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艷 程鯤



摘要:通過對模塊化建構玩具設計的構成元素、連接方式、造型特征的分析研究,將其可借鑒之處,結合榫卯結構設計分析后,創造新的榫卯玩具,為榫卯玩具設計提供新的研究方向。通過對建構玩具產品和榫卯玩具的文獻調研法和市場調研,結合設計色彩學、材料學、心理學、結構、穩定性分析,對建構玩具產品進行分析,結合榫卯結構創造新的榫卯玩具,最后用KJ法尋找到用戶需求作為評價指標,對新的方案進行綜合考量。實驗驗證了建構玩具特征與榫卯結合的可能性。提出新的榫卯玩具創造的設計理念,為如今同質化市場競爭中找一條出路,解決榫卯玩具造型設計等創新問題。
關鍵詞:模塊化 建構玩具 榫卯結構 構成元素 造型特征
中圖分類號:TP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 2020 )12-0135-03
引言
據統計中國玩具出口量逐漸增加,隨著家長對教育投資越來越多,中國玩具市場巨大。但由于中國早起對于玩具市場的關注沒有足夠重視,導致中國的玩具設計起步較晚,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制造覺醒于世界,相對于歐美發達國家工業發展史,中國的工業制造又是如此短暫。日本現代設計萌發開始發展,無論是工業、建筑設計等都已經達到世界標準,而當時的中國還處于急功近利的大生產,模仿抄襲占到主流。[1]中國是玩具制造大國,兒童玩具追隨流行動漫卡通人物、簡單的照搬卡通人物形象,滿足兒童一時的對卡通人物喜愛的渴望。國漫的崛起,比如熱門的電影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提供了很多網紅IP。榫卯結構的玩具在國外已經發展起來,在國內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雖然中國傳統榫卯結構歷史悠久,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和創新。傳統的榫卯結構主要價值還是應用與家具設計,在明朝時候榫卯結構被推向了高潮。[2]如今現代設計的流行,榫卯結構在被淡忘,榫卯玩具的研究也寥寥無幾。
一、模塊化建構玩具設計研究
20世紀中葉,“模塊化設計”概念被正式提出,模塊化是指半自律性的子系統,通過和其他同樣的子系統按照一定規則相互聯系而構成的更加復雜的系統或過程,每個單元件按照一定規則自由組合構成不同的產品。[3]目前模塊化建構玩具主要有樂高積木、雪花片等,按照分類主要有堆積類、組裝類、拼接類,具有開放性、創造性、重組性,能夠很大程度讓兒童自由玩耍[4]且目前建構游戲為了生存的方便以及玩耍時候的創造性,都具有模塊化的特征。
(一)建構玩具構成元素分析和提取
分析建構玩具的構成元素、連接方式、造型特征。由于建構玩具是三維立體,所以我們從立體構成出發,立體構成的基本造型元素是點、線、面、體,是三維空間的實體,他們之間的區別也是相對的[5],收集了206個產品,最終篩選出了90個代表性建構玩具產品,主要來自玩具官網、電商平臺等,對他們進行了分類分析,首先邀請了10位人員,分別是設計專家、設計專業研究生和本科生,根據構成的要素進行對產品分析并且整理出類別,如表l。
從榫卯的分類來看,可以分為主要的線與線、線與面、面與面的結構性連接,與立體構成有交叉出現的構成元素部分,為了實現榫卯玩具設計改進,所以將提取建構玩具的構成元素等來應用到榫卯玩具中。
使用DFA方法對各個產品進行分析,提取產品的代表性元素時,采用設計形式分析(Design Format Analysis)的方法,主要適合從數量龐大的產品中提取出顯著特征,將對90個產品進行試驗整理分析,產品如圖l。選出產品的主要的構成元素,對于明顯程度分別標記分3分、2分、1分、O分,并以黑點、白圈、雙圈黑色三角形、菱形進行標記,最后統計分數,出現黑色最多的為代表性特征,如表2。
