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那年那月那條河

2020-02-14 01:49:20郭彥清
娘子關 2020年1期
關鍵詞:工程

文 郭彥清

西起盂縣牛村鎮溫池村,東至郊區西南舁鄉大洼村,北以河底鎮五架山村為界,南達蔭營鎮南窯莊村。在這東西長13千米、南北寬15千米的灌區內,流淌著來自溫河的水流。2019年8月的某天,在美麗如畫、流水潺潺的溫河灌區,匯聚了一群蒼蒼白發的老人,他們扶桿而立感慨萬端,他們的臉上、手上以及不再挺拔的身體上布滿了滄桑歲月的痕跡,望著由灌區泄洪洞噴涌而出的瀑布,扶桿的手微微顫抖著,微笑的眼角泛著潮濕。當年的一項水利工程,如今已延展成了一個旅游景觀、一個地標,匯化成了一種精神,吸引著四面八方的游客,這種精神正是這群老人用青春和熱血凝就的。此刻,他們目光遠眺,重溫起青春燃燒的歲月……

“荒嶺禿山頭,水缺貴如油,季季種莊稼,年年都歉收。”這是流傳在陽泉郊區當地的民謠,曾幾何時,人們為了一擔水翻山越嶺。十年九旱,顆粒無收,讓貧窮的山村更貧窮,讓苦寒的百姓更苦寒,村人無法擺脫靠天等雨的被動局面。

怎樣才能解決水的問題?不管是領導干部還是百姓群眾,都在思考這個問題。

“難啊!”大家搖搖頭。

郊區安排10輛汽車,200輛平車送水已屬不易,社員們白天出工下地勞動,晚上一擔一擔地挑水,肩膀擰破了皮,腳底磨起了泡。為了水,真是犯了愁。

可是,就有一個叫趙虎來的能人,敢于謀劃提水進村的事情。他住在郊區韓莊村,終年靠放羊維持生計,從小受著缺水苦寒,在溫河兩岸趕羊放牧時他經常琢磨,能不能利用上游地勢高的河流落差,用牽牛鎮的無底瓷甕,一個個套起來,修條引水管道,把水引回韓莊。有了這樣的想法,他就每天背著干糧,趕著羊群,用羊鞭作水平儀,一鞭桿一鞭桿地從盂縣溫池測回韓莊,制作了一幅治水藍圖。因此有了趙虎來想用“甕接甕”引水回村的故事。

一個放羊的漢子能有這樣的想法和行動讓領導們也倍受啟發和重視,經多方考察,幾經研究,郊區區委、區政府順應民心,急民所急,決心徹底解決困擾全區人民的這一老大難問題,做出了造福百姓、上馬“溫河水利工程”這一氣吞山河的重大決策。

利用溫河水源難,難于上青天!但它卻是郊區人唯一可利用的水資源。

1971年9月,溫河提水工程正式上馬。東村公社和大河北大隊召開了隆重的誓師大會,時任郊區區委書記李同順主持召開了會議,全區各公社、各大隊都派出代表參加了這次會議。會上宣布了溫河水利工程總指揮部的成立。總指揮部由5人組成,郊區區委副書記劉樹環任總指揮,高福慶任副總指揮,孫書會(民工)任施工員,張吉(民工)任采購員,至此打響了溫河水利工程的第一炮。

1971年11月,溫河水利工程開始了它的第一期工程。

這一消息傳開,方圓幾十里的老百姓都拍手稱快。可是也有人嘀咕了:“能把水送到1000多米的高山上?我不信,要能送上去,我自己掏錢給你們唱大戲!”

也有人說:“哼!這工程要是能做成,我用頭走路!”風言風語并沒有動搖大家的決心。蔭營公社、河底公社、白泉公社、李家莊公社、楊家莊公社都組建連隊參加了溫河提水工程建設。東村公社、西南舁公社組建連隊參加了戰備路建設。三郊公社連隊駐扎在大河北大隊,任務主要是打石備料。

的確,溫河的水利工程是一場改造大自然的斗爭,它具有一定的艱巨性和困難性。首先要在峰巒疊嶂、溝壑縱橫的地形條件下提升水的高度,必須筑壩攔河,裝機接管,開山打洞,修渠架橋。于是工程部就有人編了這樣的口號:為了引回幸福泉,脫皮掉肉也心甘。

