館應積極拓寬文物展覽渠道。運用數字化技術進行文物保護工作,采集文物信息,通過構建互聯網展覽渠道,使更多的人足不出戶即可感受文物的內在文化,不再受諸多因素限制,更加自由地觀賞歷史文物②。
3 數字化文物保護的注意事項
3.1 堅持從實際出發
數字化文物保護發展模式與傳統的博物館發展模式間存在較大差別,將數字技術運用到文物保護工作中,將對博物館的文物保護工作產生重大影響。各博物館的文物實際發展狀況及特點各不相同,在運用數字技術進行文物保護時,應考慮現實因素,堅持從實際出發,結合各博物館的展品特色和經濟、科技條件,分門別類地建立適當規模的文物數據信息庫①②。此外,在開展文物展覽、保護等工作過程中,文物管理人員應當將文物目錄進行條理清晰的劃分。
3.2 嚴格把握數字化文物的建設內容
數字化技術在博物館文物保護建設中的應用涉及層面廣,情況較為復雜。因此,文物管理人員應嚴格掌握數字化文物的建設內容,并對其進行有序、有針對性的分類。從博物館文物數字化保護的現狀來看,博物館文物保護數字化技術建設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過程。
①文物數據的采集工作。要求管理人員在徹底掌握文物特點的基礎上,對不同的歷史文物進行科學、有效的種類劃分,對最終的數據填充、編排以及收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采集工作主要分為文字信息采集和實體圖像采集。其中,文字信息采集過程中,針對不同的文物采用不同的掃描設備,利用高精度的三維掃描儀或者3D自動成像系統對文物外觀數據信息進行采集。由于文物極其珍貴,具有不可再生性,在數據信息采集過程中應當將文物安全置于首位。
②處理采集到的文物數據。首先應當將采集的數據信息進行細致優化,其次將優化后的數據信息填充到管理系統的相關版塊中。不僅能實現各大博物館間文物資源的共享,而且有利于文物文化的傳播和傳承,以便更好地進行文物保護工作③。
3.3 建設文物展覽互聯網平臺
在數字化建設過程中,應當注重歷史文物的文化特色,將其充分展現出來,為廣大參觀人群提供多方面的不同感受。為了展現博物館文物保護與管理方面對于數字化技術的熟練應用,管理人員在建設文物展覽互聯網平臺時應多下功夫,將展覽平臺的網頁設計美觀度做到極致,以期能夠成功吸引觀賞者的注意力。
首先,在進行網頁創建時,技術人員應當通過視頻、音頻、圖片等方式將博物館內歷史文物的文化特色進行充分展示,使觀賞者能夠隨心所欲地參觀歷史文物,體會其內在文化④⑤。
其次,在進行文物檢索網站建設時,技術人員應廣開言路,虛心聽取人民群體的寶貴意見,并根據其要求及時更新網站建設工作。與此同時,還應當對歷史文物的文化信息進行定期宣傳,想方設法地傳承歷史文物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文化精神。
3.4 開發歷史文物數據庫
文物數據信息整理工作是博物館歷史文物數字化建設過程中較為重要的環節。在具體數據整理工作中,管理人員應當認真、負責,熟練了解各種歷史文物的時代背景和意義,根據博物館的實際經濟實力開發出具有一定規模的歷史文物數據庫。與此同時,該數據庫的安全性必須得到極大保障。在數字化建設過程中,管理人員還應盡早地制定建設計劃,使文物數據得以妥善保存。
4 數字化文物保護的應用建議
4.1 建立高端數字化文物管理系統
近段時間以來,由于新冠肺炎的暴發,導致很多博物館在疫情防控期間都處于閉館狀態。雖然博物館閉館,但是民眾對歷史文化的精神需求并未消退,數字博物館既可以使民眾享受到更加舒適的文物觀賞環境,又讓民眾隨時隨地在線觀看歷史文物信息,很好地滿足了民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數字化技術不僅打破了傳統實體博物館服務中所存在的不足之處,還為廣大民眾提供了更加開闊的知識獲取渠道⑥。在信息化時代下,實體博物館順應時代發展向數字博物館轉型將成為必然趨勢。
