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釩 張慧


AN ANALYSIS OF THE NEW TREND OF CULTURAL CREATIVE PRODUCT DESIGN OF THE“THERE IS SOMETHING NEW IN THE PALACE MUSEUM”
摘要:《上新了·故宮》節目推出兩季度之后,不僅將“文創”與“故宮”相結合的制作模式展現在了觀眾面前還帶動了故宮的經濟價值,引來萬人空巷,文章對比和分析了兩季度節目中的文化創意產品,從設計方法、設計元素等方面進行故宮文創設計的解析,同時探尋文創產品承接現代流行的新趨勢,結合了數字化、高科技、綠色環保等多種設計理念,希望能夠行之有效地對我國博物館文創事業發展帶來一定幫助。
關鍵詞:故宮文創 傳統文化符號 年輕態 設計理念 設計趨勢
中圖分類號:J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 2020 )12-0064-03
引言
《上新了·故宮》系列節目一經推出,以其親民的形象打破以往高冷的史學介紹節目,節目內容以明清歷史為主線,故宮為歷史發生的現場,最為亮眼的環節是探索紫禁城里面的歷史文化元素,即傳統文化符號,然后進行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故宮文創具有著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兩代的繁華與衰敗,里面藏著各種歷史的氣息和設計的靈感,一件乾隆時期的戲衣、一幅宮廷的彩畫、一尊祥瑞之獸、一品風存悠久的琉璃酒杯,紫禁城中的設計元素數不勝數,這也讓故宮文創產品以最大的優勢在博物館文創中獨占鰲頭,從節目的第一季與第二季可以看到故宮文創產品的變化與成長,同時也看到了文化創意產品設計的新趨勢,不僅對各地方博物館文創產生了啟發作用,也對我國文創產業設計趨勢的分析與探索留下了深刻的解讀。文創產品作為故宮文化的傳播載體,任務重大,怎樣將文創設計與博物館背后的文化相結合緊密關乎到每位博物館設計師和大眾審美的共同作用,故宮文創的成功要從其內涵講起。
一、故宮文創產品的內涵
為何帶有國風氣息的故宮文創產品能夠廣受大眾的好評,我認為是故宮在發展文創產業時緊跟著社會的需要與民族的需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另一方面也詮釋了文化創意產品存在的意義。所謂文化創意產品,少不了對文化的解讀。區文偉說“文化來源于人,也服務于人,設計與文化是不可分的,設計物依賴于文化,而文化是設計的基石與來源。余毅認為文化是設計的基石和內在需求,一件設計作品的雅俗之分、格調的高低取決于是否具有文化底蘊[1]。自古以來中國傳統的造物思想都將“文化”與“設計”緊緊相連。才會有《考工記》中的記載“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和此四者,可以為良”的說法。[2]在其他博物館還沒有意識到文物帶來的巨大經濟價值時,故宮文創設計師卻抓住了身后強大的歷史文化背景,將隱藏在諾大紫禁城中的文化元素進行再設計,讓具有民族認同感的紋樣與造型蘊含現代意義,才讓故宮的文創設計大受歡迎。
由此可見故宮文創成功的因素有兩個方面,首先堅守中華民族中的優秀傳統,設計出帶有中華審美風范的國風文創,立足于傳播歷史與文化。其次,故宮文創以中國式的設計思路在以社會公眾需求為導向、以前沿科技為依托、以學術研究成果為支撐的原則,為博物館的文創設計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設計思路與設計趨勢的研究與分析。
在《上新了·故宮第一季》中,文創產品大多是利用故宮中的傳統文化符號進行設計的,國風文創占據主要位置,設計方法多以文物復制法,銜接法,多感官設計法等,傳統文化符號與產品設計的融合開啟故宮第一季的文創設計。
二、傳統文化符號在故宮文創中的運用
故宮文創作為博物館文創的成功典范,其“新意”主要是利用新穎的設計方法與設計元素進行完美結合。所謂設計元素就是“隱藏”在故宮中的傳統文化符號,故宮中的文化符號就是指那些具有代表著故宮人、事、物的特殊指示,是具象的,也是抽象的,即意象的轉化,符號代表著紋樣背后的含義,他們是故宮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形勢意義。比如龍紋代表著皇權、蓮花紋代表著多幅、云紋代表著吉祥、或者是歷史人物的情感線等。
