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芳
摘 要:農機監管工作在農機化發展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該工作關乎著農民的財產安全,甚至是農業生產活動的開展。本文闡述了農機質量監管的現狀,同時針對現狀,從完善監管體系、提升專業水平、設立投訴機制三個方面,論述了加強農機質量監管工作的新思路,希望對農業發展有著積極意義。
關鍵詞:農業生產;機械設備;質量監管
隨著我國農業的不斷發展,近幾年機械設備的應用在農業生產活動中越來越廣泛,但是也有很多農機的質量出現問題,影響了農業生產的穩定和高效。因此,在這種全新的形勢下,加強農機質量監督管理工作也需要一種全新的思路,能夠從舊的經驗中吸取教訓,也能在重點工作中有所創新。
一、農機質量監管現狀
現階段,我國農機質量監管的流程明顯有不足之處,相關部門缺乏經驗,有時為了趕進度,并沒有嚴格地落實每項制度,按照流程進行,導致開展的工作效率不高。尤其是目前的監管機制不規范,監管人員專業性素質較差,使得我國的農機質量監管工作,起步晚、發展慢。監管人員專業性差還體現在,缺乏對農機的了解,監管時沒有合理依據,這一點容易讓農民產生不信任的情緒,對農機質量監管工作產生抵觸心理,這也會影響監管工作的順利開展。
我國農業發展到現階段,農業機械的應用在農業生產中已經相當普及,農機的數量相比以前也已經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所以當下的農機質量管理工作有著非常大的壓力。當前的政策是地方政府為當地的農機質量監管工作提供資金支持,可是地方政府并不能滿足農機質量監管工作的資金需求,導致工作開展難度大、效率低。
二、加強農機質量監督管理工作新思路
1.完善監管體系
完善監管體系,是在新形勢下,加強農機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的首要內容,只有體系健全,才能讓各項工作有效開展,我國目前對于農機質量監管方面的規章制度并不完善,所以應為其提供制度依據,便于農機監管工作的順利進行。具體方法如下:
(1)加大投入經費。有關部門地方政府應加強對農機質量監督管理這一方面的重視,加大投入經費,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充足、穩定的資金供應。同時,有關部門還需要注重對農機監管工作的資金分配,避免出現浪費和分配不均的情況,從而保證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
(2)加強宣傳力度。加強宣傳力度、提升農機用戶的維權意識,也能提高開展農機質量監管工作的效率,監管部門應向農民、農機企業等宣傳相關的法律法規,如《農業機械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通過廣播、電視、媒體等在傳播媒介廣泛傳播,加強培養農機用戶法律意識,確保當農機出現質量問題時農機用戶會向上投訴,而不是按下不表。這也能為我國農機質量監管工作的開展打開一扇大門,能夠直接地與農機用戶溝通,進而保障我國農機質量監管工作的高效開展。
2.提升專業水平
農機質量監管工作能夠順利展開的重要基礎就是監管人員,通常監管人員的水平就決定了工作開展的效果,因此,建設一個高水平、高素質的監管團隊是目前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當前我國的農機質量監管工作相比從前已經有了不小的進步,但是仍然不能滿足所有的農機產品。因此,在這種新形勢下,就要求相關的監管人員應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同時,有關部門也要針對工作內容對各職能的工作人員進行相應的培訓,切實提高專業人員的專業素養,確保監管人員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和經驗高質量地開展農機質量監管工作。培養高素質的監管人員還能切實為農機用戶解決問題,不會因為缺乏對農機的了解而不能科學合理地解決農民的農機質量問題,進而為我國農機質量監管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同樣的,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農民也應提升自身素質,滿足時代要求,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增加專業素質,而且還要提升身體素質、與時俱進,做好新形勢下的現代農民。
3.設立投訴機制
在加強農機質量監管的工作中,設立投訴機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內容,當前農機產品不斷增多,應用的領域也越來越廣,在這種新形勢下,建立有效的農機產品質量投訴的監督機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1)售后質量監督。售后質量監督就是開展農機質量的跟蹤調查,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積極開展已售出的農機產品的質量調查,確保農民的財產安全和生產的順利開展。目前,我國比較難以保障農機用戶的權益,因為農戶能夠向上投訴的途徑少之又少,這嚴重損害了農民的財產,不利于農業的健康發展。相關的監管部門還應該要注意,慢慢擴展農民對于農機質量投訴的途徑,給農機用戶開通多種投訴渠道,讓監管人員全方面了解農機質量問題,進而給農機用戶提供更好地幫助和反饋,進而加速農機質量監管工作的開展。
另外,有關部門要打造農機質量監督管理的信息化平臺,在如今信息化的時代,農機質量監管工作也應引進新的思路,信息化平臺的開展可以幫助農機質量信息實現數據化傳輸和保存,切實保障農機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的高水平運行。
(2)監管農機市場。相關部門還需要加強監管農機市場的銷售情況,普及農機最重要的一個手段就是通過銷售,所以,只有監督好企業的生產成果,才能真正的提高農機質量。比如要求所有的農機產品都實行“三包政策”,如果不實行“三包政策”,那么產品就不能在市面上進行售賣。這樣就可以引導企業做好質量檢測工作,促使廠商生產合格優秀的農機產品,從而減輕農機產品質量監管的工作負擔。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的農機質量監督管理工作已經走到全新的階段,在這種新形勢下,我國的相關部門應該通過完善監管體系、提升專業水平、設立投訴機制三個方面加強對農機質量的監管,只有這樣,才能為廣大的農民提供質量上乘的農機產品,為我國農業的發展提供可靠的物質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家興.加強農機質量監督管理工作措施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22):3584.
[2]杜吉山,于志成,牛文祥.新形勢下加強農機質量監督管理工作新思路[J].現代化農業,2018,(9):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