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明
(招遠市齊山畜牧獸醫站 265414)
羔羊的育肥可以提高出欄率和出肉率,此外羔羊的效益較高,且育肥的周期短,可直接帶來經濟效益。 掌握羔羊的育肥技術要點,對羔羊的育肥具有重要的意義。
羔羊的喂養,通常在早期時便讓羔羊斷乳,這種做法有利于羔羊的育肥。
具體表現在縮短羔羊的哺乳期,可以提前對其進行優質飼料的喂養,促進羔羊消化系統的發育,從而達到快速的育肥,并且優質的飼料具有營養全面的優勢,可以降低羔羊的患病率。 一般在羔羊7~14d 時讓其嘗試進行采食,45d 時將羔羊與母羊徹底分離。 另外早期斷乳增長了母羊的繁殖期,提高母羊的利用率,以灘羊為例,正常為一年一產,而在早期斷奶后,可以發展為兩年三產,增加了羔羊的生產量,為羔羊的養殖戶帶來了更大的經濟效益。
1.2.1 準備階段
在育肥的開始階段為育肥做提前的準備,例如先對羔羊進行驅蟲,以免影響羔羊對飼料的消化和吸收,不利于育肥工作的開展;其次進行防疫,給羔羊打預防疾病的疫苗,降低羔羊的患病率,更好地為羔羊育肥;對羔羊進行藥浴,增強羔羊的抵抗力,為羔羊育肥做好充分的準備[1]。
1.2.2 合理配料
配料是羔羊育肥的關鍵階段, 應重視配料的合理搭配,保證其營養的全面。 并且根據羔羊的不同時期,以及不同的發育特點選擇不同的配料。 一般羔羊的配料以精粗搭配、品種的多樣化為原則,在羔羊的哺乳期即0~60 日齡,選擇的飼料以青草以及精細飼料為主,60d 后可適當添加粗蛋白,精粗搭配,并且保證飲水的足量。
1.2.3 日常管理
在羔羊的育肥期間應做到按時飼養,定時定量,既保證其吃飽,擁有了育肥的保證,又可以使其產生旺盛的食欲,對后期的育肥有積極的影響。 在喂食中先喂青草、干草等,再喂豆粕等粗料,最后喂精料,根據羔羊的情況及時調整喂養量,確保不剩料。
由于育肥期間的特殊性,羔羊可能存在不適應的現象,抑或是育肥前期的準備工作不徹底,沒有合理地對羔羊進行喂養,或者外部的環境等原因導致羔羊有染上疫病的可能性, 需要對羔羊進行及時地防治,下文將以羔羊的肺炎防治為例,具體闡述疫病的防治技術[2]。
其發病原因多與羔羊的體質和外界環境有關, 母羊的喂養不當,導致母羊泌乳量減少,羔羊營養不足,同時如又在春季出生的羔羊,處在疾病的高發期,更增加染上呼吸類病原菌的可能性;此外因為環境的污染,空氣的不流通,刺激呼吸系統,加之溫差的增加會增加發生肺炎的可能性。
肺炎表現在羔羊的身上,在發病的初期精神狀況不佳,食欲減退,鼻頭有鼻液的存在,毛發糙亂。 到后期呼吸加快,體溫上升,叩擊有濁音。 肺炎急性期的羔羊,如若不及時治療,存活的時間不足一周。
針對羔羊肺炎需要做到明確發病的原因, 從源頭避免和控制疾病的發展,在春冬季節做好重點的護理,并且在疾病的高發時期以及高發的群體中提前關注,早打疫苗,做好疾病的預防,采用早發現、早治療的原則,減輕肺炎對羔羊造成的危害。 其次提高羔羊的喂養水平, 在喂養中加入蛋白質、 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增強羔羊的抗病能力。 在發病的初期首先對羔羊進行抗炎處理,以肌肉注射的方式為羔羊注入青霉素或者其他的抗炎藥,連續注射3d,持續關注羔羊的狀態[3]。
羔羊的育肥周期短暫,養殖戶的創收明顯,所以養殖戶在羔羊的育肥期間一定要加強對羔羊的關注, 充分了解羔羊育肥技術的要點,做好充分的準備,以及落實好育肥的工作,加快羔羊的成長,獲取經濟的收益。 另外及時對羔羊進行疫病的防治,提前做好預防的措施, 加強日常的護理, 掌握常見疾病的防治技術,為羔羊的安全成長做好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