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前舉
(宿遷市宿城區埠子鎮畜牧獸醫站 223831)
近年來,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水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飲食結構也出現了很大改變。 牛肉以其口感好、營養高、低脂肪等特點,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成為人們餐桌上一種重要的食物品種,與此同時,市場上對于肉牛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這對肉牛養殖業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規模化養殖成為肉牛養殖業重要的發展方向。 肉牛養殖涉及很多環節,為了獲得更高的養殖效益,在肉牛養殖過程當中,必須要充分重視肉牛的飼養管理,注重先進養殖技術的合理應用。 而肉牛短期育肥技術應用于肉牛養殖實際, 不僅能夠提高肉牛生產產量,還能有效保證肉牛品質,對提高肉牛養殖水平,改善肉牛養殖結構,促進優質肉牛產業發展,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牛肉制品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為此,下文結合實踐,對肉牛育肥養殖技術要點進行分析探討,以供參考。
當前在肉牛養殖過程當中,存在很多的肉牛品種,而通過本地改良,能夠有效增強其適應性,提高肉質,還利于快速增重,同時,選擇肉牛品種過程當中,應當選擇體質好,年齡小的優質雜交肉牛品種,背腰寬平、胸部深寬體型的肉牛,育肥增重效果更好。
有效提高肉牛育肥效果,前期準備工作非常重要,育肥牛購入之后,應當進行15d 的適應飼養,并充分了解育肥牛的健康情況,為其提供更加有利的生長環境,減少應激反應的出現。 采用0.3%的過氧乙酸對于肥牛展開全面的消毒, 降低和控制交叉感染出現,同時對育肥牛體外加強驅蟲,避免寄生蟲感染。 體外驅蟲藥物可以選擇蠅素以及毒殺芬等藥物。 體內驅蟲可以利用左旋咪唑等藥物, 根據育肥牛的體重合理的控制用藥量, 通常10~15mg/kg 進行注射。
不同的肉牛品種,在育肥階段,營養需求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因此,需要結合相應的飼養標準對飼料科學投放,育肥階段的肉牛快速沉積脂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可以將能量適當的加入到飼料當中,當脂肪沉積到一定時期后,育肥牛的食欲會出現一定降低,體重也會出現不斷減少,此時便可出欄,以免增加養殖成本。
日糧中合理配比精飼料和粗飼料,保證營養的均衡性,為肉牛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在肉牛生長過程當中,應當合理的調整各種飼料并科學地進行配比。 肉牛育肥初期,粗飼料和精飼料應當按照7∶3 進行配比,同時對出蛋白量合理的進行控制,使其保持在12%左右,經過30 天的飼養,應當對飼料比例合理調整,出飼料和精飼料應當按照1:1 的比例進行配比,是粗蛋白含量保持在11%左右,肉牛出欄前20d 左右,粗飼料和精飼料應當按照1∶2 的比例進行配比,維持飼料中精蛋白含量在10%左右,科學的優選育肥飼料,提高適口性,加強飼料加工,更利于肉牛采食與消化,應當對飼料顆粒大小合理控制,這樣更利于肉牛采食。
青貯飼料在育肥牛日糧當中也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 對肉牛的日糧總量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為了有效提高飼料的利用效果,可以氨化處理秸稈和稻草,控制新飼料的投喂量。
肉牛生長過程當中,對于飼料量的需求量非常的大,高粗纖維含量的飼料,與麥稈和稻草等農作物飼料相比,有著更高的營養價值,而且適口性非常好,價格相對較低,對肉牛生長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并且可以在飼料當中投入一些微量元素和維生素氨基酸等物質,更利于促進肉牛生長。
牛舍建設過程當中,應當首選地勢高,具有良好通風,光照條件,保溫防寒區域進行建設,對牛舍溫度合理,控制確保溫度能夠處在10℃~25℃范圍。 育肥牛入欄之前,應當對圈舍衛生徹底打掃,將各種廢棄物及時清除,并全面進行消毒,將鋸末和墊草鋪設在牛床上,并為牛定時進行身體擦拭,保持適當運動,利于營養消化吸收,提高肉牛肉質品質。
在育肥牛的中期飼養階段,可以進行群飼與栓飼,飼料投喂完成后,將肉牛拴在木樁上,對其活動范圍適當限制,但必須要注意,不能對肉牛的正常飲食和作息時間造成不利影響,保持牛舍的衛生,出欄之后,需要對牛舍及時地全面消毒,保持牛舍干凈衛生。 育肥后期與牛的生長實際情況充分結合,及時出欄,增強經濟效益。
育肥牛養殖技術涉及很多環節,在育肥牛養殖過程當中,應當對各個環節充分重視,并合理應用,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育肥牛養殖技術水平,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對推動牛養殖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