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穎韜 夏秦羽 葉李靜 顧錦輝 宋志遠
[提要] B2C平臺下農產品逆向物流運營現狀在科普重視、規模經濟、信息平臺、冷鏈物流和政府政策等方面都有所不足,要推進其可持續發展路徑,就需要政府出臺政策,完善專業回收體系,并發展農村相關建設,以達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經濟成本,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目標,從而同時發揮出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關鍵詞:B2C;農產品;逆向物流;可持續發展路徑
中圖分類號:F259.22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9年10月17日
一、引言
現如今,在科技與互聯網帶動經濟發展的趨勢下,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或多或少地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在農產品物流方面,“互聯網+”經濟模式讓我國農產品物流達到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但同時因為追求最大的經濟效益,我國農產品物流的可持續性發展問題也逐漸突出。
逆向物流,這個專業名詞是在一位學者給美國物流管理協會的報告中被第一次提及,他曾在報告中指出,逆向物流是指讓產品的包裝等附帶品從正向物流的原路徑返回的物流活動。而我們研究的B2C平臺下的逆向物流,更多的是基于國內已經起步的B2C農產品網絡銷售模式,探索逆向物流的運行情況。這種銷售模式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專業性在線網絡銷售平臺,如京東、淘寶等大型電商平臺;第二類是以物流電商(即以項目中的順豐優選為例)為主要形式的。
從經濟和生態方面分析,農產品的逆向物流對降低污染、減少資源消耗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它會是實現農產品循環經濟的關鍵。所以,只有實現了農產品正逆向物流的良好對接,才能把循環物流系統的經濟和生態效益發揮到最大。
在政策方面,農業逆向物流體系的構建,有利于“低碳經濟”的真正實現。從更大的方面講,這種體系的建設實施對現階段“三農”問題,農業可持續發展及未來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現更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文獻綜述
20世紀末,美國的一位學者在給美國物管會的一篇學術報告中第一次提出了逆向物流這一概念。后來,逆向物流經過眾多學者的深入研究以及在相關產業中投入的大量實踐,初步引起了各行各業的重視。而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一些學者也應用了大量商業操作的案例和調查信息,對電子商務環境中的逆向物流活動進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從我國目前的農產品物流狀況和該方面的學術發展情況來看,相關的研究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但是還是有一些國內學者認識到了農產品廢棄物逆向物流的重要性,利用實地考察、建立模型等方法,從許多方面對其做出了剖析和探索。
同時,國外的專家也看到了逆向物流的潛在價值,政府也通過出臺法律來強制企業加強逆向物流管理機制的建設。21世紀初,相關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對逆向物流的探索也開始涉及到更多的行業。
三、B2C平臺下農產品逆向物流現有模式的不足
(一)科學認知度和專業重視度不足。我國的農產品回收物已經是我國一大污染源,但同時,這也是我們未開發利用的資源寶庫,調研發現,我國基層人民對農產品逆向物流沒有科學的認識,對農產品弄廢品回收利用的認真也多處于環保層面的認知,這其中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沒有得到重視,更不用提B2C平臺在農產品逆向物流鏈中潛在的巨大作用被長期忽視。
(二)沒有產生規模經濟效益。調研發現在農廢品的回收利用情況上,同一個區的村落與村落之間也會存在很大的差別。村落之間在農產品逆向物流的運營上的差別主要取決于村委會和區政府有無鼓勵政策,特別是經濟上的獎勵措施,而村落之間的政策又不甚相同,這就導致對農產品逆向物流鏈的建設主要限制在單個村與政府以及物流公司之間,村落與村落之間的網絡聯結非常微弱,沒有產生規模經濟效益。
