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維新
許多患兒家長覺得,自己小時候從未聽說什么過敏,怎么現在寶寶有那么多的過敏癥呢?沒錯!你的直覺是正確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醫學的進步,寶寶的疾病譜也在發生相應的變化,過敏癥也就是變態反應性疾病越來越顯露出來。不可否認,這其中有家族遺傳因素,有環境變化的誘發,也有許多原發疾病使本來潛在的變態反應趨向明朗化乃至發病。許多寶寶小時候有濕疹,以后或出現鼻炎,還會出現咳喘,甚至延續至成年。而濕疹-鼻炎-咳喘發病三部曲,正是過敏體質在皮膚-鼻子-呼吸道不同部位的三種表現。
就讓咱們一起了解過敏癥的常識,熟悉常見疾病的防治,用醫學知識武裝頭腦,發動一場抗擊過敏癥的保衛戰吧!
過敏癥醫學上統稱為變態反應。變態反應的基礎是免疫反應,免疫反應是機體保護自身的一種生理反應,它識別、排除和消滅各種屬于非自身的具抗原性的物質。
據統計,有10類病因可引起過敏癥,包括食物、皮膚試驗和檢測的過敏原、運動、寒冷、天然橡膠、麻醉藥物和原發性復發性過敏癥等。
任何食物包括大白菜在內都可能誘發過敏癥,但最常見的是牛奶、蛋清、花生和其他豆科植物、堅果等少數幾種食物。
有麻疹、腮腺炎、黃熱病和流行性感冒疫苗。引起不良反應的主要是疫苗中的禽蛋白一級在某些疫苗中的水解明膠、山梨醇和新霉素。病史常能提供有關線索。
如峰類可引起致敏者發生局部或全身過敏癥。可以各種有關蜂毒液作皮試診斷。
其中以β-內酰胺抗生素和阿司匹林/非類固醇類抗炎劑最常見。
由于所用變應原也是或可能是患兒過敏的變應原,因而極易誘發過敏。
最近發現新的一類患者,他們在運動后出現風團和其他過敏癥狀稱為運動誘發過敏癥,有一些患者在飯后運動就會出現,與食物的種類無關。而另一些則在食入特殊食物后才隨著運動出現反應,稱為運動依賴食物過敏癥,預防的方法是在飯后2小時內不要運動。
寒冷可誘發過敏癥,輕者遇冷全身起風團、發癢,暖和后很快消失,重者可誘發全身性過敏癥,這類患者應避免過冷和游泳,一旦出現癥狀,應盡快使身體暖和。
接觸產自橡膠樹的乳膠(天然橡膠)引起過敏,診斷依靠皮膚點刺試驗。乳膠是制造各種橡皮手套、醫用的各種導管、麻醉用口罩、玩具、奶嘴等的原料。因此,任何患兒在吸吮奶嘴、吹氣球、玩橡皮玩具或用其他乳膠制品后出現癥狀,應疑及乳膠過敏。對乳膠過敏者還會對多種蔬菜、水果過敏。
1.一般來說,在抗原刺激后癥狀開始得越晚,嚴重程度越輕,恢復也越快,過敏癥可在幾小時恢復,有時需要幾天,通常完全恢復。
2.治療越早,預后越好。因此,預防和早期的及時處理極為重要。
由于本癥可危及生命,所以預防十分重要。
1.采集準確而完整的病史不只對診斷,對預防來說也很重要。
2.找出以前發生過敏反應的規律和原因,查出誘發物,特別是潛在的誘發物及其交叉反應物并進而避免暴露(接觸)。
3.大多數藥物致變態反應不能以皮試診斷。需要服藥時,種類應盡量可能少,有利于診斷和預防。
4.在進行免疫療法過程中發生全身過敏反應,應酌情減量,并在以后注射時至少留觀20分鐘;可以考慮替代者;如反應較重者,從整體利弊考慮可以暫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