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品先
海洋為什么神秘?因為她深。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平均3700米深。16世紀以前人類不知道海洋有多大,20世紀以前不知道海洋有多深。隔了這么深的海水,我們對深海海底的了解還不如月球背面、不如火星表面。直到今天,到過最高山頂珠穆朗瑪峰的有3000多人,而到過最深海底馬里亞納海溝的只有3個人。
海洋為什么神秘?因為她黑。太陽光只能透過一二百米的水層,海水的95%全是黑的,要靠深潛的燈光照亮才能看見深海世界。只有近半個世紀以來,人類才能用肉眼看見深海,因此海洋有太多的發現在等待著我們。拿我自己來說,第一回下潛就發現南海1000多米的深海底,居然還有冷水珊瑚林。
海洋為什么神秘?還因為海底是漏的。別以為海里的東西只會往下沉, “泥牛入海無消息”。其實海底是個雙向流動的系統,海底下面還有地下水流,從海底向上,海還會冒出熱液和冷泉。海洋里的生物圈也有兩個:一個是我們很熟悉的靠光合作用支持的“有光食物鏈”;另一個是多數人沒見過的深海“黑暗食物鏈”,這類生物靠來自地球內部的能量,化學合成有機質生存。再往下,海底下面的玄武巖和沉積孔隙里,還有大量的微生物生活著,有的已經有幾十萬歲……
是啊,深海太神奇了。不光神奇,深海還是未來的能源和資源寶庫,深海的變化還將決定人類未來的生活環境。比如世界上用的石油、天然氣,有1/3來自海底;大氣里的二氧化碳,在長時間尺度上是由深海和海底調控的。而所有這些,都是最近半個世紀的發現。那么,怎么樣才能探索深海呢?
探索深海,全靠高科技,可以歸納為“三深”:深潛、深網和深鉆。最直接的深海探索方式是用深潛器,載人、不載人的都叫“深潛”,兩者各有各的用處。如果要在深海做長期觀測,那就要把傳感器放到海底,再用光電纜聯網接到岸上,就可以在大樓里全天候地監測海底,這相當于在海底設立氣象站、實驗室,這就是“深網”。當然,傳感器并不是都要聯網,有的傳感器還是流動的。“深鉆”是從海底向下打鉆,進入地殼內部,探索深處的奧秘。
近些年來,中國的海洋科技突飛猛進,“三深”都已經用上。但是我們起步晚、底子薄,和世界前沿水平還有很大的距離。因此,我們殷切希望廣大的青少年,都來關心中國海洋事業的發展;更加希望有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從小就立志于海洋,將青春獻給海洋!(摘自《知識就是力量》)
【賞析】
本文圍繞“海洋為什么神秘”這一問題,從“因為她深”“因為她黑”“因為她漏”三個方面進行回答,并介紹了探索深海的三種方式“深潛”“深網”“深鉆”,既讓讀者對神秘的大海有了一定的了解,更激發起人們進一步探索深海的興趣。文章運用多種方法進行說明,生動有趣。神秘的海洋里,有著無數的未知等待我們去探索,永無止境。知識的海洋,又何嘗不是如此呢?