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臻



[提要] 為促進科技金融研究的進一步發展,強化科技與金融的結合力度,本文利用CiteSpcae對相關文獻進行分析,以科技金融為主題,利用CNKI中國期刊論文數據庫進行文獻檢索,分析我國目前科技金融研究趨勢與現狀。
關鍵詞:科技;金融;科技金融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9年10月11日
一、引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創新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科技產業創新與金融產業創新緊密融合,形成了經濟發展新的助推器。科技與金融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資本與金融是促進科技創新的基本要素,目前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金融業如何更好地保障科技創新;科學技術的創新如何與金融創新高效率結合等,解決了這些問題才可以發揮科技金融在創新領域的重要作用。因此,要統籌好政府、企業、金融市場等多方領域,因地制宜,發揮好各個領域的助推作用,進而形成科技金融支持創新的合力,推動經濟發展。
二、國內外研究動態
國內外學者從不同角度詮釋科技金融的作用。Saint-Paul(1992)認為金融市場使用風險與生產率較高的技術,推動了科技創新。Perez(2002)認為金融資本對科技創新的擴散與傳播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Chou和Chin(2006)從資本市場角度出發提出金融產品革新有助于推動科技創新。
對于科技金融,趙昌文等(2009)提出定義:科技金融是促進科技開發、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與金融服務的系統性、創新性安排。房漢庭(2010)認為,科技創新與金融創新的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結合是科技金融的本質。肖龍滄(2011)探討了科技金融的本質,認為科技金融是一種技術創新與金融創新相結合的活動,強調的是科技產業與金融產業的融合。明明(2013)用實證分析的方法證明金融業可以顯著推動科技的創新。毛茜(2014)從資本市場角度出發運用IS-LM模型證明科技金融能夠助推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科技創新,促進實體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劉湘云和吳文洋(2018)運用哈肯模型證明廣東省科技金融與高技術產業相互促進,協同發展。
三、科技金融本質
科技金融是基于科技創新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針對科技創新的各個發展階段的特點,加速推進科技創新創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為目標,根據科技創新高風險、高成本和高收益的特點,將科技創新與金融產業相互匹配,推動二者的融合發展。經濟的發展需要科技的推動,科技的進步同樣促進了金融業的提升,不過二者屬于不同產業,融合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
四、基于CiteSpace的知識圖譜分析
(一)數據來源。從CNKI數據庫檢索,檢索主題為:“科技金融”,入庫時間:2009~2018年,數據下載方式設定為全記錄包含所引用的參考文獻以及摘要,數據下載截止時間為2018年8月29日。對文獻類型進行篩選,共得到5,654條文獻。
(二)分析工具。美國陳超美教授研發的CiteSpaceIII軟件,主要基于共引分析理論和尋徑網絡算法,探尋學科演化的關鍵路徑及知識轉折點,并通過一系列的可視化圖譜繪制來形成對學科演化潛在動力機制分析和學科發展前沿的探測。
(三)數據分析。本文對5,654條文獻進行分析,網絡節點設置為“Keyword“,時間段為2009~2018年,時間跨度為2年,數據抽取對象為top50。
在CiteSpace中,將網絡節點設置為“key words”,對5,654條文獻進行關鍵詞分析,繪制出關鍵詞分析可視化結果圖,如圖1所示。(圖1)
按年份對高頻關鍵詞進行統計分析,得到高頻熱點詞列表,見表1。通常頻次高的熱點詞是研究領域的熱點,圖1中帶有黃色圓圈的關鍵詞具有中心性,是一個研究熱點轉向另一個研究熱點的轉折點。(表1)
從圖1中看出,2009~2010年科技金融成為了熱點詞匯,科技金融是由2009年趙昌文進行了廣泛的定義,自2009年以后,諸多學者從科技金融本質、科技金融與科技創新融合效率等不同視角展開對科技金融的研究。2010年以后,學者們的研究熱點轉向了創新,金融,財政金融,科技型中小企業等。眾所周知,很多科學技術由一部分小企業掌握,然而他們受到資金和市場限制難以將技術產品化推向市場。因此,科技金融的發展需要政府站出來進行合理的政策規劃及引導,不僅僅是政策上的指引,更要有財政上的支持,加快金融產業創新,推動科技金融的發展。
