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梅 劉麗 張燕利

哮喘是一種慢性氣道炎癥性疾病,其典型癥狀為呼氣性呼吸困難、咳嗽和喘鳴,常在夜間及凌晨發作,嚴重發作時可有頸靜脈怒張、大汗淋漓、發紺、脈搏加快等癥狀。因其病程長,病情遷延纏綿,屬臨床較為難治的呼吸系統疾病。
那么都有什么原因可以引起哮喘發作呢?雖然哮喘的發病原因錯綜復雜,但總結起來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即哮喘病患者的體質和環境因素。患者的體質包括遺傳素質、免疫狀態、精神心理狀態、內分泌和健康狀況等。環境因素包括各種變應原、刺激性氣體、病毒感染、氣候、食物、飲食習慣、藥物、運動等。充分了解病因,無論是從體質還是環境出發,我們在日常生活里就能夠找到方法將哮喘遏制在搖籃里。當然,做好預防,要在生活里的長期堅持自律。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不少哮喘患者對該疾病不太了解,在出現癥狀時,沒有及時治療或采取護理措施,最終導致病情加重。所以,哮喘一定要防治結合,俗話說“七分病,三分養”,哮喘患者更需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的“養”。下面我們就談談在日常生活中該怎么養護。
心情舒暢? ?轉移焦慮
大多數患者因為本病無法根治而產生焦慮心態,影響疾病康復。這時家屬要耐心,可多陪伴、多關心、多照顧患者,通過聊天、游戲等方式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消除緊張焦慮、煩躁不安的情緒,積極樂觀地面對疾病。患者和家屬還可通過電視、雜志、書籍等途徑了解支氣管哮喘知識,正確認識疾病,增強自我保健意識。
清淡飲食? ?細嚼慢咽
哮喘患者在飲食方面應注意少食多餐、細嚼慢咽,選擇維生素含量高、蛋白質含量高、營養豐富的、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禁食辛辣、太咸太酸、腌制食品等重口味的食物。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海鮮,包括蝦、螃蟹、魚肉,以及其他肉類等,有可能會使哮喘加重,應該避免食用。另外,哮喘患者常因張口呼吸、出汗、進食少而失水,導致痰液黏稠難以咳出,平時應該多喝溫水,及時補充水分。
定時通風? ?遠離過敏源
哮喘患者、支氣管哮喘患者對于周圍的空氣質量要求比較高,應該選擇相對空氣清新的地方居住,盡量避開污染較重的區域。要注意創造一個良好、整潔的居住環境,屋內用品要盡可能保持干凈,床單被罩、沙發坐墊、毛絨玩具等定期換洗。保持室內通風,控制室內溫濕度,使居家環境維持在比較舒適的狀態中。新裝修的房子,家具以及室內裝修材料會散發出一些化學氣體,有可能會引起支氣管哮喘患者急性發作,這樣的房子不適宜患者居住,應在充分通風至正常水平后再搬入。
患者還應該避免接觸容易引起發病的過敏原,如動物的皮毛、分泌物、花粉等。所以不要在家中養花以及貓、狗、鳥等動物,并在外界與動物保持一定的距離。尤其是過敏性哮喘,空氣污染、煙霧、粉塵容易誘發支氣管哮喘發作。減少環境誘發因素對減少支氣管哮喘發作頻率及程度具有重要意義。
加強鍛煉? ?提高免疫力
哮喘患者應該適宜運動,增強體質。最適宜、簡單、安全的運動是散步,可以改善和增強肺呼吸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患者還可以選擇游泳。游泳能很好地增強心血管系統功能,增加呼吸量以及呼吸能力。病人在鍛煉前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準備好緩解哮喘的藥物,避免疾病突然發作。患者應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合理分配運動量,不可過度勞累,不可做劇烈運動,以免刺激呼吸道,誘發哮喘發作。每天堅持進行一定量的體育鍛煉可以增強心肺功能,降低疾病發作的頻率。
戒煙戒酒? ?避免勞累
哮喘患者應戒除煙酒,香煙在燃燒后產生的有害物質吸入人體后,可直接刺激氣道,引起呼吸道炎癥及痙攣,加重通氣阻礙。酒能擴張外周血管,并能增快心跳,加大耗氧量,加重肺的供氧負擔,所以哮喘病人應堅決戒除煙酒。
哮喘患者外出時要注意保暖,空氣不好時可以戴圍巾或者佩戴口罩,避免冷空氣對呼吸系統的刺激,盡量少去或者不去公共場所,尤其在花粉和霉菌高峰季節應盡量減少外出。平時患者應合理安排生活起居,不要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勞累。
哮喘患者通過以上方面,從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盡可能避免接觸誘發因素,不僅可以有效控制哮喘的發作,還可以提高生活質量,做到積極面對疾病,快樂健康生活。
我國傳統醫學——中醫也對喘證有著深刻的認識和多種行之有效治療方法。中醫認為氣候是引發哮喘的重要因素,我國哮喘患者的主要發病季節在秋冬季,根據中醫學理論,常采取“冬病夏治”的預防方法,即在每年的夏季三伏天進行穴位貼敷,效果較好,另外也可針灸治療,針灸主要用于預防哮喘的復發和緩解癥狀,效果顯著。
通過上述種種表明,哮喘患者通過防治結合,不僅可以有效控制哮喘的發作,還可以提高生活質量,做到積極面對疾病,快樂健康生活。
(供稿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針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