1971年底,由于娘子關提水工程下馬,各連隊撤出,加之戰備路工程結束,所以,各公社連隊都歸入了溫河水利工程建設,上馬人數達到1200余人。蔭營、楊家莊、李家莊公社連隊駐扎在盂縣溫池,主要任務是預備修建大水庫的材料,開通溫池至大河北的運輸路西段,以及開挖輸水渠道。白泉公社連隊駐在東村,主要任務是打通東村寨山涵洞,修建武家莊倒虹吸。三郊、河底、東村3個公社連隊分別駐在大河北、武家莊,主要任務是修建溫河與山底河交匯處能容5萬立方米水的蓄水池,開辟引走山底河水的通道等。西南舁公社連隊駐大河北、五架山大隊,主要建設溫河北干渠西段的工程。

為了表決心,他們又喊出了口號:把地下水提上來,把河里水蓄起來,把境外(盂縣)水引回來。

當時的奮斗目標是:引進溫河水,建設大寨區,澆地十萬畝,兩業(工農業)齊發展。

看著大家穿山打洞,鋪倒虹吸管道,架設渡槽,挖修渠道,起初那個說用頭走路的人再一次站了出來。這次他主動提出:河底公社要興辦水泥廠,支援工程用水泥!

同時,郊區把當時礦務局、陽泉市工程公司下放在各大隊的高級工程師和專家當成“寶貝”,讓他們參與溫河水利工程的設計,幫助外出聯系工程所需的大馬力水泵、電機設備等。1972年秋后,兩臺12寸大水泵和配套電機在溫河與山底河交匯處的大蓄水池旁安裝完備。1973年春,溫河水利工程第一期工程結束。在第一期工程竣工典禮時,舉行了試水作業,當時溫河水已通至北干渠的小西莊大隊,南干渠的三郊大隊。

1973年春,一期工程竣工后,經過不到一年時間的休整,溫河水利工程二期工程正式上馬,8個公社連隊再次投入到建設中。由于溫池、河東、南溝3個大隊的遷移問題一直未能與盂縣達成共識,郊區區委、區政府于是重新修訂工程方案,決定在溫池修建一道攔水壩,在東村公社武家莊西、小河村東各建一條大壩。并根據情況在各輸水線上建造渡槽、倒虹吸、橋梁、涵洞等。宏大的工程再次拉開了帷幕,二期工程的總指揮由區領導張厚堂擔任,光德書、焦桂林、郭忠秀等任副總指揮。

二期工程歷時4年,期間全區廣大黨員干部、民兵、婦女、學生及廣大群眾艱苦奮斗、苦干實干。除各大隊分片分任務修建明渠外,各公社連隊經過艱難的勞動,修通了溫池至大河北的10華里“青年路”,建成了盂縣南流大隊處的橋梁,盂縣白溝大隊處的橋梁,筑起了溫池長40余米、高3米、寬25米的大壩,小河村東50余米長、12米高、40米寬的大壩和武家莊西50余米長、3米高、30米寬的大壩;修成了盂縣南流、白溝、郊區河底龍光峪共長500多米的4個渡槽;建起了北干渠大河北與小河北交界處、小河北與小西莊交界處兩條倒虹吸;南干渠的溫河灌區、葦泊、三郊、西垴、張飛梁5條倒虹吸,7條倒虹吸,長度共計7000余米。打通了南干渠10多個涵洞,總長5000多米,北干渠4個涵洞,總長1000余米。并從任家峪大隊處引專線至溫河工程指揮部,解決了電力問題。二期工程期間,還在山底大隊東準備建造大壩,用來截流山底河水,盡管此水礬的濃度大,但經過處理后可以用來澆田。

可是,大壩的根基挖到地面下12米處,仍不見實底,當時正值五六月份,雨季來臨后時刻都有發洪水的危險,情況十分緊急,指揮部人員連夜找來當時的區委書記鮑淑賢,經過討論最后決定加快速度打根基。決定下達后,施工連隊加班加點頑強夜戰,根基打到距地面還有近6米時,一場洪水把根基淹沒得干干凈凈。

