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伶
(河北省玉田縣農業農村局 064100)
豬滲出性皮炎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仔豬多發,幾天的時間白色仔豬可以變成一頭臟兮兮的黑痂皮豬,故也叫油皮豬。 發病沒有季節性,四季都有可能發生;傳染速度很快,好幾窩同時發生常見。 死亡率很高,是值得重視的一種急性傳染性疾病。
豬疥螨是體外寄生蟲疥螨引起的一種體表寄生蟲病,各種年齡、品種的豬都有可能感染。 由于疥螨的體積小,肉眼看不到。仔細觀察患病豬都有蹭墻體或柵欄的現象, 輕病癥豬背部可見翹起的皮屑,養殖戶用鐵刷子撓豬后背時,豬表現都很享受。 疥螨的一生都寄居在豬體內,有報道說疥螨一旦離開宿主,僅能存活3 周左右。 疥螨可以直接方式或間接傳播,患病的哺乳母豬可以傳給哺乳的仔豬;其他圈舍的豬只,可以通過墊料,飼養人員的衣服、鞋,家養狗等接觸到蟲卵感染。 豬舍衛生環境不好,豬只體質差都可促進本病的發生和發展,值得注意的是,陰雨天氣該病蔓延最快。 慶幸的是該病為慢性傳染病,可防可治。
2019 年12 月5 日, 養殖戶拿來一頭全身長滿黑痂皮的仔豬,養殖戶自述,最近幾天連續產了兩窩,開始的時候每窩仔豬的狀態相當好, 由于其他的工作比較多, 就忽視了對仔豬的照顧,發現的時候,幾乎全窩仔豬身上都出現了癥狀,拿來的那頭是癥狀最重的。 開始發現的時候經過當地獸醫的指導,針對葡萄球菌用外抹藥配合抗生素治療,治療3d 不見好轉,癥狀最重的這頭幾乎已經失去了意識。 故特來咨詢。
養殖戶屬于散養戶,飼養母豬頭數5 頭,在自家院子里搭的簡易豬圈,飼養環境很差,不經常消毒,不及時清理糞便。 對于母豬驅蟲從來沒有重視過, 經產母豬跟窩做必要的偽狂犬疫苗和豬瘟疫苗的防疫。
輕癥的精神狀態很好,眼睛周圍無被毛的地方可見滲出液與泥土混合臟兮兮的, 有的擴展到了肚皮。 重癥的仔豬不吃母乳,游離在院子里。
將重癥無意識的仔豬進行解剖, 腹股溝淋巴結有輕微出血;腹腔可見大量的纖維素絲,包裹著整個腹腔,有少量的滲出液;胃里沒有奶;腸系膜淋巴結輕微腫大;腎臟表面無明顯病變,切開后可見黃色的藥物結晶物;胸腔也可見纖維素絲。
從剖檢角度考慮,仔豬死于繼發感染。 通過養殖戶的敘述及剖檢癥狀推斷, 造成仔豬患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仔豬的生長環境惡劣造成。 從治療時間和用藥方面考慮,仔豬沒有絲毫好轉反而繼續發展,考慮不是單一的滲出性皮炎。 再一次詢問養殖戶母豬的情況,有無蹭癢的情況;背部由于起皮的情況;母豬耳朵里有無黃色硬塊像耳屎的東西。 養殖戶針對問題回家仔細觀察母豬,并從母豬的耳朵里弄出來許多小塊黃色硬硬的分泌物。
針對病料的采集,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是在健康皮膚和患處皮膚交界處采集; 由于當時條件不允許就建議養殖戶采集母豬耳朵里的病料, 這種采取病料的弊端在于病料中不一定可以檢測到螨蟲, 所以筆者建議養殖戶采集的盡量多些, 量要大。 不僅可以給母豬清理耳朵里的臟東西,還可以增大找到螨蟲的幾率,為診療提供有力地依據。
實驗室檢測螨蟲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直接制片法、加熱法、離心法、沉淀法、漂浮法,根據實驗室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在網上有相關的說明和操作方法。 針對此次病料選擇的是直接制片法,操作簡單,用時短,但涂片的時候要注意不能太厚。
將送檢的病料放進一次性10mL 離心管中, 用丙三醇 (甘油)將病料完全浸泡,使之軟化。 由于病料比較硬,軟化時間稍長一些。 用一次性吸管取離心管底部含有病料的混合物滴在載玻片上并蓋上蓋玻片,輕輕的按壓并搓動蓋玻片和載玻片,目的使軟化的病料變薄,在400X 低倍鏡下觀察。 為了使檢測結果的信度高,做了三個檢測樣。 結果在其中一張檢測樣中檢測出疥螨及其幼蟲。 從而找出養殖戶針對滲出性皮炎用藥不見效果的原因。
針對此次疾病的分析,主要原因還是由于飼養環境差引起。為了防治疫病再次發生造成損失, 加強欄舍消毒, 搞好環境衛生。
7.1 每日應該徹底清除糞便, 從豬的生活習性方面出發,豬喜干凈,保證豬睡覺的地方干燥,排糞的地方潮濕,這樣一來豬就會把睡覺和排糞的地方分開。
7.2 對圈舍墻面、食槽、水槽等定期消毒,消毒藥必須更替使用。 這個環節很重要,因為在驅蟲過程中,螨蟲感覺到藥物時,有部分反應敏感的螨蟲就會掉在地上,然后爬到墻面、欄桿、用具等周圍的環境中。 過幾天螨蟲感覺安全了就又會爬到豬體上。
7.3 糞便采用堆積高溫發酵,徹底消滅落在糞便中的蟲體。
7.4 每年春秋至少進行一次體內、外驅蟲。
日常生產中,仔豬共患滲出性皮炎和疥螨病成活率很低,但針對發病初期和患病輕的病畜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8.1 肌肉注射增強抵抗力的藥物,如球蛋白;同時防止繼發感染選擇青霉素類的藥物(葡萄球菌容易產生耐藥性,有條件的可以先做藥敏試驗,找出最敏感的藥物進行治療)。
8.2 針對螨蟲獸藥店里出售的除螨劑即可,有條件的豬場可以對豬只進行藥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