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忠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是一件大事,關乎黨的命運、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命運、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計。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實施好這個百年大計,應著重解決好識別、監督、關愛三大問題。
注重精準有效識別年輕干部,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儲備青年才俊
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發現是前提,識別是關鍵。發現和識別“好苗子”,重點要甄別“三種人”:老實人、老好人、“兩面人”,形成不讓老實人吃虧、不讓老好人當道、不讓“兩面人”得利的鮮明導向。精準有效識別年輕干部,可以通過政治生活、民意情況、干部考察和大數據識別等主要途徑實現。
黨內政治生活是識別人、鍛煉人的好制度,規范、嚴肅的黨內政治生活是政治識別的重要途徑。紀檢監察機關、組織部門應當把列席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作為全面識別特別是政治識別干部的重要途徑,全程參與,全面覆蓋,嚴格把關,從嚴督導。應建立專門檔案,并把歷年民主生活會的情況結合起來進行認真分析研判。
民主測評和民意調查,是判斷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一個重要途徑。要堅持和完善“一報告兩評議”和第三方民意調查制度,科學運用評議和調查結果,不以“全票”論英雄。在測評和調查結果上劃出一個“容差區間”,讓干事的人不怕得罪少數人。要結合基層黨建中“政治功能”和“組織力”的評價,在所在支部和分管支部范圍內進行“政治能力”測評。
通過干部考察識別,一要看工作量是否飽和,工作中是否任勞任怨,是否推諉扯皮,是否爭功諉過,是否力盡所能;二要看關鍵時刻是否站得出來、沖得上去、扛得起來,是否有擔當;三要看在榮譽和利益面前是否斤斤計較、討價還價;四要看作風是否踏實,是否夸夸其談、言過其實,是否有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問題。判斷這幾個方面的情況,主要依靠談心談話和考察來進行。要建立重點對象平時表現檔案,主要記錄上級分管領導的評價、單位主要負責人的評價。要改進談心談話和考察方法,在平時,應當加強常態化、分散式、談心式、一對一的談話了解。要建立“急難險重”任務清單,對干部在關鍵時刻的表現進行記實。
大數據識別,是信息化條件下的一個重要手段。一要進行數據集成,解決“有沒有”的問題。加大頂層設計力度,建立安全的數據交換平臺,打通部門之間的數據,實行有條件的數據交換與共享,建立起包括體制內部門數據、體制外機構數據在內的數據庫。二要進行數據挖掘,解決“如何用”的問題。重點針對“朋友圈”“社交圈”進行個人特征分析,聚焦“關鍵詞”“關鍵事”進行風險點分析等。三要嚴格數據管控,解決“用得好”的問題。在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保護個人隱私的前提下,通過嚴格的人防、物防、技防,解決好數據安全問題;通過嚴格的授權審批問責,解決好合法合規的問題。
注重從嚴從緊監督年輕干部,讓年輕干部在“陽光”下成長
總結干部成長中容易出問題的規律,加強干部監督應突出重點人群和重點時段。重點人群,主要有以下四種:
一是搞非組織活動的干部。這類干部往往相信通過“活動活動”能夠解決“問題”,違背組織原則搞非組織活動,拉“小圈子”、搞“小團體”,甚至成為“兩面人”。
二是兼任下屬實體單位“一把手”的干部。主要指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兼任轄區內工業園區、開發區等實體單位黨委書記、行政“一把手”的干部。由于直接兼任下屬單位“一把手”,容易形成缺乏監督的權力真空,滋生腐敗行為。
