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玲
(云南省玉溪市澄江縣龍街街道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652599)
狂犬病俗稱“瘋狗病”,它是由彈狀病毒科狂犬病毒屬狂犬病毒引起, 造成溫血動物發生中樞神經病變的高致死性、 接觸性、急性的一種人畜共患的傳染病。 人多因被病獸咬傷而感染,在早期出現類似感冒的癥狀如發熱、鼻塞、流涕。 一般感染狂犬病病毒后有一個潛伏期, 潛伏期從幾天到幾個月甚至數年長短不一,一旦發病先是一個前驅癥狀,就是類似感冒的癥狀,持續1~3d 后進入興奮期,主要表現是怕水、怕風、面部抽搐、流涎吞咽困難,狂躁等臨床表現為主要特征,病死率高達100%。 在我國為乙類傳染病。 本文通過對狂犬病病因的分析,進一步提出了相關的防控措施。
在自然界,狂犬病的主要易感動物是犬科、貓科以及翼手類和一些嚙齒類動物,家畜中牛、羊、馬、驢、豬等圴可感染發病。
狂犬病無明顯季節性,全年均可發病。 但以溫暖季節發病較多,咬傷部位越接近頭部或傷口越深,其發病率越高,潛伏期波動很大,可以從6d、12d 到1 年或5 年以上,最短的6d,最長的可達10 年。 多與動物易感性及被咬傷部位距離中樞神經的遠近、病毒毒力和數量有關,一般2~8 周發病,有時更長。 狂犬病病毒通過咬傷的傷口傳播, 一旦發病沒有特效藥治療, 故重在預防。 病毒主要侵害中樞系統,動物表現為極度的神經興奮、狂躁不安和意識障礙,異嗜,瞳孔散大,反射機能亢進,唾液分泌增多,最后因呼吸中樞麻痹或衰竭而死亡。
狂犬病的臨床表現分兩型:一是狂躁型,二是麻痹型。
狂躁型:分三期,前驅期、興奮期和麻痹期。
2.1 前驅期或沉郁期:此期時間一般1~2d,病犬表現精神沉郁、怕光,反應遲鈍,不聽主人呼喚,躲于黑暗處,不愿接觸人,食欲反常,咬吃異物,吞咽伸頸困難,唾液增多,后驅無力,瞳孔散大。 前驅期后即進入興奮期。
2.2 興奮期或狂暴期:此期時間一般2~4d。病犬高度興奮,表現為狂暴不安,伴有明顯的神經系統體征,機能亢進,極度恐懼,主動攻擊人和其他動物,不聽主人使喚,意識紊亂,喉肌麻痹。 體狂亂攻擊,自咬四肢、尾及陰部。
2.3 麻痹期:此期時間一般1~2d。 表現疲勞不愛動,體力稍有恢復后,稍有外界刺激又可起立瘋狂,眼睛斜視,自咬四肢及后軀。 該犬一但走出家門,不認家,四處游蕩,叫聲嘶啞,下頷麻痹,流涎,繼而出現肢體軟弱,腹脹、共濟失調,肌肉癱瘓,呼吸困難,最后因呼吸中樞麻痹或衰竭而死。 整個病程為6~8d,少數病例可延長到10d。
人被狂犬病毒感染后,潛伏期時無任何癥狀,多數病例在30d 后才發病。 多有低熱、頭痛、嗜睡等類似感冒的癥狀。 繼而出現恐懼不安,煩躁失眠,定向力障礙、幻覺、痙攣發作、行為古怪、頸項強直等。 表現為極度不安、恐水、怕風、發作性咽喉肌肉痙攣、呼吸困難、排尿排便因難及多汗流涎。 對光、風、聲音敏感,精神失常等癥狀。最后,昏迷,呼吸衰竭。一般在發病3~4d 后,因全身麻痹而死亡。
預防狂犬病最主要源頭管理是加強犬的管理。
3.1 動物防疫員按屬地管理原則對各村飼養的貓,狗動物進行登記,定期做好有效地預防接種工作,患有狂犬病的動物絕對不能食用。
3.2 對養犬戶入戶宣傳,科學養犬,定期給犬進行免疫,辦理準養證、免疫證。 并實行拴養。 如有購買犬時必須詢問犬只來源并要求出示有關證明。 如果飼養的犬一反常態,出現不認主人、遇人隨時撲咬、眼睛發紅、尾巴搭拉或夾著尾巴行走等癥狀時及時報告動物防疫部門。
3.3 配合動物防疫員做好犬只狂犬疫苗注射, 凡未經免疫、無準養證的犬一律視為野犬予以捕殺。
3.4 對村莊、和山林中無人看管的流浪犬進行捕殺。
3.5 發現病犬及病畜,一般不易治療,應立即捕殺。
4.1 立即用20%肥皂水或0.1%新潔爾滅溶液徹底沖洗創口,接著用大量清水沖洗,然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局部消毒。 如傷口深要掰開傷口進行沖洗。
4.2 被咬傷后立即擠壓傷口排去帶毒液的污血或用火罐撥毒,絕不能用嘴吸傷口處的污血。
4.3 創口不可縫合、不包扎、不涂軟膏、不用粉劑以利傷口排毒。 注射狂犬疫苗,使體內產生抗體,防止發病。
4.4 接種狂犬疫苗必須按時完成全程免疫, 如未能全程接種,則不能保證足夠的抗狂犬病免疫效果。 過量飲酒或食用刺激性食物都會影響狂犬疫苗的免疫應答。
5.1 當下養寵物犬的人越來越多, 許多農村人防疫意識淡薄。 被犬咬傷事件時有發生,使得已經絕跡多年的狂犬病又死灰復燃。 人一旦被狗或其他動物咬、抓傷,無論輕重,都要立即到當地醫院或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犬傷門診進行治療, 并注射人用狂犬疫苗,必要時同時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5.2 家長要照管好兒童, 教育其不要因好奇而激惹流浪的貓、犬接觸危險動物,如被咬傷或抓傷一定要報告家長,在家長知情的情況下及時注射疫苗。
5.3 如果身上有傷口的地方要避免自家寵物舔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