(三)B2C平臺在農產品逆向物流鏈中作用的缺失。B2C平臺在我國農產品逆向物流鏈中可以發揮的巨大潛能還未被挖掘,筆者調研發現絕大多數村莊中的農產品物流鏈還是通過線下模式發展,線上的物流鏈運營依舊少有人問津。而若第三方物流公司加入B2C逆向物流鏈,這可以很大程度上優化整個逆向物流運營模式。廢舊物品回收管理軟件、B2C電子商務平臺聯運和統籌調配技術在整個農產品逆向物流鏈中的巨大潛能還未被開發,當下的大部分的農產品逆向物流的運營效率依舊很低。
(四)冷鏈物流技術裝備有待提升。資料顯示,八成以上的農產品在物流鏈條中是常溫運輸加工,而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大量的水果生鮮腐敗壞爛,于是便產生了大量的農廢品回收物,這都需要通過逆向物流進行處理。如果解決了冷鏈物流技術問題,那么正逆向物流鏈條定可以得到優化。
(五)政府鼓勵政策實施不到位。調研顯示農民的行為模式很大程度上會受到政府鼓勵政策和經濟優惠驅動,比如如果政府有鼓勵政策會統一回收相關的農廢品,并對此有相關的經濟獎勵或積分兌換優惠,農民大概率會積極遵循政府的政策來完成他們在農產品逆向物流中的角色作用。而如果政府沒有相關鼓勵政策,那么農民對農產品逆向物流就不會有足夠的重視也不會有科學的認知,這就使得農產品逆向物流鏈在起點就無法繼續進行。這說明政府政策在整個逆向物流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政府鼓勵政策實施不到位就很大程度上會導致農產品逆向物流的運營不善。
四、影響因素
(一)政府政策方面。一方面有關政府缺乏相關的法律法規去約束農產品逆向物流企業向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政府也沒有出臺有關的鼓勵政策來加強農民對農產品逆向物流的科學認識,比如:對統一回收的農廢品給予適當的經濟獎勵或者財政補貼。所以,政府應該積極采取措施,比如:制定有關農產品逆向物流的相關法律法規,用法律的手段來提升農產品逆向物流系統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同時,政府也應制定有關的優惠政策,例如:稅收優惠,財政補貼和積分兌換等來激勵農民對農廢品的回收利用,以強化農民在農產品逆向物流的角色作用。
(二)缺乏專業的農廢品回收體系。第一,通過實地調研我們發現,很多的農村都缺乏規范化的村鎮回收網點,物流服務具有很強的流動性。他們在村鎮設物流網點很少,有些幾乎沒有,而且現在還沒有形成專業的逆向物流網點對農產品進行統一的處理,同時配送的效率是及其低下的,很多的農民都需要去鎮上對農廢品進行回收。第二,我們調研發現B2C電子商務平臺在農產品逆向物流過程中是不怎么起作用的。因為現在目前的物流網點設置大多只在縣,鎮這一級,導致了很多偏遠的農村沒有物流網點,村民需要到鎮上去對農廢品進行回收等,這造成了很大的不便捷。雖然農民在日常生活中在不斷地被普及電子商務,但是因為物流體系的不健全等原因使B2C電子商務平臺在農村的逆向物流沒有發揮很好的作用。
(三)缺少農產品逆向物流的信息交互平臺。因為農廢品從產生到回收和利用具有時間、地點不確定等特點,所以農產品逆向物流綜合信息平臺在提升農產品逆向物流效率方面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制約了農產品逆向物流的發展。因此,建立綜合的信息系統就可以及時傳遞有關農廢品回收信息,大大提高了效率。
(四)加大對農產品逆向物流技術的研發。因為農產品逆向物流是朝著綠色,可循環的方向發展,所以這對農產品逆向物流的過程提出了要求:采用對環境污染小,而且資源利用效率高的處理辦法。因此,要推進更科學的農產品逆向物流技術的研發,例如:農廢品的綜合回收處理技術,可再生資源的開發以及對流通過程所產生的副產品的利用。其一,我們可以在源頭上控制,比如:采用可反復使用,對環境無污染的包裝袋;其二,在逆向物流過程中,我們可以將農廢品用分類處理的方法,將其分為可利用和不可利用的農廢品;其三,我們在進行具體操作時,要采用對環境污染小,而且資源利用率高的處理技術。
五、B2C平臺下農產品逆向物流可持續發展路徑研究
(一)政府層面。農產品逆向物流帶來的經濟效益一般來說比較有限,但考慮到其對循環經濟來說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因此政府應該制定一定的產業補貼政策,促進整個農產品逆向物流產業鏈的良性發展,使得更多電商平臺,物流企業等可以給予逆向物流更多關注,同時吸引更多社會資金投入逆向物流領域。目前,我國已發布了一些法律法規,如《可再生能源法》、《環境保護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但法規的具體落實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例如,在上海、南京等地農村的實地走訪過程中不難發現,政府對廢棄秸稈的統一處理尚未完全覆蓋,仍有極少量一些村莊采取焚燒或丟棄的方式處理。
(二)物流層面。由于農產品逆向物流涉及的環節較多,其不同廢棄物要求的處理方式不同,因此對于普通物流公司來說可能成本太高,且部分公司可能不一定具有成熟的技術,因此專業化第三方逆向物流企業應受到大力發展,從而構建統一的農產品逆向物流產業鏈,通過集成化水平的提高達到農廢品的高效清潔處理。問卷調查中也顯示接近70%的市民表示愿意在專業回收體系下處置農產品和農廢品。制造商和零售商,或者電商平臺可以通過向專業第三方公司支付一定費用的方式委托其代為履行回收運輸再利用農廢品的義務。
