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健
(遼寧省沈陽市遼中區動物衛生監督所 110200)
家禽疫病經過藥物治療后恢復正常,精神狀態、采食量、生長發育、產蛋性能等等一切臨床癥狀都表現的正常,就能表示是真的治愈了嗎?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比如人類的胃癌,很多人在切除3/2 的胃,只保留1/3 的部分,經過化療等措施,大部分的人是可以恢復正常且長壽的。 其重要的環節就是讓切斷的胃壁肌、血管、神經線、腺體等所以機能恢復到正常狀態,也就是胃功能的恢復,只有功能恢復了才能履行胃的功能,才能為整個身體提供足夠的營養,維持身體的新陳代謝。
手術是為了把已經癌變的細胞切除清理掉,化療是為了殺滅體內可能殘留的癌變細胞,使其不再發生癌變的進一步感染,所有的保養都是為了讓胃盡快的恢復其功能。 家禽發病亦是如此。
比如家禽感染敗血型大腸桿菌,大量的纖維素性滲出物包裹著心臟、肝臟,嚴重的造成整個腹腔感染,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后,家禽停止了死亡且采食量、精神狀態都回復了正常,但是在短期之內產蛋期的家禽產蛋性能恢復不到正常的生產水平,肉禽也需要一定的恢復期來達到高速的生產性能。 因為抗生素的作用是抑制或殺滅體內的大腸桿菌, 使其在體內不能繁殖或生存,但是它并不具備恢復心臟、肝臟功能的作用,所以機體功能需要一定的恢復期。
中獸醫對病的理解就是機體的一種狀態, 是機體處于不平衡的一種狀態,故有“過與不及皆為病”的說法。 中獸醫認為, 細菌、病毒等“邪氣”本是自然界的常在之物,它們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能夠與人及動物“和睦”相處, “疫病”暴發之時往往是“疫毒”與機體之間不和睦,力量失衡的一種表現。
而中獸藥則是把機體不平衡的狀態, 調整到相對平衡的狀態,臟腑平衡也是機能平衡,所以中獸藥具有“急則治其標 緩則治其本”的說法,先緩和癥狀再治其根本。
中獸醫還特別注重“正氣”的作用,通過修身養性、中藥保健來培育正氣,以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當發病時,應用中藥來扶助機體的正氣,以達到正驅邪出康復的目的。
“正氣”是指臟腑組織器官的機能活動,及其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力和對致病因素特異性的抵抗力。 扶正即扶助“正氣”,也就是提高機體臟腑組織器官的機能活動; 提高機體抗環境應激的能力;提高機體對致病因素特異性的抵抗力。
所以家禽痊愈的前提是治愈+自愈。治療使家禽病態轉危為安;自愈則是家禽機能自身的恢復;亦是家禽精神狀態、采食量、生長發育、新陳代謝、生理機能、生產性能等一切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