1974年,郊區區委首屆四次全委會做出了《關于擴建溫河工程的決定》,把溫河工程建設推向了新的高潮。1975年周國俊調郊區任區委書記后,針對工程存在的各種問題,同革委會主任史吉文親臨工地調查,并于8月初主持召開了“區、社、隊書記座談會議”。會議統一了思想,提出了“必須大辦溫河水利,必須大干快上,必須加強領導”的決議,使溫河二期工程從困境中得以解脫。一期工程總指揮劉樹環,二期工程總指揮張厚堂,這些領導駕馭全局,經常深入施工現場解決問題,不斷外出跑材料、跑設備。協調解決同盂縣以及本區社隊的一些矛盾。在他們的帶領下,指揮部一班人團結奮斗,特別是主要領導王田以及后來主持工作的葛碰懷等同專業隊員打成一片,既是指揮員,又是戰斗員,為了工程常常通宵達旦熬夜,他們掌管著百萬元的工程物資、材料,但沒有為自己謀過一點私利。當時整個工程有著10余部汽車和拖拉機,但他們從來沒有私用過。那種勤勤懇懇工作、正正派派做人的好作風在專業隊員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遺憾的是兩位老領導在離休不久就過世了。

溫河工程專業隊是一支由青年農民為主組成的專業隊伍,之前他們多數沒有干過水利工程,特別是沒有干過這樣龐大的工程。但是廣大專業隊員在干中學,學中干。不懂技術跟師學,沒有設備自己造。群策群力、土打土鬧,攻克了道道難關。

蔭營連隊在開挖總干一號洞時,地質、技術條件很差,他們學習大寨人“五戰狼窩掌”的精神,在連長史利亭、副連長王萬元的帶領下,邊掘進邊砌碹,冒著淋頭水,晝夜奮戰兩個月,硬是用鋼釬、炸藥、平車鑿通了隧洞,提前完成了任務。河底連隊在總干施工時,20多個青年在排長任根銀的帶領下,不畏艱險,腰系大繩凌空作業,頂著嚴寒,苦戰兩個月,在70多米高的懸崖峭壁上硬是劈出了一條600米長,5米寬的平臺渠道基礎。楊家莊連隊在攻克斜井的戰斗中創造了“一點多項爆破法”,保證了安全,提前了工期。特別是兩岔河倒虹吸樞紐工程,面對幾十米高的橋,而又沒有起吊設備,在王楊管、郭忠秀的帶領下,在兩山之間架設高空鋼絲繩,而后用絞車、滑輪把渡橋大梁安裝成功,并將100余根6噸重的水泥預應力管道吊到路基,為安裝打下了基礎。

1977年11月,溫河水利工程二期工程宣告結束。北干渠在小西莊建水庫,安裝了1臺8寸水泵,將水提至霍樹頭大隊水庫。南干渠通到了白泉。至此,溫河水利工程總耗資700余萬元。二期工程竣工時,市、區領導參加了竣工大會并剪彩,指揮部請來了市晉劇團在溫河灌區處助興演出,演的是古裝戲《逼上梁山》。當時,南、北干渠各渠道過水,紅旗招展,鼓炮震天,全區上下為之震動,場面十分壯觀。西南舁70多歲的老人們激動地流下了熱淚,他們說:“多少年,多少代沒有解決了吃水難的問題,共產黨給咱解決了,我們一生也忘不了黨的恩情啊!”

1985年,溫河水利工程進入了掃尾階段。各干渠通水后,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渠道養護和維修。比如,針對部分地段安裝的鐵管,腐蝕生銹后極易破損,造成漏水等問題,區政府幫助從義城縣拉回直徑1.2米、1米、0.8米的水泥管,更換了原來的鐵管。整個維修階段投資300余萬元。溫河水利工程指揮部撤銷后,溫河灌區正式成立,葛碰懷擔任灌區第一任黨委書記兼主任。溫河水利工程是郊區建設的第一項大工程,從工程上馬到工程結束,每個工作人員都是背著幾十斤的儀器步行20里往返于各工地,而施工的民工干一天得到的補貼是4毛錢和村里記一個工的報酬,沒有人喊過苦,沒有人叫過累,那種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吃苦耐勞的精神在他們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溫河水呀彎又彎,兩岸人民真苦寒,守著河水種旱地,吃水得到河底擔,風調雨順還可以,荒旱年景熄灶煙,逃荒要飯下關東,賣兒賣女骨肉斷。”

這曾是流傳在溫河兩岸的民謠,至今老人們想起還會唱上兩句,蒼老的聲音里唱出了當年的辛酸。現如今在一起戰斗的老人有的已經過世,有的重病在床,也有的安享幸福的晚年,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留在了這片肥沃的土地上。這項水利工程,是全區人民傾注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奏響的一曲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凱歌。歷史不會忘記!溫河人也不會忘記!

