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普密
(新疆尼勒克縣尼勒克鎮畜牧獸醫站 835700)
牛只養殖場中母牛繁殖性能的下降會直接導致犢牛供應源的減少,對我國牛只養殖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 飼養繁殖母牛的過程相對而言困難更多,風險更大,母牛養殖的各個階段需要嚴加管理。 母牛良好的飼養管理可以改善牛只養殖場生產性能以及牛只養殖的經濟效益, 不同的牛只日齡飼養階段需要配合不同的飼養管理方案,我們通過對妊娠期、分娩期以及哺乳期良好的飼養管理可以有效改善牛場的經濟效益。 母牛的整個妊娠期通常達到285d 左右,其中1~195d 為妊娠前期,196~285d 為妊娠后期,分娩后的60d 為哺乳期,下文將對牛只養殖過程中母牛妊娠期、分娩期以及哺乳期的飼養管理方案進行介紹,以期為母牛的健康養殖帶來幫助。
母牛的妊娠前期主要是指母牛妊娠階段的1~195d 這個過程,當這個階段處于寒冷的冬季時,我們需要每天給予母牛1~2 kg 的精飼料補充料。 母牛每天粗飼料的補充量在4.5kg 左右,其中包含優質牧草1/3~2/3 左右,其余使用風干秸稈。 母牛妊娠前期飼養管理中需要每天飼喂青貯飼料8~12kg 左右。 綜合來看母牛妊娠前期的飼料耗量中,精飼料補充料在135kg 左右,粗飼料飼喂量在878 kg 左右,青貯飼料的飼喂量在1950kg 左右[1]。
母牛妊娠后期主要是指母牛妊娠階段的196~285d 這個階段,妊娠后期這個階段中母牛每天精飼料的飼喂量在3kg 左右,在母牛產前的一個月左右時間我們需要根據母牛的膘情適當減少或者停止精飼料的飼喂, 避免母牛后期妊娠階段出現胎兒個體過大而出現的難產的現象。 母牛妊娠后期每天粗飼料的飼喂在5kg 左右,粗飼料中優質牧草占1/3~2/3 左右,其余使用風干秸稈飼喂。 母牛妊娠后期階段青貯飼料的飼喂量每天在8~12kg左右。 綜合來看母牛妊娠后期的飼料耗量中, 精飼料補充料在270kg 左右,粗飼料飼喂量在450kg 左右,青貯飼料的飼喂量在900kg 左 右[2]。
母牛分娩期以及產后護理管理不僅對于犢牛的健康水平有直接的影響, 還對母牛后期的繁殖性能以及健康狀況有很大的關系。 母牛分娩期我們需要做好初產母牛的助產工作,避免出現胎衣不下的現象。 分娩期母牛的飲水溫度我們需要把控,通常建議將水溫控制在36℃~38℃左右,同時在母牛的飲用水中加入麩皮1.0~1.5kg,配合加入食鹽和紅糖各100~150g。分娩前期注意觀察母牛的乳房狀況以及采食量, 對于母牛的反芻情況以及排糞的狀態均要進行觀察考量, 發現異常的情況需要及時進行妥善處理。
母牛的哺乳期飼養管理主要是指在犢牛分娩后到產后60d的這個階段。母牛在產后的前3d,對母牛精飼料的飼喂量不能超過2kg, 在產后的3~5d 左右逐漸將精飼料的飼喂量增加到每天3kg 左右,飼喂時間在50d 左右。 對于出現繁殖能力下降的母牛我們需要補充飼喂一定量的促發情功能性精飼料補充料, 同時在出現發情情況的時候停止飼喂。 母牛哺乳期每天粗飼料的飼喂量在5kg 左右,其中優質牧草占1/3~2/3 左右,其余使用風干秸稈飼喂。青貯飼料母牛每天飼喂8~12kg 左右。母牛哺乳期綜合飼料消耗量中精飼料或者促發情功能性精飼料補充料為153kg左右,粗飼料飼喂量在300kg 左右,青貯飼料飼喂量在600kg 左右。 母牛所產出的犢牛需要在出生后的1h 內吃到牛初乳,以保障犢牛自身的免疫水平以及健康狀況。 犢牛的早期斷奶也有助于犢牛的生長發育, 同時對于母牛的下一次配種繁殖也有良好的改善作用,縮短母牛繁殖生產所需要的間隔時間[3]。
繁殖母牛存欄量的減少會嚴重制約我國養牛業的快速發展,對我國肉牛養殖業的產品供應也有非常大的負面影響。 在母牛的養殖過程中,通過對母牛妊娠期、分娩期以及哺乳期的良好飼養管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母牛以及犢牛的生產性能以及健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