對高頻熱點詞的分析,我們可以整體把握其演化路徑,關鍵詞的頻次高低可以反映其受關注度,而中心性的高低反映其在該研究領域的轉折意義和樞紐作用。從表1中看出,2009~2010年“金融”、“財政金融”、“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科技金融”、“科技創新”等詞匯成為了該年度學者們的研究熱點。這意味著,科技金融的發展,一方面離不開科技產業創新,另一方面也離不開金融產業的發展,二者加速融合可以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難題。科技與金融二者相互助力,相輔相成,改善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面臨的資金困境,使其有機會可以獲得足夠的資金,走上快速發展的道路。2011~2012年,“科技”、“產業”、“分行”等成為熱點詞匯。近年來,相當多的商業銀行都成立了科技分行,大力發展科技貸款業務,致力于為科技型中小企業解決融資少、融資難的問題。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不過其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如成本的提升,風險的提高。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其有形資產過少,難以從傳統渠道獲得資金,因此科技分行的建立有助于緩解其資金壓力,不過如何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進行資產的合理評估成為了急需解決的問題。2012~2013年,“金融支持”、“高新技術產業”成為了研究熱點。高新技術產業具有高風險、高成本、高回報的特點,需要大量資金持續不斷的投入,傳統的金融業對其支持力度遠遠不夠,因此需要科技金融的創新。2014年及以后,“科技服務業”、“創新驅動”、“區塊鏈”、“投貸聯動”成為了研究熱點。科技金融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服務,解決其融資難的燃眉之急。這不僅僅需要科技或者金融一方的努力,需要兩者相互溝通,共同努力,推動科技金融的發展。近年來,區塊鏈技術成為了研究的熱點,很多問題都可以從區塊鏈入手,解決掉以前存在的信息不對稱等問題。2016年有部分學者運用區塊鏈技術解決科技金融中間存在的中小企業與投資機構存在的信息不對稱以及中心化的問題。不過僅僅是理論有了一定的突破,距離其真正的落地大幅推廣依舊存在一定距離。貸、債、股投資聯動機制的本質是具有不同風險偏好和收益要求的金融機構,圍繞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的差異化投融資需求,建立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在利益共同體平臺上,在信息、渠道、產品、客戶等不同層面展開合作,運用豐富的金融工具,滿足企業多元化需求,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打造一站式金融服務。
五、結論
雖然近幾年科技金融的發展有了一定的進步,為部分科技型中小企業解決了資金問題,不過對于整個科技產業來說,還是遠遠不夠的。科技信貸總量還是過小,資本市場不完善,科技保險發展速度過慢,與加速擴張的高新技術產業規模無法匹配;創業投資更偏好于即將上市的企業,而對于孵化器、初創期等科技型企業的投資規模較小;科技型企業對資金需求巨大,融資難問題突出,現階段金融體系還是無法與科技創新相匹配,與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金融需求無法做到協調一致;相關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夠,無法更好促進科技與金融的結合;部分金融機構的金融創新滯后,沒有適合的金融產品,大多數科技金融試點還是處于科技支行的階段。
綜上,政府應該繼續擴大財政科技投入,提高財政科技資金使用效率,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科技與金融創新加速融合;促進科技資本市場與風險投資協調發展,完善相關法律規范,推進金融制度、風險投資法規創新,簡化審核程序,縮短企業上市周期;為了促進科技型企業的發展,應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推廣科技貸款,完善科技保險,引導創業投資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Saint—Paul G.Technological Choice,Financial Market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2(36).
[2]卡蘿塔·佩蕾絲.技術革命與金融資本——泡沫與黃金時代動力學[M].田方萌,胡葉青,劉然,王黎民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3]趙昌文,等.科技金融[M].科學出版社,2009.
[4]房漢廷.關于科技金融理論、實踐與政策的思考[J].中國科技論壇,2010(11).
[5]肖龍滄.對科技金融創新發展的探析:山東實踐[J].金融發展與研究,2011(5).
[6]明明.關于科技金融的理論和實證研究[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3(8).
[7]陳超美.科學前沿圖譜:知識可視化探索[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