溫河工程開啟之后,1000余人的農建專業隊伍開赴工地,受益鄉鎮組織近萬人的群眾會戰南、北干渠及社隊配套工程。廣大青年農民像應征入伍一樣積極報名參加施工隊,出現了父送子、母送女上工的動人場景。不少公社連隊都是一次把人員上齊上足。他們遵循“自己的糧,自己的菜,自己的工具自己帶,自己的工程干起來”的原則,整個工程中平車以下工具由自己帶,基本口糧、蔬菜自己帶。資金來源問題、工程設計問題、技術力量問題、材料設備問題、民工生活問題以及與兄弟縣協商問題等等,解決起來的困難之大可想而知。但決策者們的膽量和為全區人民謀利、為子孫后代造福的決心確實驚人。他們一方面為籌集資金奔波,為充分發動群眾獻力。另一方面,為與兄弟縣協商盡心,為工程順利進展操勞。溫河水利工程一期工程后期,指揮部才買了一輛卡車,二期工程期間才配備了一輛212吉普車。無論前期任總指揮的劉樹環,還是后期任總指揮的張厚堂等,作為一名區級領導,堅持和掃尾路民工們吃住在施工工地。區里開完常委會步行40多里回工地的事是常有的,一日三餐玉米面、高粱面、白蘿卜菜的生活待遇與民工是平等的。在施工現場負責指揮而連續幾個月不能回家是大家普遍有過的經歷。區領導,特別是主要領導經常深入工地,跋山涉水了解工程進展情況以及施工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召開專門會議研究解決難題。在溫河水利工程建設中,全區人民表現出的舍小家顧大家,不計個人私利,一切為了工程的奉獻精神更是感人至深。

10年的工程,原先20歲左右的姑娘、小伙子也進入了而立之年,他們流過的汗,吃過的苦真是幾天幾夜也說不完。

郭忠秀是個電工,他刻苦鉆研,虛心好學,堅持土洋結合和因陋就簡,大膽革新,認真學習外地經驗,通過反復試驗,造出了機械土設備——獨腳拔桿、搖臂式吊裝架和單繩雙繩簡易起重機。解決了工程中渡槽、橋梁吊裝難題,減輕了勞動強度,加快了工程進度,使工程機械化程度有了較大提高,為國家節約了資金,為溫河水利工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被群眾譽為溫河水利工程的“土專家”。

1971年10月,郊區區委做出了《關于興建溫河提水工程的決定》之后,市水利局委派技術員王楊管同志負責水利工程的測繪工作,兩年多的工作他沒有耽誤過一天,他對工作精益求精,從不放過任何細微的數據,每天都要走40多里地去測量工程,餓了啃幾口窩窩頭,吃幾顆生辣椒,兩年勝利完成了溫河水利提水樞紐工程和南北兩條干渠23個隧洞、3個倒缸吸、2個渡槽的勘察設計任務,高灌站勝利通水,成功地解決了西南舁公社人畜的吃水問題。他也被溫河百姓評為最受群眾歡迎的水利技術員。

鄭金義是個老黨員,當年63歲的他響應郊區和公社黨委的號召,主動報名來到郊區溫河水利工程溫池工地上,挑重擔扛水泥扛沙,壘石頭掛線,事無巨細。他說,不把水引回蔭營,決不離開連隊。而且,他還把自己的女兒鄭非玲也叫到工地,一起參加引水戰斗。生了病,不愿意休息,被老伴關在了家里。可當他聽到連部發出“大戰9月份,修渠200米,以優異的成績向國慶獻禮”的號召后,偷偷帶病跑到了工地,老伴急得直跺腳。最終,他和他的隊友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他們的戰斗口號:“五一清水回蔭營,十一洪水灌全區。一年任務十個月完,黨的生日把禮獻!”

他對老伴說,我要把晚年的精力全部貢獻在水利事業上!

王枝業是一名轉業軍人,剛回到村里時,人們嘲笑他:“當了幾年兵,回村上了地,真沒出息。”也有一些好心人勸他說,到市里走個后門找個工作總比在村里強。可他考慮的是自己是一個共產黨員,黨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

戰斗打響了,沸騰的工地燈火通明,每每遇到困難,王枝業總是帶頭沖在前。開石備料打錘的新手將12磅的一錘打偏落在王枝業的手上,打錘的嚇愣了,他卻像沒事一樣,抓把土,捂在傷口,雙手緊握釬桿,鎮定地說:“放大膽,繼續干!”