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而故宮歷經六百年的風華其中的建筑與珍寶是無人能敵的,故宮中的建筑、文物、賞玩上都精雕細琢著含有中國傳統吉祥寓意的紋樣。將現代審美貫穿于傳統文化之中,利用現代技術去審視歷史的脈絡,是傳承歷史文化的重要途徑,在第一季的節目中,故宮的文創設計師抓住了其中傳統文化符號,以豐富的符號元素進行提取與轉化是能夠直接從產品中體會到故宮的文化與影子,例如名為江南美什件的收納盒,其中運用的就是故宮建筑彩畫中的江南元素進行提取與造型的轉化,紫藤雀鳥、寓意吉祥如意的云紋造型都傳達著設計背后的美好祝愿,設計手法以文物紋樣的復制法進行再現;還有廣受大眾喜愛的暢心睡眠系列睡衣,睡衣上的仙鶴與蝙蝠的紋樣提取于天井畫,紋樣的造型靈感也來源于乾隆時期的戲服,文創的心意是以傳統紋樣寓意傳統吉祥內涵,寓意著蝠福,福如意;鶴賀,賀佳音的美好祝愿;其中借用傳統文化寓意的文創產品例如“珍熹”的首飾設計,這件文創產品以熹貴妃的一生作為故事性引導,以“熹”字蘊含陽光的意味將其代表著女性光芒與優雅氣質,將其寄托在能夠表現女性特質的產品上來,將首飾設計與歷史人物緊密聯系,情感色彩濃重讓人充分感受到一份歷史厚重感與現代審美結合的文創設計。還有一件融入傳統中國元素的文創產品就是將西方鐘表與故宮中的日晷造型和用意相結合的鐘表。鐘表外圈為我國傳統日歷紀法,內圈為西式鐘表,利用銜接的設計手法,傳統中式的日歷與滴答作響的西式機械轉動的表針相結合,文化符號之間的碰撞讓作品更加具有創意和現代感,表現出文創產品的包容性和豐富性,這件產品是值得設計師的斟酌,文創產品應該以這樣巧妙構思為其添加趣味性。
從這幾件融入傳統文化符號的文創設計來看,故宮文創不僅僅是復制紋樣,而是真正去探尋了文化符號背后的故事與情感,再結合當代社會審美元素進行大膽嘗試,而“大眾審美”是符合時代下的多方面審核,隨著高新技術、綠色環保、人工智能等新時代新主張,大眾對產品的認知也在發生著潛移默化的改變,隨后在2019年《上新了·故宮第二季》重回大眾視野,其中的上新活動不僅熱度不減,而且文創的品質更加精良,其表現方式也更加豐富,在設計方面不再僅僅依靠上一季利用傳統文化符號進行古典造型的設計,而是增添了更多的設計元素,并且設計方法也運用的熟練巧妙、故宮文創也在與時俱進,不斷吸收先進的思想與技術,改善不足,更加依靠觀眾的評價進行不斷翻新,以互動的方式讓文創產品變得“年輕態”。
三、文創“新”在“年輕態”——探索故宮文創設計的新趨勢
《上新了·故宮第二季》中的文創產品可以用“年輕態”一詞來定義,“年輕態”就是活力滿滿,精神奕奕,代表著永遠不落后于時代,這一次文創設計運用新時代下的新理念,不僅僅局限于古典樣式的設計,更多的是采用現代技術,設計的文創產品更加符合人們的實際需求,追逐綠色健康的設計理念,銜接現代消費觀念,讓文創以多種設計方法在趣味、功能、美觀、環保、品質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全面的思考與表現,讓故宮真正的“活起來”,單霽翔院長也曾說,“讓文物活在當下”那就意味文化創意產品要幫助故宮時刻保持著新生的姿態,在新時代下為故宮創造新的價值,并且探索文創設計的新趨勢。
第二季中的故宮文創產品沿襲傳統元素的融入與再設計,力求打造實用且美觀的產品設計,設計大師菲利浦·斯塔克說,“我不會在家放置一件不美觀的事物”,文創產品作為傳遞文化的載體,不光需要使用價值,更重要的是要美觀,讓產品兼備外形與內在,這樣才能夠吸引入。但設計不單單局限于古典的造型,而是運用到了各個領域,服務到了不同年齡的消費者,體現著故宮自己的“年輕態”,像是珠寶設計、服飾設計等,更加多元化的利用古典元素進行實用性的創新。故宮文創在第二季是如何體現他的年輕態,要從幾點說起。
(一)把握文化與趣味的平衡感
