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張靜
“德國車企希望早日恢復生產。”德國《明鏡》周刊7日報道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大部分企業仍處于停工狀態。下周一,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將迎來“復工潮”。在華多個車企也計劃“軟啟動”,逐漸恢復生產。
武漢是汽車工業重鎮,法國標致雪鐵龍集團和雷諾等都在這里設有工廠。德國三大汽車制造商寶馬、戴姆勒和大眾在湖北并不活躍,但由于供應鏈緊密相連,加上中國目前人員限制,零部件供應也受到影響。大眾計劃從本周日起恢復與一汽合資的工廠生產,下周一恢復與上汽合資的工廠生產。
除了德國車企外,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本田公司7日表示,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擴大而停工的中國武漢四輪車工廠,預計到17日以后恢復生產。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當天也表示,受疫情擴大影響已停工的4家中國整車工廠,原定最早10日的復工時間將再次推遲至17日以后。
現代起亞汽車方面7日也表示,旗下部分中國工廠將從17日起重啟運營。根據韓國KBS電視臺7日的報道,因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中國零部件供應中斷,繼現代汽車、雙龍汽車和雷諾三星汽車停工后,韓國起亞汽車也將于10日暫停生產線。至此,韓國五大整車企業全部因為中方提供的零部件耗盡而停工。韓聯社7日報道稱,韓國車企何時重啟生產取決于中國的汽車零部件配套工廠的復工時間。據了解,即使增加韓國和東南亞汽車線束生產線的產能,也僅占中國產能的20%至30%左右。韓國進口線束中有87%是中國制造。
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汽車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2019年德國制造商制造的全球所有車輛中,有1/3在中國銷售,總數高達約520萬輛。德國汽車行業的總銷售額4300億歐元,其中約有1500億歐元可歸功于中國市場。德國《明鏡》周刊稱,中國在全球汽車供應鏈中發揮關鍵作用,如果各大車企在中國繼續延后生產,可以預期全球將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
為了緊急支援受疫情沖擊的汽車行業,韓聯社7日稱,韓國政府發布緊急支援方案,幫助因中國零部件廠商斷供面臨困難的國內汽車行業。除了與中方相關地方政府和企業進行協商,盡可能在安全情況下復工外,韓政府還計劃簡化中國零部件進口的物流和通關流程,實現24小時通關,以便盡快供貨。▲
環球時報2020-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