有一次晚上,工地施工下起了大雨,暴發了洪水,散包的水泥已被沖走。王枝業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帶著隊員把能搬運的全部放進了崖巖深處。隨后又把水泵、木板等工具往岸上運。可洪水吞沒了河槽的一切,木頭已隨流而下,王枝業用繩子拴在自己的腰上,跳進急流,但水太急,一個浪頭把他打回來,他迎頭二次沖進水里,又一個巨浪從頭蓋下來,不見了人影,岸上的隊友抽了口冷氣,屏住了呼吸,望著河心,只見他忽地冒出水面沖向木頭。他拼命地抓住木頭,大家拉緊繩頭,終于把木頭拉上岸。一場驚險過去了,王枝業卻渾身血跡斑斑,皮膚凍得青紫。

從工程上馬到二期工程結束,8個公社連隊1200余名民工,基本上是來自各大隊的青壯年勞力。當時土地歸集體,分小隊集體種、養、收,大部分精壯勞力參與工程建設,對各大隊工作的影響不言而喻。但是,社員們并不因此而耽誤農活,在生產搞上去的同時,各大隊還都保質保量圓滿完成了修明渠的任務。在溫河水利工程施工中,對民工的生活有明確規定,按各連隊承擔工程任務的完成情況,每人每天基本上吃的全是玉米面和高粱面,也只有病號才可以吃到白面。各連隊食堂在副食供應上,不用說肉、蛋,就連稍好點的蔬菜都難以供給,大部分時候吃的都是白蘿卜。溫河水利工程建設中,1200名民工都住在施工工地附近社員家里。住社員的家,既不給任何待遇,又不給房錢,但家家戶戶從沒怨言,無論是盂縣溫池、南流等大隊,還是東村大河北、五架山等大隊的社員,爭著搶著騰房給民工住,幫助民工解決生活中的困難。至今都流傳著當時很多的動人故事。當時,工程施工現場附近公社的學校,都組織師生積極參加了工程建設。石子、沙是工程中需用量很大的建筑材料,而工程中有相當一部分石子是學生們利用課余時間砸的,沙是從河里一點一點擔到工地的。西南舁公社和河底公社的師生需步行10多里路到工地勞動,為此指揮部專門在東村大隊設立學生食堂,為師生們準備中午飯。東村公社各學校都參加了工程,小至二三年級的小學生,大至初中生、高中生,能擔的擔、能抬的抬,積極投身于工程建設中。這種義務勞動在當時不僅形成了高潮,而且發生了許多感人肺腑的事。有一次蘇家泉學校組織學生到工地抬沙,一名六年級學生從搭架的木板通道上擔著沙通過時,不慎從近4米高的通道上連人帶沙掉了下來,頭上碰了一寸多長的血口,兩名青年教師背上已經昏迷過去的學生飛快向東村衛生院跑去。血染紅了老師的衣褲,汗水流滿了老師的面頰。可他倆全然不顧,從小河工地跑到大河北大隊時,碰到一位趕著毛驢車的60多歲的老漢,老漢一見此景,二話沒說,拉上受傷學生就往東村趕,在東村衛生院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下,該生才轉危為安。

為革命不幸殉職的排長張如龍一貫積極肯干,黨叫干啥就干啥,他帶病工作,曾一天暈倒三次,別人讓他休息,他不肯,一直堅持不下火線,最后因公殉職。炊事員史同英和吳銀增,人老心紅干革命。史同英同志年近70不服老,他說:“拿不回溫河水,決不下火線。”吳銀增更是起早搭黑,粗糧細做,深受民工好評。王喜花是蔭營連的保管,她不怕苦,不怕累,指揮部領了70斤電石,用水桶擔回了南流。施工組第一副組長郭俊義同志勇于挑重擔,大膽負責。施工組高生和同志,為早日提起溫河水,起早摸黑,夜以繼日地工作。白泉連隊鄭虎所在山南水庫曾多次評為先進工作者,來到溫河水利工程更是干勁倍增。