文化創意產品最重要的特點就是“趣味性”將擁有文化底蘊的故事貫穿在產品中,體現文化的同時,趣味性與實用性也體現出來了,然而文化+趣味的文創產品在設計上也需要多方面的思考,要考慮趣味文創的“尺度”,在故宮的視覺文創產品中我們對其中的“萌”系列甚是喜愛,當嚴肅的帝王將相比著一個剪刀手出現在觀眾的視線中,不僅讓人感到親切溫暖還體會到一股來自故宮年輕風的略過,這樣的設計讓人既不反感又親民自在,把握趣味的界限也是在尊重文化、尊重歷史,“要趣味不要惡搞”,是故宮文創給我們的啟示。有一件文創是益智類的跳棋游戲,依據皇帝對女兒的疼愛為情感主題設計的一款產品,趣味性的設計不僅產品形象可愛又能讓人參與到游戲中來,有強烈的代入感,以玩具的形式呈現文創實屬少見,其涉及到產品設計與視覺設計的交叉,對設計師也是很大的挑戰,但是故宮中的這件產品卻為文創設計開辟了新天地。“盲盒”可謂在這兩年收到了年輕人的喜愛,其巨大的市場帶來不菲的經濟效益,故宮看到這一點,將紫禁城中的祥瑞之獸設計成文創產品,例如萬壽之首,作為天子化身的龍、百鳥之王,象征太平的風、能夠興云作雨,消除火災的押魚、還有祛除災禍的斗牛等祥瑞進行卡通化然后制作成盲盒的形式帶給年輕人,這不僅是一個個的卡通娃娃,在另—方面也讓小孩子知道這些祥瑞的名字,進一步了解中華傳統文化內涵,讓年輕人真正的愛上為我們祈福健康平安的祥瑞,這樣活在當下有趣味又不失文化內涵的文創產品是值得學習的。
(二)科技賦予故宮的機遇
碧海青心智能保溫杯的文創設計,造型簡單大方,繪有帆船海浪的紋樣,顏色繁簡相當簡潔優雅,最引入注意的就是杯口上的水溫監控器,智能化的設計,人機互動的操作系統讓產品更加便捷化,科技化,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與發展,智能化逐漸覆蓋了生活,故宮也在逐漸變得智能化,例如《韓熙載夜宴圖》在第二季第四期的節目中利用三維立體技術,現場設置220個知識點進行查閱,并且進行現場制作,通過APP便可以聽到琴聲,看到舞姿,同時在宣傳方面還有《故宮展覽》《每日故宮》《清宮皇帝服飾》等APP都會根據文物自身特點進行合適方式的展示,這樣不僅有更多的機會留給我們大眾進行創新,讓我們為故宮設計不一樣的精彩,而且這樣也能夠充分地展示每一件文物的特色,讓文創產品也可以真正走到觀眾的身邊。無論是從展覽的3D互動屏幕還是故宮的文化創意產品,都趕在科技智能的最前端,智能化時尚的設計滿足著當下人們需求,故宮無時不刻不再與時俱進,文創產品也在緊跟步伐,利用智能技術帶動文化創意產品的進步,同時為故宮的其他領域帶來很大的機遇。
(三)注重需求為上,追求完美品質,
“以人為本”的設計一直是產品設計的初衷理念,根據馬馬斯洛的需求層次來分析人們真正需要的產品,從人們最初對衣、食、住、行的生理需求,到渴望尊重和社交期望,最后到達自我滿足的需求,隨著時代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人們更加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更加注重保養身體,不再單純地停留在生理需要的層面,逐漸提升了對生活的質感要求和舒適度。故宮就根據大眾消費的趨勢,將推出的產品不局限于簡單且具有功能性,而是根據人們對新時代的需求進行創新,設計出了一款養生產品,名為養心怡然系列套盒,產品以琺瑯器邊框的銜接手法進行包裝設計,精油采用鼻煙壺造型,還有一款護發精油,利用玳瑁眼睛元素來包裝,以及姜茶的搭配,大多利用文物造型的再設計,這一款產品在造型美觀又有收藏價值的同時也正是養生達人所需求的。所以故宮文創一直活在當下人們的需求中,這樣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才是消費者所鐘愛的。要做好文創,不僅僅需要有趣的創意,最重要的是所呈現出來的產品品質,在眾多博物館中的文創之所以差強人意都是因為最后所呈現的產品看上去有很多瑕疵,使用起來不得心應手。所以在設計時不光是設計產品的造型而是要在制作方面也大下功夫,材質的選擇、色彩的搭配、制作工藝等都是設計師要考慮進去的,全方面考慮的設計才是好設計。故宮中的文創產品力求達到最好的效果,在珠寶首飾,生活用品、甚至是產品的包裝上都是盡心盡力的設計,沒有一點懈怠,每一個細節都要力求完美,所以所呈現出來的產品也是很精美的,例如天香雀舞多寶格香薰,古人簡單的香薰在設計師手下變得古典多情,造型的多樣化,材質的精挑細選,瓶子上鳥雀的匠心獨具,金色雕刻工藝與翡翠綠的透明瓶身相結合,歷史感濃厚的典雅氣氛油然而生。追求品質的故宮文創早在第一季中的暢心睡眠系列睡衣就足以體現了,有人將睡衣浸泡在水桶里一夜,衣服沒有任何的變化,這便是故宮文創,它的成功是用心換來的。
