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達明
1933年7月,時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的徐悲鴻帶著學生到廬山寫生,返回時途經南昌,被當地媒體記者發現后做了報道,引起許多青年美術愛好者的極大關注,他們紛紛慕名向徐悲鴻請教,其中就有青年畫家傅抱石。
其時,傅抱石正失業在家,生活陷入困頓。雖如此,他還是帶上自己的作品,忐忑不安地去向徐悲鴻求教,希望得到大師的指點。
看著眼前這個三十多歲的瘦弱青年拘謹不安,徐悲鴻和藹地微笑道:“我只是比你虛長幾歲,你不必緊張,需要我幫助就請直說。”望著徐悲鴻一臉的和善,傅抱石緊張的心情才稍稍平復下來,他打開隨身帶來的小包袱,拿出幾張作品請徐悲鴻過目。在看到畫的一瞬間,徐悲鴻覺得眼前一亮,連連贊賞道:“有靈氣,有靈氣啊!”
交談中,徐悲鴻得知傅抱石失業在家時,便對他說:“明天我想去你家坐坐,方便嗎?”傅抱石忙不迭地說:“歡迎,歡迎啊!”徐悲鴻依然笑容可掬:“那就說定了,明天上午十點見。”
雖然第二天大雨如注,徐悲鴻仍如約而至。正在門口翹首以盼的傅抱石看見徐悲鴻后,興奮地對妻子羅時慧喊道:“來了,來了!”因為窮困,羅時慧沒有一件像樣的衣服,就急忙躲進了大衣柜。但她哪里想到,客主聊得十分投緣,不知不覺已過去了兩個多小時。羅時慧在柜子里待著實在難受,也顧不得衣衫不體面了,就悄悄推開柜門出來,輕輕為兩人捧上粗茶。直到這時,徐悲鴻才發現家里還有一位女主人,便禮貌地寒暄了一番。
說話間,已到了午飯的點,羅時慧本想在家招待貴客,卻“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只好去外面買了幾個餅子回來,夫婦倆難為情地請徐悲鴻將就著用點餐。徐悲鴻也不客氣,餅子就粗茶邊吃邊夸道:“好吃,好吃,我還從來沒吃過這么美味的餅子,這頓飯我會記住一輩子的。”
也正是這頓飯,讓徐悲鴻決意幫助傅抱石這一可造之才。他親自跑去找江西省主席熊式輝,央請其公費派遣傅抱石去法國留學。雖然主動去求權貴不是徐悲鴻的性格,但為了傅抱石能夠順利留學,他帶了一幅畫送給熊式輝,而這幅畫在當時可賣500大洋。一向對徐悲鴻畫作求之不得的熊式輝,最終同意撥出一筆錢資助傅抱石留學。
因為這筆錢不夠去法國留學的費用,傅抱石就改去日本留學,這為他日后技藝精進打下了堅實基礎,并最終成為中國著名的山水畫大師。
徐悲鴻確實一輩子都記著那頓飯,直至晚年還經常對妻子廖靜文提起:“當時真難為小兩口了,他們那么困難,還擠出錢買了餅子招待我。我雖然是為了安慰兩位年輕人才那樣說,但那頓飯確實感動了我,從中也看出他們為人的真誠,我當時就認定,傅抱石是值得結交一世的朋友。”
1945年9月17日,是徐悲鴻的50壽辰,傅抱獻上了一幅精心繪制的《仰高山圖》,以表達對恩師的崇敬之情。
“我有清風高節在,知君不負歲寒交”,再簡單不過的一頓粗茶淡飯,卻成就了兩位大師的一世友情,也為畫壇留下了一段絕世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