這樣的故事太多太多了,為婦女撐起半邊天的史九魚、火中取炸藥的郭果妮、模范排長任根銀、工地鐵人王懷小、紅石匠王禮,還有個叫周占徑的,他是后勤的組長,他每天路過家門卻顧不上往家里送工資,還得讓老婆打發孩子到工地取。三郊公社的副主任王拉魚,為了保證工期,在零下10攝氏度以下的氣溫下帶隊堅持施工,20個小時不下火線,住工棚,睡工地。測繪隊長石文進被譽為“爆破”專家;維修工劉玉堂被譽為“十二能”;這些原來只能承建民房的農村泥瓦匠變成了大工程的“師傅”;而原來只會抬石頭的小青年則成為“二把刀”匠人;三郊連有一半人學會了漿砌;河底連有一半男女學會了加工料石,而蔭營連則是開挖土石方的硬骨頭連隊。有3個連隊曾在區硝銨廠會戰過,有600人曾在陽泉至昔陽級公路河下段大戰過,有兩個連隊曾在東灌區服務過。這些水利戰士無怨無悔,工程結束后,不少人成為農村致富的帶頭人和能手,他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在養育自己的土地上默默耕耘著,奮斗著。

每個連隊,他們都有自己的誓言。白泉連隊的誓言喊得響,叫得亮:“提水戰士鋼鐵漢,引水回郊心不變,大干還要再大干,提水工程早日完。清水滋潤萬頃田,多賣余糧多貢獻!”蔭營連隊的誓言則是:“苦不苦,比比長征兩萬五;累不累,看看革命老前輩;登山不怕坡陡,革命不怕吃大苦;要防福中變,偏在苦中煉。”李家莊連隊的誓言也很勵志:“困難是石頭,決心是榔頭。榔頭打石頭,石頭就低頭。”還有西南舁連隊的誓言:“困難面前有我們,我們面前無困難。只要心紅意志堅,鐵山也能劈兩半。”河底連隊是一支鐵骨頭連隊,他們的誓言是:“眾志成城團結緊,鐵手鋼臂繡彩虹。鐵手舉旗方向明,鋼臂架橋天塹通。”

為了調動起民工們的勞動熱情和創造性,活躍連隊氣氛,保持樂觀情緒,作為溫河水利工程的副總指揮王田想到了好的辦法。他組織指揮部辦公室人員主辦,發動各連隊所有人員積極投稿,辦起了溫河工程戰報。表彰好人好事,組織編寫勞動小詩,大大提高了民工的積極性。同時抓文娛活動,逢年過節組織競賽評比,有力地活躍了各連隊的氣氛。有的節目還到三都、郊區文藝匯演中參演。

那時候勞動緊張,活動經費沒保障,王田副總指揮就出主意,當時正修溫河大壩,需要的石子得到外地購買。他組織指揮部人員,利用空余時間砸石子兒。就這樣硬是擠出500元砸石子兒的款,作為活動費。通過搞文藝活動,工地上沸騰了,勞動積極性提高了,工程進展的步伐加快了。同時,一批好的自編自演的成型節目也應運而生了。如指揮部編排的《老倆觀溫河》《蔭營連歌》等。文娛活動的開展,活躍了民工們的文化生活,增強了民工們不怕困難、戰天斗地的決心和信心,由此樹立了一批典型模范,塑造和鍛煉了一批有志氣的熱血青年,為今后工程的勝利竣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把工作干好,從社到隊還制定了“一不動搖”“三不下馬”“五堅持”的措施,即:大辦水利的決心不動搖;分管抓水的領導不下馬,抓水專業隊不下馬,困難再多再大不下馬;堅持學理論、抓路線、大批促大干;堅持以蓄為主、蓄引結合;堅持水土并重、搞好田面渠系配套;堅持綜合治理、加強領導、互相協作;堅持專業隊伍一直干、群眾運動大會戰相結合。

在這場“戰斗”中,走了一批又來一批,始終鞏固和壯大著這支隊伍。對險惡的工作環境,他們血氣方剛當“兒戲”;住著簡陋的民居,他們微微一笑;吃著干冷的窩頭,他們認為比家里吃得飽了;徒步走在幾十里的回家路上,他們像孩子一樣又蹦又跳;在枯燥的生活中,他們排節目又唱戲。他們的青春就這樣在深山野嶺中度過。

特別值得我們銘記的是有9位水利戰士為工程建設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是:河底連張如龍,東村連趙道明,蔭營連苗保東,楊家莊連路士昌,三郊連杜年成,李家莊連楊承科、張云娥等。這些犧牲的同志最小的18歲,最大的60歲,有的還是家中的獨生子。張如龍帶病堅持勞動,曾昏倒兩次也不下火線,第三次是在下工時,不幸昏倒摔在石崖下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炊事員趙道明在殉職前對副連長說:“我要是一下子回不去了,無論如何也要抓緊時間,7月15日前一定要完成油甕大壩的任務……”

