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糞便是食物未被吸收而產生的殘渣部分,由消化道通過大腸,從肛門以固體、半流體或流體形式排出體外。身為人體消化吸收后的殘渣,針對糞便的檢查能夠及時了解患者消化道是否存在寄生蟲感染、病毒感染癥狀,及早發現病變。可以說,糞便是身體健康、尤其是腸道健康的重要信號。
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大便的顏色、性狀、氣味等來自查自身健康狀況。
顏色:正常大便顏色為棕黃色或者黃色,這是因為大便中含有糞膽素。如果糞便呈現出綠色,通常情況下是食用了大量綠色蔬菜或腸蠕動加快,導致膽綠素未及時轉變為糞膽素,沒有大礙。如果糞便呈現出白色陶土狀與石灰狀,那么極有可能是膽道出現問題,因為糞便正常顏色通常是膽汁色素染成,此現象多發生于肝癌患者、膽結石患者等,被檢查人員需要對此引起重視。如果大便顏色呈現鮮紅色,極有可能是患者肛門部位出現出血情況,常見于痔瘡、直腸癌以及肛裂等。如果糞便顏色呈黑色柏油樣,極有可能是上消化道出現出血癥狀,例如消化道潰瘍出血、消化道腫瘤等。需要注意的是,有出血但未在顯微鏡下看見紅細胞,可能是食用了含有色素的食物,例如番茄、西瓜等,患者可結合近期飲食得到答案,不必過多擔心。建議年齡較大的人群養成觀察大便顏色的習慣,為自身健康提供保障。
性狀:一般情況下,健康的糞便呈現香蕉形狀,并且一整根連續起來不斷開,這樣的形狀證明糞便的軟硬度剛好。如果糞便呈現出黏液稀便,那么極有可能是患者體內腸壁受到刺激,或者患有腸壁發炎、急性血吸蟲病等。出現黏液膿性血便,意味著患者通常患有細菌性痢疾。出現果醬色黏液狀糞便,極有可能是患有阿米巴痢疾。如果為蛋花樣便、水樣便,多數情況下為急性腸胃炎或者假膜性腸炎。出現油花便,即排出的糞便中浮有“油花”,這是因為人體進食過多脂肪類食物所致,無大礙。大便如果出現異常變細現象,此時患者要注意自身消化道是否出現腫瘤病癥或處于痔瘡的急性期。
氣味:正常糞便的味道微臭,如果臭味極大,那么有可能存在健康問題。此外,燒焦味、酸味等都可能是由人體消化不良所導致的。如果糞便中含有腥味,那么患者消化道極有可能出現出血癥狀。
糞便檢查是常規檢查之一,如果自己觀察發現糞便有異常,應立即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以明確原因,及時采取相關措施。
糞便檢查所需量通常為蠶豆一樣大小,使用不吸水的塑料袋送檢,醫院都會有專用器皿。在糞便常規檢查中,糞便需要保持新鮮,立解立送,最好是當天早上的糞便。除此之外,糞便中不能含有任何尿液成分,因為尿液會破壞糞便的被檢成分,出現假陰性現象。在送檢大便時,挑選具有代表性的糞便,或者挑選自己認為不正常的成分,例如糞便中的黏液、膿血等。在進行糞便常規檢查前,一定要謹遵醫囑,停用某些食物或者藥物,避免出現假陽性結果。
隱血試驗是糞便檢查的重點內容,這也是判斷患者消化道是否健康的主要標志。在現代醫學臨床診斷中,通常被用作消化道出血的鑒別及惡性腫瘤的篩選。建議40歲以上的人群每年做一次隱血試驗。如果隱血檢查出現持續性陽性提示,那么患者應該進一步做消化內鏡檢查,用以對消化道腫瘤進行鑒別。患者在進行隱血試驗時,前三天必須禁食一切含血食物、肉類食物及含鐵多的蔬菜等,避免檢查結果出現假陽性或者假陰性癥狀。
需要提醒的是,患者在完成糞便檢查后,切記不要懷有萬事大吉的心態。因為一次糞便常規檢查正常,并不能說明人體消化道系統十分健康,必要情況下,需要進行反復化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