然后通過軟件SPSS進行分析特征明顯的頻數和、標準差、總和、平均數以及眾數分析,最后計算各個得分,排名前3的為代表構成元素。按照上述提取產品構成元素的方法,分別對個樣本xl-x90組下的玩具產品構成元素進行分析,提取出元素,并整理于表中,建構玩具產品12種構成元素的平均值、標準差、總和、眾數以及頻數分析結果,其中出現眾數最多的3分在Gl0中,平均值較高的是G10 =1.7,G1=0.92,G3=0.88以及Gl- G12的頻數分析,如表3。由表格可以知道得分前三的是Gl,G3,Gl0,即是點+點、面+面、塊+塊,為模塊化建構玩明顯的構成元素。
(二)建構玩具連接方式分析和提取
從建構玩具產品樣本中分析總結出對連接方式的分類如表4。
在根據上述對建構玩具構成元素分析的方法對Ll- Lll進行分析平均值、總和、標準差、頻數,如表5??梢苑治龀銮叭模篖1>L5>L3,即疊加、穿插、扣入。根據王世襄的《明代家具研究》可以再次知道與榫卯結構有相似之處,為后期榫卯玩具設計創新應用說明了榫卯玩具改進試驗的提供條件和可能性。
(三)建構玩具造型特征分析和提取
根據造型的審美要求以及造型的構成形式綜合考慮,[6]建構玩具實際造型深入分析我們可以從平衡、梯度、變異、重復、漸變、放射、韻律方面出發對其分析,通過對構成元素分析的方法,對90個模塊化建構玩具產品進行造型特征21-27進行分析其明顯部分頻數和、標準差、總和、平均值的分析,如表6??芍煨吞卣髋琶麖母叩降蜑椋?4、Zl、23、27、22、26、25,即24>21>23,重復、平衡、變異為主要造型特征,建構玩具基本的造型特征規律的應用為榫卯玩具提供了借鑒。
二、榫卯玩具產品問題分析
中國傳統榫卯玩具有傳承性,從師傅傳授給學生工藝,傳統玩具留著先輩們精湛技藝,同樣也留下了傳統的審美觀念,傳統玩具如七巧板、九連環、魯班鎖等,傳統的基因在他們身上得以體現。隨著現代設計的沖擊,現代玩具的諸多優勢如成本低、創新度高、生命周期長等,讓我們要重新審視傳統榫卯玩具存在的問題將采用KJ法進行分析榫卯玩具存在的問題并找出消費者對玩具的需求。
KJ分析法又稱A型圖解法、親和圖法,是由日本學者川喜田二郎提出的一種質量管理工具,KJ法能深人挖掘用戶的直觀需求,從而優化、創新適于用戶的產品新功能。[7]是對所研究未知領域的相關的事實、設想和意見,收集、整理、分析、再整理、再分析,最后用理性的圖解將它們的復雜關系表達出來的一種科學的方法。KJ法首先通過各個角度獲得情報,將情報文字卡片化,然后將卡片進行分組擬標題,從小組分類到大組,不能分類則單獨分為一組。最后對他們之間的關聯性進行分析,從眾多雜亂的消息中,收集整理,其分析結果的科學性、有效性是產品落地的有力保障,也是目標用戶真正有滿意度的需求,經常使用于企業設計調研,或者需要找到新解決之法。
我們用KJ發來解決榫卯玩具中的問題,通過卡片式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收集了25位來自13歲-65歲的之間,大部分為學生和家長以及老年人。統計了42個將問題整理出來,然后整理成卡片,進行分類分組如圖2。
對卡片進行分類,對問題相似的就放在一起,并且找到他們的共同點擬個標題,不斷分組,到最后不能再分就結束分組。又由于目前設計沒有對成本影響較少,將會把價格方面的問題暫時不考慮,根據其余所有問題進行分組得出6個指標:傳統性、創新性、色彩性、拆卸性、互動性、功能性,將為后期實驗方案評價標準做準備。
三、榫卯玩具方案實現
選取彎材悶銷榫[8],選擇喬子龍的《匠說構造》,其榫特征為中間嵌入件兩頭厚中間薄,其連接左右兩端而形成悶榫,總共構件分為3個部分,如圖3。