在處理他們的后事時,家屬們在悲痛之余,并沒有向郊區提出什么額外要求,均按照國家規定的撫恤標準來處理,每人只領到千余元錢。另外還有23位水利戰士在施工中因工負傷。工程結束后,在處理撫恤和安置時,對這些同志僅每人一次性予以撫恤300-500元。對此,他們還深感黨和政府的溫暖,沒有一個人嫌少鬧事,全部順利返鄉。

人們不會忘記,那些駐郊區的廠礦對修建溫河工程也做出了自己的貢獻,蔭營煤礦向工程捐資20萬元,市手工業管理局捐資3萬元,市第一鋼鐵廠捐資5670元,陽泉礦務局、蔭營煤礦還幫助解決了吊裝橋梁、渡槽的設備制作難題。上章召鑄管廠提供了最好的鑄管,市一鋼對所有鋼材隨到隨提。此外,瑪鋼廠、山底紡機廠、東村食品、郊區糧管所、水泥廠、鐵路局、汽運公司、河底供銷社等都在工程建設中做出了貢獻。

“胸懷朝陽斗志昂,冰天雪地擺戰場。立下愚公移山志,定叫溫水上山崗”。終如眾所愿,溫河水利工程歷經10年,總投資800余萬元,投工150多萬個(不包括群眾義務勞動),動用土石方70多萬立方米。解決了區北部3個鄉(鎮)10余萬人口的生產生活用水和1.2萬畝農田的灌溉用水。這些“戰士們”不僅把溫河水引回了自己的家鄉,而且在深山峽谷中,留下了象征友誼的進水閘門,穿山越嶺的條條隧洞,流水潺潺的寬闊渠道,凌空飛架的座座渡橋,古樸莊重的石拱渡槽,宛若長龍的倒虹樞紐,碧波蕩漾的水庫、水池,巍然聳立的水庫大壩,機場隆隆的高灌泵房等一處處宏偉的工程景象。這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彰顯著奮斗不息的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今天的郊區水利建設方興未艾,人們有理由相信,那段難忘的歷史,紅旗渠一樣的溫河精神像血液一樣,已流淌在幾代郊區人的心中,這種精神將激勵后人去建設郊區,發展郊區,而郊區也會因溫河而更加美麗!

猜你喜歡
工程
《工程爆破》》征稿征訂
工程爆破(2022年3期)2022-07-26 01:58:56
《工程爆破》征稿簡則
工程爆破(2022年2期)2022-06-17 14:13:56
子午工程
太空探索(2016年6期)2016-07-10 12:09:06
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综合色国产热无码一| 在线播放真实国产乱子伦| 综合亚洲网| 无码国产伊人|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毛片一级带毛片基地| 欧美激情综合| 国产精品19p| 波多野结衣久久高清免费| 午夜福利免费视频| 中国精品自拍|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r|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999| 亚洲国产欧洲精品路线久久| a级毛片在线免费|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中文字幕在线欧美| 亚洲成人一区在线| 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国产欧美中文字幕| 亚洲美女久久|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野外拍在线| 综1合AV在线播放| 老司机久久99久久精品播放| 亚洲熟女偷拍| 强奷白丝美女在线观看| 97国产在线视频| 18禁影院亚洲专区|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不卡| 亚洲精品国产乱码不卡| 一级毛片网| 欧美午夜视频在线| 久久五月天国产自| 欧美天堂在线| 色综合天天娱乐综合网| 伊人五月丁香综合AⅤ| 高潮爽到爆的喷水女主播视频|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内射在线观看| 91在线激情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在线观看www色 | 中文字幕佐山爱一区二区免费| 99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视频91| 久久午夜影院| 福利在线免费视频| 台湾AV国片精品女同性| 久久国语对白| 亚洲香蕉在线| 久久精品丝袜高跟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亚洲美女一区|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无码AV高清毛片中国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不卡永久免费| 国产毛片基地| 国产91av在线|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欧美| 欧美不卡二区| 国产另类视频| 久久婷婷综合色一区二区| 2021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91人妻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区| 久草性视频|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视频| 日韩一二三区视频精品| 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成人伊人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图欧美一区| 久草网视频在线| 亚洲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