三是長期“蹲”、位置“重”的干部。主要指長期作為后備干部培養而且處于關鍵崗位,尤其是長期不交流的干部。這類干部在作為后備干部培養前期是干凈干事的,時間一長,有的就會逐漸感覺前景渺茫,于是心生怨氣,“不升官就發財”的心態出現,開始濫用手中的權力謀取私利,走向墮落。
四是長期“輕”、突然“重”的干部。主要指長期在不管人、財、物的崗位工作,容易出現心理失衡;而一旦到了管人、管錢、管項目、管審批的崗位以后,容易出現“動作變形”,產生“找回來”、“彌補一下”的沖動,以至違法違紀。
重點時段,主要是年輕干部成長的“早”期。年輕干部工作經驗不足、鑒別力不強,有的底線意識不強,防范意識較弱,需要防患于未然,早期就開始加強教育管理和監督,多用“四種形態”中的前兩種形態,而不能放任自流、秋后算賬。領導和組織部門、紀檢監察部門要多談心,有事說事,無事提醒,“木魚天天敲”,響鼓也實錘;經常開展警示教育,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做到警鐘長鳴;完善干部廉政風險點研判制度,定期分析提醒。
注重真心真情關愛年輕干部,激發干事創業強大活力
關心干部的全面發展,是干部工作的基本要求。關愛年輕干部的健康成長,必須遵循干部成長規律,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舍得給年輕干部學習時間。一些干部學非所用,需要在崗位上重新學習,應當鼓勵干部參加在職學習、專題培訓;一些年輕干部缺乏處理疑難問題的能力和經驗,需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題培訓。在信息時代,新知識新技術不斷出現,更需要安排出時間,讓干部沉心靜氣學習充電。在實踐中,年輕干部往往是單位的工作骨干,工作任務重,不少領導同志以“工作忙、離不開,需要實踐鍛煉”為由,長期不安排年輕干部學習,這需要引起重視。
二是要舍得“壓擔子”,讓年輕干部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在“急難險重”崗位上健康成長。年輕干部普遍有強烈的進取心,個人進步愿望強烈,有“擔擔子”的期待和思想準備。但擔子不能一“壓”了之,需要跟蹤觀察,并安排工作經驗豐富的老同志給予必要的協助和提醒,在“熱鍋”中練就沉著冷靜的本領。
三是引導年輕干部既要保持工作激情,又要理性對待各種情感關系。干事創業需要激情,人際交往需要理性。年輕干部有天然的工作激情,需要鼓勵和保護。在人際交往上,要積極引導年輕干部平和理性,正確處理好親情、友情、同志情,做一個坦坦蕩蕩、光明磊落、親和平實的人。處理好親情與工作的關系,既要重視家庭和親情,又要建設良好的家庭家風家教,防止礙于親情而喪失原則、為了親情而突破底線。處理好友情與工作的關系,尤其是要建立好“親”“清”政商關系,要把企業家當親人來對待,但不能有親人一樣的利益關系。私人朋友相處,要注意防止江湖義氣、團團伙伙的問題。處理好同志情與工作的關系,尤其是年輕干部之間的關系,防止“同行相輕”“同道相忌”“同齡相爭”的問題。親情、友情、工作情的關系處理,是一個長期養成的過程,需要組織不斷教育、提醒。
四是愛護年輕干部的政治生命,既不能“光環定終身”,也不能“一錯定終身”。年輕干部有激情無經驗,犯小錯在所難免,應當有容錯的制度。對那些有激情有擔當的年輕干部,不能因為曾經違反規章制度而一棍子打死,要給他們糾錯的機會。對那些曾經有突出貢獻、有耀眼“光環”的年輕干部,應當客觀看待他們的錯誤,不能一出錯就全盤否定,甚至溯及既往,但要教育年輕干部珍惜自己的政治生命,不能因為組織上可以容錯糾錯而心存僥幸,以身試錯甚至以身試法,越走越遠。
五是加強談心談話,使年輕干部的思想和情感始終“在線”。年輕干部思想和情感的可塑性比較強,只有常態化與組織保持“在線”狀態,才不至于偏離方向。應當建立常態化談心談話機制,聽干部說話、讓干部把話說完,傾聽干部意見,掌握思想動態,理順干部情緒。建立完善“談心預約”制度,保證有需求的干部一年至少有一次向干部管理部門或主要領導匯報思想的機會,暢通干部與組織之間的溝通渠道,讓談心談話制度不至于成為擺設。
(作者系中共重慶市委直屬機關工委常務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