(四)綠色環保新理念下的故宮文創
有一款故宮星辰時光旅行箱,圖案利用故宮中的祥瑞和傳統文化符號,其中有象征欣欣向榮的飛象圖案,代表好運的喜鵲紋樣,還有意味年年富貴的錦鯉樣式,更加值得一提的就是行李箱采用的是可再生材質聚碳酸酯,具有高沖擊強度,適用范圍較廣,及其耐磨的材質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使用壽命,其倡導了可持續發展的環保理念,其中的洗漱包也是利用了環保的杜邦材料,其他的產品設計和食品包裝領域都開始利用環保材料進行設計,大多材料都是綠色環保可再生的環保原料,可見第二季中的文創產品也時刻緊跟國家引領,積極迎合人民與國家意愿,習近平總書記曾在2016年3月10日發表講話,“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一定要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3]倡導良好生態環境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優先領域[4],故宮文創產品設計時充分考慮到綠色環保新理念,引導正確的價值觀。這也是故宮文創作為領頭羊的重要作用。
結語
故宮以六百年的姿態毅然挺立在東方之下,以年輕的面孔新鮮的血液等待著華夏兒女來探索百年前的記憶。故宮以文創的形式讓人們一睹了它的“年輕態”我們看到了故宮對創新的態度,對傳播傳統文化的信心,同時它也代表著中國文創設計的新趨勢,樹立了成功的典范。
故宮的文創設計從帶有文化符號的國風文創,到實用美觀,再到趣味橫生,然后緊跟國家政策引領,引領文創新的時尚趨勢,我認為《上新了·故宮》節目的名字就完美的詮釋了故宮文創的內涵“新”在故宮這里就是以“舊”翻“新”,是以“心”用“新”故宮文創在用心做設計,用新時尚帶領文物走出故宮的大門,千萬讀者當然對故宮所出品的文創產品眾說紛紜,但是而在我看來,文創設計永遠在創新的路上,故宮仍在馬不停蹄的開創奇跡,而博物館則得天獨厚的擁有時代記憶最多的空間,它背后蘊涵著的是傳統文化與歷史人物故事,所以在設計博物館文創時要學習故宮的成功之路,以需求為導向、以最新科技為依托、將文化知識背景相融合,各地博物館也要相互借鑒優秀觀點,多展開優質性的討論,相互學習,這才是博物館文創設計之路的正確探索。故宮永遠在自我翻新,就像人們說的故宮有一種讓人百看不厭的魘力,相信故宮還會繼續前進,為故宮創造更多的價值,為文創事業傳遞新的能量。
參考文獻
[1]余毅.從設計與文化的關系視角看文創產品設計[J].藝術教育,2019 (09):261-262
[1]高—方.《考工記》——先秦思想對當今設計的啟迪與影響[J].大眾文藝,2014 (15):61
[3] http: //guoqing china com cn/xijinping/2018-05/18/content_51386668 htm
[4] http: //www.gov cn/zhengce/2018-06/24/content_5300953.htln?trs=l
[5]蔣京霖,徐怡夢.以現代工藝為載體宣揚中國傳統文化——基于故宮博物館文創產品的研究[J].大眾文藝,2020 (02):143-144
[6]王亞民.2020年的文化故宮[N].人民政協報,2020-01-13 (010)
[7]鄭欣淼.故宮生機與故宮學活力[N].人民政協報,2020-01-06 (009)
[8]朱鐵軍.文化自信之讓中華璀璨文物“活在當下”——故宮博物院的變革與轉型[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3 (01):60-67
[9]蔣京霖,徐怡夢.以現代工藝為載體宣揚中國傳統文化——基于故宮博物館文刨產品的研究[J].大眾文藝,2020 (02) 143-144
[10]穆筱蝶“互聯網+”背景下博物館文刨開發策略研究——以北京故宮博物院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17,8(21):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