因此,各地博物館的技術人員應當堅持從實際出發,根據各自博物館的實際發展狀況和展品特色創建高端的數學化文物管理系統。將與歷史文物相關的時代背景、發展意義以及存世年份等數據信息合理地進行儲存和備份,有效保證歷史文物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例如,中科東策建立的智慧博物館,該數字博物館系統主要分為票務管理系統、RFID語言導覽系統、展廳全景展覽系統以及文物三維數字化保護系統等。總體而言,這一數字化博物館管理系統的版塊劃分較為全面,能夠有效涵蓋實體博物館所擁有的具體功能。不難想象,在數字化文物管理系統建立后,也將迎來越來越多的民眾參觀感興趣的文物,并且對系統所存在的漏洞提出改進意見。管理人員應積極歸納改進意見,并進一步落實民眾需求改善系統,以促進數字博物館內的文物資源的更新和服務提升。
在數字化博物館平臺的建設過程中,應將不同的用戶群體緊密聯系在一起,改善不同用戶所提出的有效建議,將電信網、計算機網和有線電視網三大網絡進行融合,有效促進知識信息共享的傳播渠道發展。在此過程中,還可以使知識信息迅速傳播,為廣大民眾提供理想、便利的觀賞場所。
4.2 應用數字導航系統,提高文物管理效率
數字化的博物館文物建設可以有效提高文物管理效率,更好地使文物在轉接流動過程中得到有效管理。例如,在博物館之間的合作實踐中,雙方共享文物、圖片資源進行展覽,運用數字化技術對這些信息的記錄工作進行管理,有效記錄展覽文物的數據信息①。在數字化文物保護工作建設中,應當建立明確的劃分標準對歷史文物進行劃分,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文物管理效率。例如,北京數字博物館按照歷史文物的類型將其劃分為自然科學館、人文科學館以及藝術博物館,民眾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進入相應的博物館版塊進行參觀。倘若隨意對歷史文物進行管理,一定程度上會導致數據庫信息混亂,不利于充分發揮數據信息庫的作用。針對博物館數字化辦公需求,管理人員在對博物館工作內容以及流程進行了解分析后,應當構建日常辦公與文物數據資源之間的交融橋梁,極大提高文物管理效率。
隨著數字化技術的普及應用,現今的導航服務也融入了數字化技術。例如,中科東策數字化博物館管理系統中將博物館的導航服務分為微信導覽系統和語音導覽系統。微信導覽系統即通過微信公眾號進入博物館所設的微官網進行參觀,同時由導航系統指引參觀。語音導覽系統是通過中科東策自行研發的語音導覽機進行導航講解。民眾在觀賞文物時,可以應用數字導航系統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講解語言,快速、準確地定位自己所感興趣的文物信息②。與人工講解相比較,既節約了人工講解的費用,又為民眾提供迅速、便捷的導航服務。同時,在數字導航設備上安裝監控設施,不僅能有效避免文物損壞,還能加強文物管理,確保博物館的整體服務水平提高。
4.3 不斷加深對歷史文物的研究
文物研究是博物館自身發展的目標之一,若不對歷史文物進行研究,那么博物館只能充當一個歷史文物的儲藏場地,其傳承文化的職能也無法有效發揮。管理人員只有加深對歷史文物的研究,才能充分體現文物的既有價值和博物館的品質。利用數字化技術不斷加深對歷史文物的研究,可以有效加強研究人員對歷史文物的研究水平和認識程度,為歷史文物的保護工作奠定基礎。數字化系統的便利性可以使管理人員在整理、收集文物數據信息的過程中更快地查缺補漏,將新發現補充進原有資料中,提高歷史文物的完善程度,不斷加深歷史文物研究。
將數字化技術應用于文物保護工作中,有利于整體上保護歷史文物,弘揚歷史文化。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歷史文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破損或丟失,因此將數字化技術與文物保護相結合愈發關鍵,運用數字化技術有助于完整地保存歷史文物和傳承歷史文化。
5 結束語
數字化技術在人們的生活中已經得到普及,同時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斷提高。為了能夠更好地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須建立新型博物館數字化文物管理系統。將數字化技術與文物保護工作相結合,是順應時代發展的表現。因此,博物館在數字化文物保護建設過程中,應當綜合考慮各種復雜因素,結合自身的發展條件與現狀,建設獨特的數字化文物展覽平臺,更好地對博物館的文物進行保護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