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秀忠
(遼寧省畜牧業生態建設中心 110161)
陽光豬舍即生豬健康養殖模式綜合配套技術,是以建設標準化陽光豬舍建筑、 配套陽光豬舍配套設施設備等多項技術集成配套的生豬健康養殖技術體系。2012 年~2017 年,該技術被遼寧省財政廳列入中央財政農業科技推廣示范項目, 先后在遼寧省(除大連市)大面積推廣。 目前“生容享”陽光豬肉現已成功注冊遼寧品牌; 在全省乃至全國養豬業受非洲豬瘟威脅的不利影響下,采用陽光豬舍的養豬場(戶)尚無一例疫情報告;同時,以優質、無藥殘的陽光糞肥為主導的陽光草莓、陽光大米等種養結合探索也初見成效。 在此前提下,遼寧省畜牧業生態建設中心派技術人員就陽光豬舍建設情況及使用效果、陽光豬肉品牌建設、陽光系列全產業鏈發展等情況在遼寧省東港市開展調研。
東港市陽光豬舍建設始于2012 年, 省畜牧技術推廣站在全省選擇東港市在內的4 個縣開展陽光豬舍試驗。 在試驗取得較好效果的基礎上,2012 年末省畜牧技術推廣站下達東港市建設陽光豬舍3000m2、飼養生豬4000 頭的任務指標。當年,東港市在圓滿完成項目任務的基礎上,還輻射帶動2 個養殖戶新建(改建)陽光豬舍1000m2。 隨后又連續4 年參與項目實施。 項目實施5 年,東港市共完成項目任務陽光豬舍12000m2,輻射帶動15 個養殖戶改建(新建、擴建)陽光豬舍15000m2。目前,全市共有陽光豬舍養殖戶25 個,陽光豬舍面積27000m2,年出欄生豬4 萬頭,占東港市2018 年生豬出欄的8%。 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東港市新建中小規模養豬場約有5%采用陽光豬舍方式,10%的小規模養豬戶將原封閉式豬舍改(擴)建為陽光豬舍。
一是豬舍環境大幅度改善。 陽光豬舍通過增設地窗、通風帶等設施,加強豬舍通風,有效降低了豬舍內有害氣體的含量;通過增加陽光板充分利用陽光照射來提高豬舍溫度并能有效去除豬舍部分病毒,在寒冷季節,陽光豬舍比普通豬舍溫度可提高7℃~8℃; 通過增加保溫被等設施在冬季夜晚或者天氣寒冷時有效保持豬舍內溫度。 東港市木源農場在縣畜牧技術推廣部門的指導下,于2015 年新建陽光豬舍4 棟共計1600m2。據場主介紹,陽光豬舍在空氣和光照方面優勢十分明顯, 只需按規程給豬進行必要的免疫,因陽光充足、空氣流通好等原因,豬發病很少,對于他這樣的新養殖戶來說比較好養。 東港欣豐生態養殖場主李先生反映,封閉豬舍地面潮濕,空氣味大,陽光豬舍陽光充足、地面干燥,通風好,空氣也好多了,對于豬來說,呼吸道疾病也少多了。 該養殖場的豬是外運出省的,收豬的也愿意收他陽光豬舍出欄的豬,說是看著干凈、光溜。 李先生也愿意在陽光豬舍養豬,因為能比普通豬舍提前10d 以上出欄。 二是提高豬生長性能。因為豬舍環境改善,豬生長性能和出欄水平也有了明顯提高。 與傳統養殖模式相比,保育豬平均日增重、育肥豬平均日增重等方面均有明顯優勢。 東港欣豐生態養殖場反映陽光豬舍比普通豬舍提前10d 以上出欄,且均勻度好,節省了10d 的費用,非常經濟實用。
一是品牌效應不顯著,尚未實現優質優價。陽光豬舍通過改善豬舍環境,實現豬生產性能的提高和肉品品質安全的雙提高,陽光豬肉也被消費者稱為“兒時的味道”。 但由于陽光豬肉概念提出較晚,加之品牌宣傳力度遠遠不夠,絕大部分陽光豬舍生產的生豬同其他生豬同價銷售,產品沒有實現優質優價。 二是相關企業帶動能力不足。 作為陽光豬舍技術及產品的主導企業——撫順瑞豐公司成立較晚,發展方面又受資金、政策等影響,在品牌宣傳、帶動產業升級等方面力量不夠。 三是陽光系列種養結合有待深度開發。 陽光豬舍所產生的優質豬糞等養殖廢棄物(下稱陽光糞肥)中抗生素、消毒等藥物殘留大大降低,開展陽光種養結合有待推進。 四是全封閉式陽光豬舍有待改進。 對比棚式陽光豬舍,全封閉式陽光豬舍僅南坡頂為陽光板,采光面積比棚式陽光豬舍少很多,且在通風方面也沒有棚式陽光豬舍效果好。 建議將封閉式陽光豬舍南墻和南坡頂均設計為陽光板, 增大采光面積,提高封閉式陽光豬舍使用效果。
當前,我國相關行業正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近段時期豬肉價格上漲也充分說明畜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消費者消費結構和消費方式也有了很大變化,從過去的“能吃上肉”轉變為“吃上好肉”。 雙匯、 金鑼等肉類企業通過品牌化經營, 成為肉類企業的行業龍頭。 而陽光豬舍充分利用陽光改善豬舍環境,豬少發病、少用藥,其肉品品質完全可以與高端品牌相媲美, 甚至要好于其他肉類品牌。 通過組織陽光系列推介會,吸引相關有實力的企業參與進來,將分散的陽光豬舍養殖戶組織起來、加強陽光豬舍養殖戶日常管理,擴大陽光豬肉、陽光草莓等陽光系列品牌宣傳、扶持推動相關企業加強品牌建設,培育新業態、增添新動能,推動遼寧走陽光系列農產品發展的路子,必將對農民增收、品牌建設、行業發展起到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