通過榫卯的選取,以及造型提取,所述的連接榫3的厚度為榫槽2深度的兩倍,設置成兩倍是因為在相鄰連接基體l的貼合面上的榫槽2上嵌入連接榫3時,能在兩個貼合面上的榫槽2均能嵌入連接榫3,使兩個連接基體l連接,然后通過重復的疊加構建,如圖4。根據上述研究的建構玩具的構成元素選擇構成元素塊與塊、連接方式選取建構玩具常用的扣入和疊加、則造型特征選取重復、平衡來整合設計新的榫卯玩具。
實驗方案色彩的選用色彩深黃色、黃色是可見光譜中明度最高的顏色,同時它的飽和度較高,屬于暖色系,白色明度較高搭配作為輔助色,點綴色采用黑色,使玩具整體符合審美觀點。[9]主題取材人類比較喜愛的動物狗。
并通過犀牛軟件三維建模和3D打印技術,材料使用光敏樹脂實現方案如圖5和圖6。四、設計實驗的評價與驗證 根據之前的使用KJ法找到用戶需求點后,將6個維度最為評價玩具標準,對方案進行從體驗感上進行問卷,用5分級的LIKERT量表進行統計打分,分別為一2(“不滿意”)~+2(“滿意”)測量用戶對玩具設計的最終效果是否滿意。135份問卷調查,統計得知,如表7。
總計可以由調研結果知道,創新性、拆卸性、傳統性、功能性平均分較高,測試者滿意度較好,都在75%以上,相對于交互性和配色較弱,總體滿意度較高。
因此采用建構玩具提取構成元素、連接方式、造型特征應用于榫卯結構,結果表明既保持玩具的傳統性,具有傳統榫卯結構的特征,又傳承中國文化元素,增加創新性,配色可以根據具體的需求來選取。解決消費者目前對玩具的需求,給榫卯玩具設計啟示和設計思路。
結語
根據當前榫卯玩具模塊化設計的相關研究背景與現狀,以模塊化建構玩具分析與榫卯結構設計研究,在建構玩具研究的基礎上,結合立體構成基礎理論,在通過市場調研后選出的90個建構玩具產品,對建構玩具進行構成元素、連接方式、造型特征上進行數據統計。對中國榫卯玩具產品通過KJ法知道需求分析,發現當下榫卯玩具存在的問題,得出6個維度評價指標,以喬子龍創設的彎材悶銷榫為設計案例,按照建構玩具的設計規律,對創造新的榫卯玩具評價與驗證。
借鑒模塊化建構玩具的優勢來用于榫卯玩具設計,證明了模塊化建構玩具的連接方式、構成元素、造型特征提取可以應用于榫卯玩具設計研究的可行性。為如今中國傳統榫卯結構漸漸被遺忘,希望可以為傳統玩具提供一條創新之路,找到弘揚傳統文化元素的思路。豐富我國傳統玩具市場,為傳承傳統文化增添新力量,這種不僅是藝術價值的升華,更是榫卯結構的傳承[10].
參考文獻
[1]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2: 10-11
[2]王世襄.明代家具研究[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 23
[3]青木昌彥,安藤晴彥.模塊時代:產業結構的本質[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3:133-136
[4]杜娟.建構游戲中的幼兒玩具交互設計研究[D].江南大學,2019: 24-25
[5]劉晶,胡海燕,李妍設計基礎[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8: 17-21
[6]劉海波設計造型基礎[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 83-155
[7]戴菲,章俊華.規劃設計學中的調查方法7--KJ法[J].中國園林,2009 (05):88-89
[8]喬子龍匠說構造:中華傳統家具作法(上)[M].江蘇: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 267
[9]張珂.榫卯結構在玩具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湖北工業大學2019: 27
[10]王冬鈾.我國兒童玩具設計的色彩研究[D].吉林藝術學院,2012: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