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銳,王海麗,吳海龍
(高碑店市農業農村局 074000)
疾病防治是生豬養殖業發展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一個問題,關系生豬養殖的經濟效益。 其中傳染性胃腸炎是生豬養殖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傳染性疾病,具有很強的疾病傳染性,且發病率與死亡率都相對較高。 一旦豬群中出現了傳染性胃腸炎這種疾病,那么就會快速使這種疾病快速擴散,誘發眾多豬圈中的豬感染疾病,給生豬養殖戶造成了重大的經濟損失,所以加強該種疾病的防治研討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生豬養殖過程中,要嚴格控制豬舍中人員的進出,盡量不讓非飼養人員進出豬舍, 否則需要在進出豬舍之后對進入豬舍的人進行徹底消毒, 在確保沒有攜帶病原體或病菌后方可進入豬舍, 并且在非飼養人員出去之后要對豬舍進行全方位消毒處理,尤其是要以“全進全出”的管理原則,這樣更有利于提高傳染性胃腸炎等疾病的預防效果。 此外,要確保豬舍的干燥與整潔性。 考慮到患有傳染性胃腸炎的病豬以及它們的排泄物與嘔吐物中包含著大量的病菌,會對整個豬舍造成污染,所以需要注意對豬舍進行定期清理。 特別是在冬季豬舍外部氣溫比較低的情況下,增加了傳染性胃腸炎病毒的存活率,所以需要對豬舍進行全方位消毒處理,如要對豬舍的屋頂、墻壁、地面以及食槽等器具進行徹底清理。 與此同時,要注意做好豬舍內部空氣的通風工作,但是需要確保豬舍內部溫度調控的合理性與有效性。
仔豬是生豬養殖過程中最容易感染傳染性腸胃炎疾病的一類豬群,所以必須要高度重視加強仔豬的疾病預防管理工作。
比如, 可以為仔豬提供一個溫度控制在32℃左右的溫暖、舒適的環境,同時要確保豬舍內保持良好的防風性與干燥性;要為仔豬提供清潔、干凈的飲用水,且一般可以提供糖鹽水來確保其身體保持健康;要避免仔豬在養殖過程中出現酸中毒、脫水或者饑餓等問題,使他們可以擁有良好的生長環境。 此外,針對新購買或引進的仔豬,要對其及時開展檢疫操作,避免這些仔豬攜帶傳染性胃腸炎等病毒,否則需要將它們進行隔離,避免造成外來病菌在豬舍內的傳播。
為了可以有效地預防豬傳染性胃腸炎疾病,要立足于增強生豬的體質與疾病抵抗力, 加強飼養管理, 使它們可以茁壯成長。 比如,在提供飼料的時候,要首先確保飼料的干凈性,避免給予過期變質或受到污染的飼料, 確保水的清潔性以及食槽等飲食用具的清潔性, 這樣可以顯著降低傳染性胃腸炎疾病的病原體傳播; 要確保生豬養殖過程中所用飼料營養的均衡性與全面性, 必要的時候可以在飼料中增加魚腥草等一些有利于增強生豬疾病抵抗力和免疫力的營養物質。
為了進一步預防豬傳染性胃腸炎疾病, 還要注意定期對豬舍內部的生豬接種疫苗, 期間需要嚴格依據疫苗注射以及管理要求,對疫苗注射的種類、劑量與時間等進行有效控制,確保豬群可以產生傳染性胃腸炎的抗體。 比如,針對懷孕的母豬,在它們分娩前的一個月時間內可以接種輪狀病毒與傳染性胃腸炎二聯苗;針對仔豬,可以于氣溫較低的冬天或秋天時刻接種疫苗。
在生豬養殖過程中如果發現有豬感染了傳染性胃腸炎疾病,那么要首先對病豬進行隔離處理,并對豬舍進行消毒處理,具體可以采取1∶2000 強力消毒靈在豬舍進行噴灑, 具體可以按照每天1 次,持續3d 時間。
針對發病的哺乳期母豬,要終止喂食和哺乳,其他的病豬則只需要停止進食,確??梢允共∝i快速排出體內有毒的物質,減少體內毒素的殘留量。 在病豬的病情有所好轉之后,要科學地調整它們的飼料,盡量提供一些易消化的飼料,使它們可以快速恢復健康。
如果病豬伴有脫水問題,那么要為其提供干凈的水,并補充電解質溶液或葡萄糖氯化鈉溶液, 避免病豬出現并發感染的問題, 同時也要繼續保持豬舍的干凈性、 整潔性以及溫度的適宜性,為它們康復創設良好的豬舍環境。
針對患病的仔豬,可以采取肌肉注射方式注射維生素B1注射液(3.5mL),以此可以緩解其嘔吐狀況。 在確診疾病之后,要及時利用肌肉注射的方式來注入抗傳染性胃腸炎免疫血清, 而同窩中的其他健康仔豬也要相應地做好血清注射, 提前做好預防工作。
除了上述治療措施之外,還可以靈活地利用一些抗球蟲病、雞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病等病菌的抗菌素來降低病豬的死亡率,或者采取硫酸慶大霉素、痢菌凈、鏈霉素等抗生素。
總之, 傳染性胃腸炎是一種對生豬養殖戶養殖效益具有較大危害的傳染性疾病,所以必須要加強相應疾病的防治管理。 針對傳染性胃腸炎的預防,可以重點加強豬舍管理、仔豬管理、飼養管理和定期接種疫苗,同時針對病豬要進行對癥治療,結合病豬的具體情況采取恰當的治療措施, 這樣才能確保生豬養殖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