(三)農村層面。廣大農村,作為農產品正向物流的起點和逆向物流的終點,在整個物流鏈中占了不可忽視的地位,但在前期調查中發現,除了一部分由政府集中處理農廢產品的村落之外,仍有相當一部分村尚未采取科學措施處理農廢品。因為在如今電商平臺上農產品的銷售變得越來越廣泛,因此在走訪中發現不少村莊現在都是集中種植,因此農廢品的處理也可以自然村莊為單位,由村委會負責簡歷農廢品回收中心,制定逆向物流方案,安排工作人員,并且組織村民重新再利用農廢品作為肥料等。
(四)社會層面??紤]到農產品逆向物流涉及范圍之廣,環節之多,因此可以考慮從社會層面建立,以循環經濟為基礎的農產品逆向物流網絡體系,分散生產—統一回收—交由專業機構分類處理—分類配送—進入物流企業—重新再配送。同時,考慮到目前農產品銷售過程中,B2C平臺占比逐漸擴大,也可以考慮構建起與逆向物流相匹配的電商平臺,或對已有電商平臺進行進一步改造。
六、發展B2C逆向物流的意義
B2C平臺下農產品逆向物流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降低經濟成本,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拉動消費者需求、擴大內需;有利于綠色環保的生態文明社會建設,促進經濟進一步地發展。
基于B2C電商平臺的農產品逆向物流對實現循環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有重大作用。循環經濟是20世紀末從發達工業化國家逐漸興起的經濟發展新模式,核心理念是高效利用、循環利用資源,以此節約資源、降低污染排放,實現保護環境的目的。農業逆向物流將農產品流通這項社會經濟活動構建成一個反饋體系,這個體系是非線性的,各個要素互聯互通。通過這個體系,產品的廢棄物得以再次利用,再生資源產品回到流通過程中,便于實現資源減排、建立綠色經濟型生態。農產品逆向物流順應循環經濟的發展,與正向物流配合形成了一個更加完善的閉合體系,彌補了單向物流操作的缺憾,雙向物流配合下利于農產品保值增值。從消費者到生產者的反向流通過程提高了資源利用率,產生了生態效益,對社會和經濟的良性發展很有利。在循環經濟體系中,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相互促進,良好的雙向對接與經濟社會、自然生態體系的天然物質循環過程極其和諧,極大地提高了資源的使用周期和使用效益。
農業逆向物流的實施將降低了物流成本,不僅減少了像順豐優選這樣的物流企業的經濟壓力,更給消費者帶來了經濟效益,對于實現供應鏈上各參與方的共贏有巨大的推動作用。一方面,逆向物流回收利用各種包裝物、容器,減少物資運輸的空載問題;另一方面,減少了廢棄物的不當處理(焚燒、填埋)帶來的資源浪費和破壞。
B2C電商平臺提供針對農業逆向物流的信息平臺,提高逆向信息化程度,降低信息收據所需的成本,進一步解決了信息流通不暢的問題。我們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超半數居民傾向于網上購入農產品。電商平臺共同形成的統一專業平臺通過互聯網收集信息,通過需求反饋形成訂單,承包農戶根據訂單進行農作物生產。順豐優選采用了專業的物流企業,獲取電子商務平臺公開的貨物運輸信息,完成生產者、消費者之間的運輸任務。整個環節中產生的農作物可回收物、廢棄物反饋在公開的信息平臺上,有利于專業地處理企業捕捉信息和選定業務。
農業電商平臺和逆向物流的結合還極大地加快了產業結構升級,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促進了現代經濟的發展。物流業是新興服務型第三產業,所涉及的行業領域廣泛,可以吸納較多勞動人口就業。農村的剩余勞動力可以直接從供應方轉變為物流中轉方,幫助解決了農村人口就業問題,拉動經濟快速發展,從而起到擴大內需等作用。
B2C平臺下農產品逆向物流的發展有利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是發展新農村建設的環節。據我們調查發現,超多半數的居民區周圍沒有回收農產品廢舊物資的網店。在農村,農廢品的不當處理更為普遍,影響農民居住環境的同時造成了環境污染。通過發展農產品逆向物流,建立專業的回收網店,能很好地推進污水、畜禽糞便等廢棄物資源的循環利用,促進廢棄物資源的綜合利用,因地制宜地推進生態建設,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成。
主要參考文獻:
[1]陳煜.農產品流通中逆向物流與價值鏈最大化研究[J].物流技術,2013.32(5).
[2]龔英.循環經濟中逆向物流的實施現狀及發展展望[J].鐵路采購與物流,2008(3).
[3]何黎明.穩中求進 整合提升 促進我國物流業持續健康發展[J].中國流通經濟,2012(3).
[4]李連英,李崇光.中國特色農產品流通現代化的主要問題與對策[J].中國流通經濟,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